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江苏省高校教师岗前培训扬州考点《职业道德》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12/25 2:06:32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1.道德的一般本质和特殊本质 道德是由一定社会的经济关系所决定的特殊意识形态,是以善恶为评价标准,依靠社会舆论、传统习惯和内心信念所维持的,调整人们之间以及个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的总和。

道德一般本质指道德同政治、法律、哲学、宗教、艺术等意识形态一样的一般社会意识形态所具有的性质。

社会经济关系对道德的决定作用主要表现在:⑴社会经济结构的性质直接决定各种道德体系的性质,有什么样的社会经济结构,就相应地有什么样的社会道德⑵社会经济关系所表现出来的利益直接决定道德的基本原则和主要规范⑶社会经济关系的变化发展必然会引起道德关系的变化发展 道德的特殊本质是指道德作为人类社会一种特定的、具体的意识形态所具有的不同于其他社会意识形态的特殊性质。

⑴道德是特殊的规范调解方式。是一种由原则、规范、意识、信念和行为习惯构成的特殊的调解规范体系,具有特殊的规范性。①道德是一种非制度化的规范②道德是一种非权力规范③道德是一种内化的规范

⑵道德是一种实践精神。道德是人们从“实践——精神”上掌握现实世界的一种特殊方式,其目的是按照“善”的规则去创造性地完善社会和人自身的存在。

2.道德的基本功能 ⑴道德的调节功能指道德调节人的行为并通过调节人的行为来调节社会关系的作用。道德调节主要靠舆论褒贬、习惯疏导、教育感化等,尤其注重于唤起人们的道德良心,培养人们的道德责任感和善恶判断能力,它通过评价、教育、指导、示范、鼓励、沟通等方式得以实现。 ⑵道德的论证功能指道德对自己赖以产生的经济基础的作用 ⑶道德的教育功能指道德的教化作用

⑷道德的导向功能指社会对人们的道德价值认识和实践活动的方向性指导及其要达到的道德价值目标。

3、职业道德的基本原则 集中体现为: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

⑴为人民服务,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下新型的人际关系⑵为人民服务,体现了一种新的劳动态度,是履行职责的精神动力⑶为人民服务,体现了衡量职业行为善恶、是非的最高标准

4.职业道德的主要规范 中共中央关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决议,把职业道德概括为: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服务群众、奉献社会

⑴要爱岗敬业,忠于职守⑵要尽职尽责,奉献社会⑶要遵纪守法,诚实守信⑷要文明竞争,友好协作⑸要勤奋学习,熟练业务

5.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内容⑴热爱祖国,献身教育⑵尊重自我,热爱学生⑶团结协作,开拓创新⑷严格自律,以身作则

6.教育劳动对象的主客体双重性 教育劳动是以人为对象的创造性劳动,人是有意识、有思想、有主动性的人,人在接受教育时是有选择的。学生既是作为教师的劳动对象(客体)而出现的,又是作为教育劳动的主体而出现的。学生在教育过程中一切思想和行为,都会受自己意识的支配。教师的劳动“加工”过程必然要包括教与学两种浑然一体的活动。教师对学生施加教育和影响的过程,也是学生进行自我教育、自我学习的过程。在这些活动中,学生是作为主体的一方,接不接受教师的影响,学生操有某种主动权。

教师劳动对象的主体性,反映在劳动过程中的反作用特点。教师劳动对象的反作用表现出特有的丰富的形式和复杂的程度。在教育的过程中,教师作为主体以其知识、思想品质作用于学生,那么学生作为客体,也随时以其思想、感情、见解、态度等,影响乃至改变着教师和教师的劳动。只有当教师的教育引起学生积极、肯定的反应时,教师的要求才具有积极的价值和作用。否则,学生会抵制教师的影响。可见,教师劳动的效果、成效,不只是取决于教师作为教学活动主体的努力和能力。

7.教育劳动方式的创造性 1

⑴现代社会对人才的要求。人才是以自己的创造性劳动对社会发展和人类进步作出较大贡献的人⑵以学生的个性发展需要。知识经济时代对人才提出了三方面的要求:一是要求人才素质的综合化,二是要求人才的个性化并有创新能力,三是要求人才多样化⑶教师劳动过程的创造性不仅体现在规程、方式、方法上,在教育教学内容上也必须如此⑷从社会的需要来看。培养创造性人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造性思维方法与从事创造性活动的能力,这是现代教育的突出特点,教师应意识到时代的特点和要求,与时俱进,以创造性的劳动从事培养一代新人的工作

