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讨论式教学法在初中历史与社会教学中的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5/4 8:31:58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钱灌煤气、灌油,使学生在好笑中感受人多引发的资源紧张。

又如:在上《秦的统一》一目时,通过一组漫画——“孔虚做生意的故事”,学生在各种有趣、夸张的言语中,意识到文字、货币、长度、重量、容积标准不统一造成的各方面的不便,从而深切地体会到:统一货币、统一度量衡、统一文字是嬴政巩固统一、发展经济的当务之急。

创设故事情景,让学生想一想。

“故事教学”也是新课程理念下的一种教学手段。一是故事生动、形象、有趣,本身容易吸引人,使人印象深刻;二是初中生还处于形象思维阶段,其爱玩的天性并未改变,特别爱听故事。创设故事情景进行教学,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望,从而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

如:在《人口与民族》这一课中,利用多媒体设计一个超生游击队的动画故事,让学生在好笑中想想我国人多的原因。

又如:在《干旱的宝地》一课导入时,我们设计了这么一个故事:

一位中国的旅游爱好者,自驾吉普车沿着丝绸之路往西开。到了某地,他惊奇地发现:水竟然比油贵得多!然后让学生想一想:这是什么地方?为什么会是这样?最后引出干旱的宝地,从而很自然地过渡到主题上。

创设发现情景,让学生找一找。

发明的基础是发现,鲁班在发现草有刺割伤人的基础上发明了锯。发现问题是科学研究中最重要的一环,当你向自己提出某个问题时,产生解决它的欲望时,你就形成了“问题意识”。

例如:在《人口和民族》这一课中,创设一个人多和人口素质低下的两个情景,使学生在对比中发现人口素质低下比人多更令国人担忧。

又如:多媒体出示《黄河水系主要水电站的分布》图,让学生在图中找出主要的水电站,进而引出问题:它们的分布有什么特点?为什么会这样分布?

创设挑战性情景,让学生惊一惊。

《新课程标准》指出:学生的学习内容应具有一定的挑战性。

例如:让学生算一算,我国人口按照现在的速度增长五十年后是多少?那时人均占有的土地、水等资源又是多少?让学生在“惊”中进一步懂得计划生育的重要,坚持科学发展观的必要性。

又如:在上“母亲河”——黄河时,对学生出示一段材料:

这条世界上含沙量最大的河流素有“斗水七沙”之称,每年携带16亿吨泥沙进入下游,其中有4亿吨淤积在下游河床,使之以每年平均10厘米的速度抬升。目前下游河床平均高出临河地面4-6米,形成举世闻名的“地上悬河”。“悬河”如同悬挂在下游两岸头上的一个大水盆,严重威胁着沿黄地区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从而让学生在“惊”中“忧患”:黄河水患,根在泥沙,必须做好黄河流域的水土保持工作!

创设实践情景,让学生试一试。 陶行知认为,“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这要求我们教师设法让学生所学能够在生活中加以运用。利用实践情景上课,除能积极激发学生问题意识外,还能激发学生投身到社会实践中去,用所学的知识思考解决身边所存在的社会问题,而且也利于学生摆脱习惯性思维束缚,根据问题的不同条件、不同角度、不同侧面分析解答问题,真正做到了“小课堂、大社会”。

例如:在我们学了《人口与民族》后,让学生探究一下世界其他国家的人口政策。

又如:在学了《阿拉伯帝国与伊斯兰文明》这一课后,让学生探究一下同处在八世纪的大唐帝国为什么不能成为地跨三洲的大帝国。

5

3、分组讨论的调控

在问题情景展示后,学生分组讨论的过程中,我们教师一方面要融入学生讨论小组中,指导学生如何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提好问题,另一方面还要调控课堂纪律,使学生讨论激烈而不乱。

? 教给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方法

发现问题是科学研究中最重要的一环,当你想自己提出某个问题,产生解决它的欲望时,你就形成了“问题意识”,就能够更敏锐地感受和觉察与该问题有关的信息,提高对无关信息的抗干扰能力。乔·玻利亚在《怎样解题》中说道:“重要的一点是可以而且应该使教师问的问题,将来学生自己也可能提出。”

