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讨论式教学法在初中历史与社会教学中的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5/18 14:22:37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稍纵即逝的信息中把握一节课的知识结构、线索及要达到的目标。其次,要合理安排。多媒体所用的时间过长、频率过快,不利于实现师生互动。教师的精讲、点拨以及学生的讨论都在多媒体的连续演示中被挤掉了。教师没有时间搜集学生反馈来的信息,学生要不停地调动自己的各种感官去适应,来不及对知识内容做深入细致的思考,事实上他们真正参与课堂的机会被多媒体剥夺了。再次,要调动学生。任何教学手段的使用都要尽可能地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有利于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使学生真正成为教学活动的主体。总之,多媒体教学不是万能的,目前为止它只是一种辅助教学的手段,替代不了通过师生交流与沟通而进行的知识传递与情感交流。因此,历史教师在使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时要与常规的、甚至是传统的教学方法有机地结合起来,发挥各自的优势,切不可一味地追求课件的数量或质量,而忽视了多媒体在教学中所处的位置。 除此之外,历史课堂中出现的合作的低效、提问的泛化等问题也是老师们必须认真思考和应对的。课堂是教育教学改革的归属和落脚点,解决现存问题,推进历史教学改革向纵深发展,寻找缩短教育理想世界与教育现实世界距离的最佳结合点,对一线历史教师来说任重道远。

参考文献: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

《全日制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解读》

《全日制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实验稿)》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 朱慕菊:《走进新课程——与课程者对话》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柳菊兴《历史课程标准教师读本》 武汉: 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余文森 《国家级课程改革实验区教学改革调研报告》 《教育研究》2003年第11期 李建平 《会诊课改新课堂》 《中国教育报》 刘硕 《关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几点思考》

张扬 《初中历史探究性学习》 《历史教学》2002年第6期

20

历史与社会新课程实施中的表面化现象初探

浙江省仙居县安洲中学 (317300) 林卫近

【摘 要】随着历史与社会新课程的实施,新课程的理念已深入到每一个教师的心中。教师的教学方式、教学方法、评价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都发生了明显的变化。但是,课程在实施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如表面化、形式化、片面化、庸俗化等问题。 【关键词】历史与社会 新课程 表面化

新课程标准的颁布和新教材的推广使用,为历史与社会教学注入了生机和活力。课改伊始,成绩喜人,我们欣喜地看到,历史与社会课堂教学在悄悄地发生着变化:人文精神得到张扬,学生的主体性受到尊重,教学的方法和手段更加科学、先进??然而,毋庸讳言,有些教师由于对课改缺乏深入研究和准确理解,在新课程教学中急功近利、刻意求新,存在着不同程度的表面化现象。

一、教学活动形式化

新课程重视学习过程,重视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重视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重视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让学生在实践中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对此,一些教师理解为教学活动越新颖、越生动活泼就越好;有些教师就特别注意营造热闹的课堂气氛,刻意制造所谓“看点”,他们的历史与社会课堂笑声、掌声不断,可谓热闹非凡;但是不少课只顾追求表面的繁华,看似热热闹闹、气氛活跃,实则浮华空洞、流于形式。乃至出现了为活动而活动、形似而神非的现象。例如,有位教师在上公开课《张骞出使西域》时,执教的教师除自己向大家展示了有关古西域的历史遗迹、张骞两次出使西域所经地方、张骞对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的影响等大量图片、文字及一些影响资料外,还让学生上台展示了他们所搜集的关于西域的地貌、风俗、诗词以及西部开发的大量资料,展示时或介绍,或背诵,或投影图片。整堂课热闹非凡,容量大、节奏快。但是每个教学点都浮光掠影,犹如蜻蜓点水,给人的感觉是杂乱无章,让人眼花缭乱。固然,这位教师在课前花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看起来是准备“充分”,课堂气氛很好、学生很活跃,但却把一堂本该由学生去自主学习和探讨的课变成了他们对资料的罗列和堆砌,一堂课有一大半的时间在重复着这样的过程,看不到教师在其中发挥了什么样的作用,课后学生也说不清在这节课里学了什么、学到了什么,不能不让人感到可惜。

(二)内容革新表面化

新课程提出要改变教学内容“繁、难、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反映社会、政治、经济、科技的发展需求。为此有的教师过多地加入其它学科的内容、过多地介绍跟生活问题和社会问题的联系,忽略了课程内容的基础性和内在逻辑,学生只能死记硬背有关的知识;有的追求内容新、奇,在联系生活问题和社会问题时,不认真进行调查、查阅资料,存在着脱离实际的现象。

例如,有位教师在执教《历史与社会》九年级中的“感受科技之光”一课时是这样做的。 第一步,先给每个小组准备了一套实验器材,要求每个小组做一个物体沉浮实验。 第二步,教师要求每个小组完成两个实验,①使物体充满水后下沉到水槽底部;②使物体快速上浮。在整个实验过程中,其中有几个小组无法完成实验任务,教师给予了必要的帮助。

