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11/11 5:42:02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论戴望舒《雨巷》的音乐美
作者:中文系2003级1班 熊玉娟
摘要:《雨巷》是戴望舒早期的成名作和代表作,诗人因此被人称为“雨巷诗人”。诗歌描绘了一幅梅雨时节江南小巷的阴沉图景,借此构成了一个富有浓重象征色彩的抒情意境。在这里,诗人把当时黑暗阴沉的社会现实暗喻为悠长狭窄而寂寥的“雨巷”,没有阳光,也没有生机和活气。而抒情主人公“我”就是在这样的雨巷中孤独的ㄔ亍着的彷徨者。“我”在孤寂中仍怀着对美好理想和希望的憧憬与追求。诗中“丁香一样的姑娘”就是这种美好理想的象征。整首诗含蓄的暗示出作者既迷茫感伤,又有期待的情怀,并给人一种朦胧而又幽深的美感.
关键词:象征主义 优美 感伤 音节美
戴望舒先生的《雨巷》是现实的黑暗和理想的幻灭在诗人心中的投影,表现出了惶惶不安的人和无法实现的理想这个蕴涵有时代特征的悲剧主题。这是一首优美的抒情诗,是艺术美和结晶,它超越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而唤起了人们的审美感情,初读《雨巷》,给人们留下最深印象的,是诗中那狭窄阴沉的雨巷、在雨中徘徊的独行者以及那个像丁香一样结着仇怨的姑娘,这都是象征的意象。这些意象又共同构成了一种象征的意境,含蓄的暗示出作者即迷茫感伤又有期待的情怀,并给人一种朦胧而又幽深的美感。因此,这首诗一经发表就给读者
留下了很深的印象,戴望舒的挚友杜衡在1933年写到:“说起《雨巷》我们是很不容易把叶圣陶先生的奖掖忘记的??叶圣陶称许它替新诗的音节开了一个新的纪元。??叶圣陶先生的有力推荐,使戴望舒得到‘雨巷诗人’的称号,一直到现在。”① 人们熟悉的文学史上的这段佳话,反映了《雨巷》一诗的价值和影响。
《雨巷》最初为人称道的,是它在诗中所蕴涵的音乐美,这也是大众之所以喜欢它的一个重要原因。它的音乐美,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一是诗的意境美,二是诗的主旨美,三是诗的语言美,四是诗的结构美。这几个要素,共同构成了《雨巷》朦胧而幽深的美感,深深的触动了一代又一代炎黄子孙的心灵。 一、挖掘诗歌暗示隐喻的能力,在象征的形象和意境中抒情,表现出诗歌的意境美。
此诗以“雨巷”为题,就为本诗设定了一个独具匠心的环境。全诗以“我”在雨中彷徨为主线,在彷徨中,希望逢着一个丁香一样的姑娘。整首诗渗透着哀怨,彷徨的雨水。诗里那撑着油纸伞的诗人,那寂寥悠长的小巷,那像梦一样飘过的有着丁香一般忧愁的姑娘,并非真实生活本身的具体写照,而是充满象征意味的抒情形象。我们不一定能具体说出形象所指的全部内容,但我们可以体味这些形象所抒发的朦胧的意象。那个社会现实的气氛,那片寂寞徘徊的心境,那种追求而不可地的希望,在《雨巷》描写的形象里,是既明白又朦胧,即确定又飘忽的展示在读者面前。想象创造了象征,象征扩大了想象。这样以想象方式抒情的结果,使诗人的感情心境表现得更加含蓄蕴藉,也给读者留下了驰骋想象的广阔天地,感到诗的余味和回香。
在《雨巷》中,诗人创造了一个丁香一样的结着仇怨的姑娘的象征的抒情形
象,这显然是受古代诗词中一些作品的启发,用丁香结,即丁香的花蕾,来象征人们的愁心,是中国古代诗歌中一个传统的表现方法。如李商隐的《代赠》诗中就有过“芭蕉不展丁香结,同向春风各自愁”的诗句。南唐李煜更是把丁香和雨中惆怅联系在一起了,他有一首《浣溪沙》:“手卷真珠上玉钩,依前春恨锁重楼,风里落花谁是主?思悠悠!青鸟不传云外信,丁香空结雨中愁。回首绿波三楚暮。接天流。”这首诗就是用雨中丁香结做为人的愁心的象征的,很显然,戴望舒从这些诗句中汲取了描写愁心的意境和方法,用来构成《雨巷》的意境和形象。这种汲取和借鉴是很明显的。诗人在《雨巷》中运用了新鲜的现代语言,来描绘这一雨中丁香一样姑娘的悠忽即逝的形象,与古典诗词中套用陈词旧典不同。也与诗人早期写的其他充满旧诗词调子的作品迥异,表现了更多的新时代的气息。“香空结雨中愁”,没有比“丁香一样结着仇怨的姑娘”更能唤起人们希望和幻灭的情绪的了。在表现时代的忧愁的领域里,这个形象是一个难得的创造,在古典诗词里,雨中丁香结是以真实的生活景物来寄托诗人的感情。《雨巷》中那个在雨中飘过的丁香一样的姑娘的形象,就带上了更多诗人想象的成分,它既是生活中可能出现的情景,又是作家驰骋艺术想象的结晶,是真实与想象相结合所产生的艺术真实的形象。戴望舒说:“诗是由真实经过想象而出来的,不单是真实的,也不单是想象的。”②