在我们过去实施中发现学生不会提问,或提的问题浮于表面,缺乏深度。因此,教师要做的是如何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甚至提好问题。

让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方法有:

(1)观察法。观察法是历史与社会教学中发现问题常用的一种方法。

例如,在上《人口与民族》这一课时,可让学生观察“人口密度图”提炼问题。

又如:通过观察青藏高原、云贵高原、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的图片资料,让学生明白:就是同一种地形类型,其景观差异也很大;通过观察某地两幅不同时间的《土地利用状况》图,使学生了解各种耕地、工业用地、居住地、绿化地等的变化,并推测出这种变化的原因。

(2)用联想、类比的方法提问题。学生经过一段时间学习后,已经具有一定的知识、经施、理论和能力,我们教师应教给学生用联想、类比等思维方法,使其能举一反三地提出问题。

例如:指导学生联想地形、气候、社会条件对人们生产、生活的影响,启发学生联想到人口分布受哪些因素影响的问题。

又如:在学习阿拉伯人对待文化的态度时,启发学生联想一下“正处于改革开放新时期的中国人又该如何对待文化?”

这样做法一方面使学生明白,学习不仅仅在于记住知识本身,还在于学会分析、思考,另一方面也有助于学生从多角度、不同方向去思考问题,以期寻求众多解决问题的方法或答案。

(3)针对课文的标题、标目提问。

文章的标题就像文章的眼睛一样,对文章往往起画龙点睛的作用。学历史与社会首先读目录,包括单元题、课题、每课的小标题,这不仅有利于学生快速查找知识,而且更有利于学生理清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抓住历史发展的阶段特征、理解历史知识点之间的相互关系, 从而形成历史知识网络,这样学习起来就轻松了。

例如:提示学生从《众多的人口》这一标题去思考问题,启发学生据这一标题提如下问题:我国人口有多少?为什么说我国人口众多?我国人口众多的原因是什么?我国人口分布怎样?这么多的人口对我国发展是否有影响等问题。

又如:从《阿拉伯帝国与伊斯兰文明》这一标题可启发学生思考这些问题:阿拉伯的地理位置?阿拉伯帝国是什么时候建立的?伊斯兰教是什么?伊斯兰教与阿拉伯帝国之间有什么关系?什么叫伊斯兰文明等。

(4)在假设中启发学生提问。 在假设中启发提问,促使学生以探索、创造的精神和方法去学习历史与社会,对未知史实进行有创见的思索,从而产生新颖的思维成果。

例如:假若没有计划生育政策,我国现在又会怎样?

又如:假设没有阿拉伯人对知识的那种求真精神,现在欧洲人从何了解他们的古代文

6

化?

学生的提问,一般都有一个从“发现问题”到“敢问”到“善问”的过程。而这一过程是一个飞跃的过程,它的实现,需要教师的启发、学生的勤思与好问。

? 教给学生提好问题——“善问”的方法

我们课题组认为应在教学中进一步发展学生的问题意识。具体方法有: (1)、用问题去发展问题意识。在教学中,教师可设计一系列开放性问题。开放性问题答案的不唯一性必然使学生产生解决方案的碰撞,这就是用问题去发展问题意识。

例如:水稻生产对我们的生活有哪些影响?随着社会发展,科技的进步,今后稻作文化将会怎样发展?这些问题答案的不唯一性,必然使学生产生许多新问题。学生可能会提出下列问题:水稻生产对我们的吃、用、行、住、精神世界各有什么影响?今后的水稻生产条件会有什么改变?今后的水稻生产地区会扩大还是缩小等一系列问题。

又如:如在讲到“人口分布为什么东密西疏”时,由于原因很多,鉴于学生的年龄特征,他们往往考虑不周全,回答时往往就有片面性,在相互补充过程中,使学生觉得可以从多个角度去思考,从而又会引出“为什么东部多雨、西部少雨,东部多平原、丘陵,西部多高原、山地等问题。”

(2)、在新旧知识的衔接中去发展问题意识。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设计问题要注意新旧知识的迁移承接,使之接近学生最近发展区,使学生在实现从旧知识到新知识的迁移过程中发现和提出新问题,使学生在知识点的“结合点”上找问题,在新旧知识的内在联系上发现和提出问题,使学生从自己不明白、不清楚的地方发现和提出问题。