第三步,要求学生填写实验结论,并写下观察到的现象以及分析物体快速沉浮的原因。 第四步,教师要求学生根据实验分析科学与技术之间的关系,这其实是教师设计一系列活动的真正目的所在。

21

把科学实验引用到历史与社会课堂中,不容置疑这是一种全新的理念,说明我们的教师具备了综合课程意识,并且在努力打破学科与学科之间的壁垒,而且让学生动手做实验使得课堂气氛非常活跃,乍一看这非常符合新课程所倡导的开展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要求。但是用七八分钟时间通过亲自动手做实验从而得出科学与技术之间的关系,这样的学科综合带有很大的随意性,历史与社会课程虽然是姓“综”,但绝对不是姓“杂”与“乱”,我们不能把历史与社会课上成随意拼盘课。历史与社会课的综合性不是各门学科知识的综合学习,而是有它自身学科的特点。

(三)合作学习片面化

新课程强调改变教学中过分强调接受性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状况,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与别人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实现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学习方式的转变成了新课程的一种外在标志。合作学习作为对传统教学组织形式的一种突破和补充,已经被越来越多的教师运用到课堂教学上,这也是当前新课程改革所倡导的自主探究与合作的学习方式。为了能够使课堂学习方式多样化、气氛活跃,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宗旨,组织课堂小组讨论成为教师教学中的一大法宝。

但是,一些教师或者把学习方式简单化,忽视不同学习方式的相互配合,忽视学习方式的优化;或者把上述学习方式跟传统学习方式对立起来,认为一节课中若没有采用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和合作学习方式就不是实施新课程。一些人否定教师的必要讲授,教师该讲的不讲;不适合学生探究学习方式的内容也硬让学生探究,例如,一位教师在组织“辽阔的疆域”的教学活动时,设计了这样一个小组合作学习题:“讨论一下中国陆上疆域的四个端点是哪里?”学生很快进行组合讨论并得出了答案。但笔者认为这个问题在教材上有专门的地图和文字介绍,不用讨论学生一般也能准确回答。这就说明,有时教师会出于形式的需要组织课堂小组讨论,其中有些是没有必要进行的。而在另一方面,要求学生小组讨论时,教师又担心课堂教学时间不够,往往是刚出示讨论题,学生还未充分思考,讨论还未深入开展,结论尚未统一,教师就草草收场,讨论的真正目的还是没有达到。 (四)教学手段应用简单化

多媒体技术具有图文并举、声情并茂、视听结合、生动形象的优点。多媒体技术运用于教学,不仅能丰富教学内容,而且有助于创设教学情景,帮助学生形成知识结构,使课堂教学更加形象和直观,有助于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正由于此,有些教师在教学中就过于强调教学手段的多样化,过多倚重现代信息技术。但是我们应该清醒地认识到教学手段只是一个载体,展示教学的艺术与经验才是上课的真正目的。过于突出教学的手段,必然会对教学的核心有所忽视。《历史与社会》的课堂教学,未必是手段越多效果越好的。

有位教师在上《前进中的西部地区》这一课时,教师制作了精美的课件。在多媒体教室中,时而听到苍凉悠远的驼铃伴着声情并茂的《阳关三叠》朗诵(这是另一位教师在台下帮助放录音呢!),时而看到垂挂的屏幕上出现了纪录片的片段,时而是学生把各自在西部拍摄的照片或收集的图片通过实物投影仪纷纷展现出来。除此以外,小品表演、小组讨论、知识竞赛等手段在课堂里纷纷亮相。真有点“你方唱罢我登场”的感觉。能用的教学手段一样不落地全部用上,真是煞费了苦心。然而学生在这样一堂课下来的感觉是“挺好玩的”,除此以外,别的东西似乎并不多。这么华丽,这么精彩的一堂课收到这样的效果不能不令人遗憾。

殊不知,当这些“现代化的手段”一一亮相时,有些本来属于学生的活动权、思考权已经在无形中被剥夺了。学生在欣赏着这种浓妆重彩的舞台效果时,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学习过程的研究者、参与者”等角色不知不觉被淡化,取而代之为欣赏者、接受者的角色,上课的教师更是变成了类似“放映员”的角色。这岂不是与新课程所提倡的“师生相互学习、共同

22

研究”的理念背道而驰了吗?因此,历史与社会的任课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不应过于重视表面化的东西,而应把学生的发展放在首位。 (五)课程评价庸俗化

新课程主张改变评价制度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的功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作用,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尊重学生的人格,关注学生个体差异,注重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但在一些历史与社会课堂中出现了表扬模式化,忽视人本的价值取向,简单地以学生活动多少、说话多少来衡量是否以学生为主体、衡量课上得好不好等情况。为了鼓励学生,不惜说过头话,只注意帮助学生建立自信,忽视 了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啊,你真棒!”“掌声鼓励!”??学生初时对这样的表扬感到高兴,受到激励。久而久之,它们或者对表扬产生功利性依赖,一旦没有表扬,学习兴趣就大减,以致难于正确地接受必要的批评和指正;或者对这种肤浅、滥用的表扬感到乏味,形成“表扬疲劳”。

二、解决新课程实施中的表面化现象的对策

综上所述,当前历史与社会课教学中出现的这种剑走偏锋现象是客观存在的。作为一线教师应怎样做呢?