《雨巷》的悲剧感和孤独感,是通过悠长寂寥的雨巷,颓屺的篱墙,冷冷的哀怨和朦胧的细雨等环境渲染和游子对丁香一样姑娘的期待的描绘来暗示的。一切都没有说穿,没有点透,然而我们都懂了,感觉到了。正因为诗人没有把诗的意义限死在一个层面上,我们从诗中领会的东西才会更多些。我们说《雨巷》的已经形象借鉴于古典诗词,又超越于古典诗词,最主要的即因为它是诗
人依据生活的经验而又加上了自己的想象的创造。它是比生活更美的艺术想象的产物。
二、用短小的抒情吟诵了青年心灵深处典型的声音,表现出了惶惶不安的人和无法实现的的理想这个蕴涵有时代特征的悲剧主题。
《雨巷》这首诗,写了一位沉醉于感情追求的青年,常常独自彷徨在悠长的雨巷,等待一位姣好的姑娘,因为姑娘的家就在雨巷的尽头。除了春雨打在油纸伞上的声音,雨巷是寂寥的。抒情主人公希望逢着的这位姑娘,她是结着仇怨的,她显然是受到了命运的打击,她惆怅,凄清,叹息,迷茫,但她没有颓唐,没有乞求,她好似冷漠和高傲的,她仍然是那么妩媚动人,她在沉重的悲哀中没有 低下高贵的头,像一面迎风招展的旗子一样忍受着落在头上的磨难,只人在这里表现了人的尊严和强盛的生命力。但诗人笔下的姑娘是感伤的。从诗的更深层意蕴来看,戴望舒诗中的姑娘形象往往就是他理想的化身。他彷徨求索,就是为了寻求姑娘——理想。姑娘出现,但是,“像梦中飘过”一样,她只在面前一闪,转瞬便消失了,连同她的颜色,她的芬香,她的太息般的眼光和惆怅,空留下抒情主人公自己在雨巷独自徘徊。一切都是寂静的,雨打动纸伞,更加增添了雨巷的寂寥。诗人就这样表达了追求美好理想的信念是 徒劳的那种孤苦心情。
在《雨巷》中,姑娘的形象带有悲剧性色彩,抒情主人公——游子的形象也带有悲剧性色彩。他的追求是那样高洁,带着理想化的色彩。他素哦期待的姑娘,既有深沉的内心世界,又有妩媚的魅力,既是姣好的,又是在磨难面前不弯腰的。然而,他自己又是那样的不易被人理解,他既不十分知道自己,也不是很深的理解对方,也许他期待的永远是心中的影象。因此,在理想主义的期
望面前,他总是困惑的,怀有一种气质性的悲剧感。人和理想,惶惶不安的人和无法实现的理想这个悲剧主题,蕴涵有时代的特征。 三、通俗优美的文字,表达出一种幽微精妙的的语言美。
朱自青先生说:“戴望舒注重整齐的音节,但不是铿锵而是轻佻的,也找一点朦胧的气氛,但让人可以看得懂。”“他是要捕捉那些幽微的精妙的去处。” 《雨巷》的境界和格调是不高的。但就是在这样的不高的调子里,我们感觉到了描绘具体可感的画面,而这些画面,都是通过优美的语言让我们理解并懂得的。在《雨巷》在低沉而优美的调子里,抒发了作者浓厚的失望和彷徨的情绪。我们首先看到的是诗人给人们描绘了一幅梅雨季节江南小巷的阴沉图景。诗人自己就是在雨巷中彷徨的抒情主人公。他很孤独,也很寂寞,在绵绵的细雨中,“撑着油纸伞/独自彷徨在悠长/悠长又寂寥的雨巷。”在这样阴郁而孤寂的环境,他心里怀着一点朦胧而又痛苦的希望:“希望逢着一个丁香一样的/结着仇怨的姑娘。”这个姑娘被诗人赋予了美丽而又愁苦的色彩。她虽然有着“丁香一样的颜色,丁香一样的芬香”但是也“丁香一样的忧愁”。她的内心充满了“冷漠”“凄清”和“惆怅”。和诗人一样,在寂寥的雨巷中,“哀怨又彷徨”,而且她竟是默默无语的,“像梦一般的”从自己身边飘过去了,走尽这雨巷。”“在雨的哀曲子里,消了她的颜色,散了她的芬芳,消散了,甚至她的太息般的眼光,丁香般的惆怅”在这里,诗人通过一系列优美而意味深长的语言,给我们构造了一幅十分优美的画面,雨巷、油纸伞、姑娘、篱墙……身临其境。 在这一优美的图画里,我们可以感觉到诗人心中的愁苦和惆怅,还有那份无法实现的梦一般飘逝的希望。在这些意味幽深的语言里,我们知道,语言是诗的眼睛,也就是音乐美,有音乐一样的感觉。这首诗的语言可以说是美女的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