例如:通过设问我国的人口数量,联系到人口普查,再由有的人漏报人数引出计划生育这一概念;在解决计划生育这一概念时,通过人多是好是坏的讨论,到知道人太多,造成人均资源占有量少;再到得出:国家控制人口数量(计划生育内容之一)就自然而然了。这样循序渐进,比老师单纯地解释概念效果要好得多。

(3)、在解决问题中发展问题意识。如何在问题的解决中与解决后发展问题意识?拙见有三。其一:在解决方案的优选中发展问题意识。其二:在实现方案的过程中发展问题意识。其三:在问题解决后发展问题意识,也就是问题的生产功能。

例如:学生在了解了人口分布状况后,很自然地就会好奇:为什么是这样?然后在学生的追根究底的过程中,他们会发现,这跟很多因素有关,慢慢地形成“从多角度思考问题”的意识,在相互的补充下,形成较为全面的观点;再通过教师的追问(当有学生想不到、容易忽略但有比较重要的知识时,需要教师的引导):这种人口分布状况会有什么影响,激起学生的进一步思考。

又如:由“阿拉伯半岛所处的地理环境”分析当地的“气候、资源”,再分析“环境对人的精神、行为、性格的影响”,从而很自然地就引出了“伊斯兰教产生的背景”——阿拉伯部落间为了争夺水源和牧场而相互仇杀,半岛内部矛盾重重,阿拉伯人渴望统一。

? 既给学生充分的问题空间和时间,又监督学生做独处时的小主人、合作时的小伙伴。

(1)给学生充分的问题空间和时间

许多教师常常私下说:上课给学生时间讨论问题,课堂教学进度、课堂时间难以把握。实际上,教师可以通过设疑,形成“问题”空间,出现“问题”源泉,促使学生为“问题”而思,为“问题”而问,为“问题”而学,为“问题”而创。这样既可节省时间,也能把握课堂进度;当学生的讨论偏离主题时,教师可用问

7

题或教学情景把他们的思维拉回来,这样又可把握学生讨论的方向性,就像放“风筝”,既让它能自由地飞,又在自己的掌控范围之内。

例如实录中:当教师展示人山人海的图片时,学生在惊叹之余也产生了各种疑问——

生1:这是哪里? 生2:他们在干什么?

生3:人那么挤,会不会发生危险?(很显然,学生们的议论已经偏离了主题。) 师:这张图片给你的直接感觉是什么?(教师通过发问把学生的思维拉回来。)

在教学的各个环节中,教师要留给学生问“问题”的时间,在课外也要给学生问“问题”的机会。问“问题”可以口头问,也可以书面问。为不放过任何“问题”,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备一个“问题”本,抽时查看,对各种奇思妙想要及时登记公布,借此进一步调动学生问“问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2)监督学生做独处时的小主人、合作时的小伙伴

有的教师又会说:课堂上让学生讨论、提问,彼此听不到对方的声音,课堂纪律的控制很棘手,要不就是放羊式,则课堂讨论流于形式,失去效果;要不就是专制式,这又容易造成学生的紧张,不利于良好课堂气氛的形成。

对于课堂纪律的管理,可通过激励机制来约束。如课堂实录中:教师在课前先

强调纪律与规则:各组开展竞赛,实行记分制,每隔一段时间,我们将根据各组成员的课堂表现(参与情况——每组每个人都必须参与,提问、回答的质量——对优质的提问和精彩的解答进行加分,纪律——在课堂进行过程中,当有同学在发言时,其他组不准发出声音,否则就要扣掉该组的分数)进行评比,评出优胜组,并进行奖励。

也可在课堂中尝试了“一分钟思考”时间,一分钟后才可以交流自己的想法,汇报是由一位学生代表自己组发言,并汇报何种观点是谁的观点。只要方法到位,就能在课堂上做到既遵守纪律又活而不乱。

