(完整)六年级数学期末考试质量分析报告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26 18:15:02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乐治中心学校2017-2018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质量及答题情况

质 量 分 析 报 告

六 年级数学学科

分析教师:卢敏

二0一八年 一月五日

乐治中心学校试卷水平和答卷质量分析评价表

2017—2018学年第一学期 六年级 数学 科 定 量 分 析 参加考试 人数N 卷面满分 优秀率 最高分 成绩(分数) 频数(人数) 频率 (频数/参考人数) 135 100 1.47% 83 60以下 113 82.35% 及格人数n 卷面 平均分 差生率 最低分 60---69 10 13.28% 22 39.20 82.35% 2 70-79 10 2.94% 及格率 (n/N)×100% 平均难度 P =平均分/总分 是否符合常态分布 80---89 2 1.47% 90---99 0 0% 16.3% 难度高 不太符合 满分 0 % 合计 68 100% 定 性 分 析

2018年1月5日,根据上级的要求,我校举行了期末测试。由教管中心命题,学校自行安排监考和由本班教师改卷,此次考试应主要考查学生对一学期来的掌握情况,既要考查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又要考查学生的综合能力,本人认为本次试卷题量较多,题目较难的题量也较多,学生分析起来也较难。我班的考试成绩很不好。 我校实有学生135人,实考135人。平均分39.2分;最高分83分,最低分2分,80分以上只有2人,70--79分8人,60--69分12人,共只有20人及格,优秀率1.47%;,及格率17.65%;不及格113人。从考试结果来看,真正掌握的就是第四题的算一算,也是此次考试能得分的一题。下面就本次考试作如下分析: 一、试卷题型和得分情况分析: 第一大题:填一填(每空1分共28分)平均得分 10 分左右,错的最多的是第3小题、第7--12小题基本动不了笔,失分较多。从整体上讲,大部分学生对于前面学过的知识的基础部分掌握不好。如0.17:5.1求比值,由于比值是前项除以后项,0.17除以5.1除不尽,学生不会用分数表示。化简的单位不同也不会把他换统一再化简等等。总之存在的问题较多。第一题全班满分的同学没有。 第二大题:判一判(每题1分共5分)由于需要计算大部分学生怕麻烦就拿估。 第三大题:选一选(每题1分共5分)本题知识面较广涉及的内容较宽做错的同学较多。 第四大题:算一算。(1、直接写得数,2.解方程。3.计算下面各题,能简算的要简算) 本题掌握的同学要多一些,能得分的也是这一题。 第五大题:操作题(每题2分共4分)第1小题由于展开图粗线不明显,学生混淆了错的同学也较多。 第六大题:解决问题。(共8个小题)第7、8两题是课本中的思考题,第8题全班没有同学能做。其他由于学生做时未分析题意,理解题意的能力较差,掌握的同学较少。 二、学生在数学学习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 1. 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养成不够好,如:学生不能认真审题,认真答题。体现在列式计算后不写单位名称。还有的在解应用题后不写答案。等; 2.学生的基础知识掌握还不够扎实,解题能力还有待进一步的加强。如分数乘法、百分数乘法等。 3.学生的计算能力较差,尤其是学困生的正确率太低,算理不明,不能灵活的运用简便方法。部分学生能列出应用题的相应的算式,但最后算错了,比如说应用题的第5题。 4.在课堂教学中,缺乏对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训练或训练的不扎实。 5.学生对题型不够熟悉,在答题的过程中表现出的自信心不够。 6.学生的发散思维训练还没有到位,课堂教学缺乏知识拓展一类问题的思维训练。体现我会画和解决问题的第4,6,7题的方法上。 7、两极分化严重。学生间的两极分化严重,学习程度参差不齐,优差悬殊,学困生很难跟上学习的步伐,给教学和辅导带来诸多不利。 改 进 措 施 1.加强概念教学,特别是概念的推导过程、归纳过程,要让学生自我感悟和自我完善,这是加深对概念的理解和灵活运用的重要前提。 2.加强数学基本功训练。例如口算、速算、计算中的巧算,常用数值的强记等。另外就是要经常性的的对学生进行查漏补缺,科学编制一些简易又能强化学习结果的材料,给学生解题设置一些障碍,让学生通过思考、探究,同时,要注重培养学生知识的运用能力,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