(一)统筹兼顾,妥善地协调好各种关系

在新课程实施中要统筹兼顾,妥善地协调好各种关系。如知识技能学习和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育的关系,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关系、探究学习和接受学习的关系、减轻负担与提高质量的关系、课程改革与考试改革的关系、坚持改革与适应升学需要的关系等等。在课堂教学中根据课程目标制定合理可行的课堂学习目标,并且帮助学生实现知识系统化的学习结果的巩固;实现学习方式的优化组合恰当地组织、调整课堂教学内容;注重实效地推广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建立能真正地帮助学生更好地认识自己、增强学习的动力和信心、促进学生发展的学习评价机制;改革考试命题,减轻学生课业负担,提高教学效率,提升课程质量。

(二)提高把握驾驭新教材的能力

要在深入学习研究新课标,提高把握驾驭新教材的能力,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努力提高教学的实效性。不随意地把删除的内容再补回来;不轻易地把降下来的难度再按旧教材的要求提上去,明确定位每个知识点分别应该把握到什么程度。对于新教材超越课标最低要求的知识、教学中认为需要补充的一些课标中不做要求的知识要适当关注;要根据本校本班学生的实际学习状况,增加内容、加大难度。所以要灵活处理教材的内容,要依据课标规定,不超越学生的承受力。

合理重组教学内容,以更有利于学生的学习,注重用当代社会进步、经济发展和科技发展的新成果充实教材内容,更新教学案例和素材,体现时代性,将重要概念、原理、观点等理论教学内容与自己所教班级学生的日常生活和已有经验紧密联系和有效融合起来,以有利于学生结合自己的经验构建知识;注重对教材的质疑和超越,激励、肯定学生对所学内容的探究和思考。

要开展课堂教学改革的研究,探究新的教学方式、学习方式。不断提高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活动为主要形式的组织课堂教学能力,把教师主导的“活动—策略—评价”的教学与学生经历的“活动—体验—表现”的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放下架子,学会向学生学习,学会在课堂上倾听,加强与学生的交流,尊重、激发、保护、和保持学生学习历史与社会的兴趣、热情和信心,真正实现教师角色的转变。提高课堂教学的成效

(三)提高小组合作的成效

首先要为学生准备合作学习的空间教师通过创设良好的合作空间、交流的环境,推动学生与伙伴合作,从而达到取人之长、补己之短,并在合作中形成团结协作、集体主义精神。其次要为学生提供一个明确的合作目标。第三要鼓励学生合作创新。通过合作学习的形式,让每个

23

学生都有机会提出自己的见解,同时又分享别人的见解,在讨论不同见解优缺点的争辩过程中,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培养创造性思维。第四要公正、正确地反馈和评价学生合作学习的效果。在你评、我评、互相评的过程中,巩固新知识,发现新创意。

(四)合理运用现代教学手段。

现代教学手段的运用,并不意味着课堂教学的高效,合理的使用才能促进有效课堂教学的落实。例如在多媒体技术的的使用方面,有些三言两语就能说清的问题,没有必要运用多媒体;有些教材中讲得非常透彻的内容,也没有必要使用多媒体;有些在日常生活中学生经常能接触到和感受到的东西,为何要费力做成多媒体呢!笔者认为,多媒体作为一种较为昂贵的教学工具,要考虑其必要性,能不用尽量不用,切忌“舍近求远、舍易取繁”,过分依赖这种教学媒体。

总之,历史与社会“课改”只是刚刚起步,如果对已经出现的问题不重视不解决,就会使课改多走弯路。搞课改既要有高涨的热情、果敢的精神,又要有冷静的头脑和审慎的态度,希望历史与社会课表面化锋的现象尽早得以矫正,使课改沿着正确的轨道前进!

参考文献:

(1)《基础教育新课程实施中的表面化及其对策初探》,吴俊明 骆红山 李艳灵,中小学教材教学2006年第12期

(2)《小组合作学习在历史与社会教学中的实践与思考》佘金龙 历史与社会试教通讯2006年第7期 (3)《多媒体技术对历史与社会教学的优化》吴庆华 历史与社会试教通讯(历史与社会专辑三) (4)《历史与社会”教学中的误区》 吴周琴 历史与社会试教通讯(历史与社会专辑四) (5)《反思历史与社会课堂教学》 屠 燕 历史与社会试教通讯2006年第7期

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