4、答疑技巧的指导

在进行答疑技巧指导时,先要留意问题提出后,学生的种种表现,然后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导答(东缨同志曾把教师提出问题后学生的种种表现及潜台词归纳为9种,并有针对性地选择运用12种导答方法,见附件3),而不要象盲人摸象一样的乱指导,并尽量展示实物、图片、挂图,也可利用多媒体进行解说,使课堂更直观、更有新意。

例如:当学生问到阿拉伯人对世界文化有什么贡献时,学生不易归纳全面和准确,教师可举一点(古典文化的保存者)为例,让学生进行“反三(世界文化的传播者、文明的创造者)”。

又如:当学生对我国人口分布迷茫时,可利用多媒体课件放映资料:不同地区居住的人口有多有少,在中国长江三角洲一带旅行,无论坐火车.汽车,还是乘船.步行,一眼望去,村镇接连不断。而在中国西部地区,经常走几个小时才能见到几户人家,有些地方千里不见人烟,甚至还有几十万平方千米的无人烟区。西藏自治区有的县城只有二三十户人家,远不如大城市一幢楼房的住户多。有一个考察队在西藏坐汽车奔驰了两天两夜,没有见到过一个人。使学生很自然地看出我国人口的分布不均匀,东部多西部少。

为使课堂“活”而有效,教师应有一定的板书,突出重点。 (四)课堂教学实录

七年级上册《人口与民族》(附件4 实施前期的课堂实录)。 八年级上册《阿拉伯帝国与伊斯兰文明》(附件5 实施后完善的课堂实录) 四、课题研究成效 (一)、促进了学生预习习惯的养成和学习上“彼得.潘”病症的改变。

8

“彼得.潘”是苏格兰剧作家巴里所著的同名幻想剧本中的主角,他是个永不长大的孩子。“彼得.潘”病症喻指依赖他人不肯长大的孩子。学生学习上的“彼得.潘”病症喻指学生学习时在校依赖老师、在家依赖家长的依赖心理及其行为表现:不会学习、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

预防和矫治“彼得.潘”病症的关键是:让学生学会学习,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而对学生来讲,学会学习的第一步是要学会自学方法(预习),培养自学能力。如果学生能够在课前做好预习工作,就能对将要学习的内容做到心中有数,带着问题听课,提高课堂效率。只有会预习的人,才能渐渐培养起自我学习的能力,才能够进行自我教育。而“问题讨论式”教学法不但要求学生课前预习,在具体操作中又非常注重对学生进行预习方法的指导。通过调查我们发现这些做法不但有助于一些学生预习习惯的养成,还有助于培养一些学生的预习能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说:“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要培养良好的习惯。”学生学会学习,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不但能提高学习效果,也能对学习起持久的促进作用,这是一件使学生终身受益的好事。 项目 预习习惯 提前预习新课 对照班 实施班 26% 53% 能找出教材中的重难点 18% 23% 预 习 能 力 预习中会重温旧知识 24% 36% 能借用各种学习手段 25% 40% 有预习笔记 11% 16% 会与别人会自选讨论切磋 题目做 20% 26% 9% 13% (上表调查任抽了一个实施班和对照班) (二)、激发了学生参与课堂的热情,培养了学生的问题意识

运用“问题讨论式”教学法,最让我们教师头疼的是:课堂上学生缺乏问题意识。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是“问题讨论式”教学法有效实施的前提。如何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由无疑而生疑,由有疑而思疑,由思疑而释疑,由释疑而心疑,从而逐渐养成思考问题的习惯和形成解决问题的方法呢?这是我们教师在实施“问题讨论式”教学法中应深深思考的。

通过一年的实施,我们发现学生的问题意识发生了明显的变化: 完善后的课堂学生问题意识变化情况统计表(后测) 实施班 对照班 课堂上,是否不断有问题在脑海中呈现的氛围? 时常有 37% 25% 有时有 48% 34% 很少有 12% 26% 没有 3% 15%

实施班 对照班 你面对问题的态度是(可多选) 等待老师讲解 20% 36% 请教老师 12% 15% 与同学合作探究 60% 32% 自主探究 23% 20%

实施班 对照班

课堂上,你是否主动提出问题、积极参与讨论、解决问题? 被动 18% 55% 一般 29% 35% 9

较积极主动 30% 8% 积极主动 24%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