8.教师职业道德的特点 ⑴教师职业道德要求比其他职业道德更高更全面⑵教师职业道德影响比其他职业道德更深远⑶教师职业道德调节方式更具有自觉性

9.大学精神的内涵 ⑴学术自由的精神

教师“教的自由”和学生“学的自由”。学术自由的精神是大学作为“探讨高深学问之场所”题中应有之义。

⑵独立自治的精神

指大学作为一个法人团体不受国家、教会及任何势力的控制和干预,有权自由、自主地决策和处理学校内部的所有事务 ⑶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

大学的科学精神就是在科学研究中凝练和提升出来的行为规范和价值观念,表现为热爱科学、追求科学,为科学献身的意志与情怀,又表现为一种不迷信、不武断、不盲从、不附和的理念与态度。

大学的人文精神是一种以人为中心,以人自身的自由与完善为终极目标的价值信念。表现为对人的价值,人的生存意义和生存质量的关注,又表现为对他人、社会和人类进步事业的投入奉献,还包括对个人发展和人类未来命运的思索与关怀。

科学精神以物为尺度,旨在求真;人文精神以人为中心,旨在崇善。二者在价值上相互渗透,相互支撑。

⑷开拓创新的精神

大学之开拓创新精神,一是指向科学研究,二是指向人才的培养,三是指向社会发展 ⑸理性批判的精神

对社会现象持理性批判的态度。体现于三方面:①从文化传递来看,大学是整理、选择、保存、传递和发展文化的场所,②从思想发展的角度来看,大学是各种思想兼容并包、交相汇集的场所,③从社会进步的角度来看,大学是社会理想的制定者与实行者。

10.现代大学精神对高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意义 ⑴教学与科研相统一的职业责任观

教育责任是大学教师必须首先承担的第一责任,也是其所承担的社会责任的核心和重点。每一位大学教师都应当认真学习教育教学的基本知识,致力于形成求真与求善和谐交融的完美教学品格,针对当代大学生身心发展的客观规律及其个性发展的独特需要,以饱满的教育热情和高超的教育智慧,通过传授给学生新颖的、合乎自身境遇的思想来唤醒他们的自我意识。

大学是通过高深学问即学术研究来培养高级专门人才的,其本质属性是教育性与学术性的统一。这就内在的决定了具有不同于一般教师的双重身份——既是教育者也是研究者。大学老师在履行教育责任的同时,理所应当地应该把学术责任、把传承、研究、融合和创新高深学问,作为自己必须承担的神圣职责和全部活动的基础,把学术价值作为其必须拥有的最基本的价值。 ⑵权利义务相统一的学术自由观

一方面要求大学教师必须要珍视学术自身的权利,让不同的学理通过学术性的辩论来决定其命运。另一方面,要求大学教师要清醒地把握和审慎地使用这种权利。每位大学老师在享有高度的学术自由权利的同时要有能力实行“德性上的自治”。 ⑶服务与引领相统一的责任观

关注现实、服务社会已成为现代大学的第三大职能。大学教师必须要积极投身到现实社会的变革与实践中去,把学术研究、人才培养和社会发展的现实需要结合起来。一方面要通过培养人才,

2

为社会提供人力资源;另一方面,要以知识权威的身份更主动的参与到社会决策中来,以便使自己在社会发展中产生更大的影响。同时,要努力实现真理的实用价值,注重将科研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

⑷崇高的学术追求与独立的学者人格

“大学者,研究高深学问者也”,这一点,内在地决定了学术研究是大学教师的立身之本。同时,大学教师在治学求学的过程中要时刻保持“知识的诚笃”,专心致志。既要以自己的方式积极主动的介入社会生活、承担社会职责,又要与社会保有心智上的距离,远离急功近利的浮躁与浅薄。

11.教书育人原则的确立依据,贯彻这一原则的基本要求 ⑴教书育人原则的确立依据

①教书育人是教师的基本职责②教书育人是遵循教学规律的要求。首先,教学的过程必然是育人的过程。其次,教好书要求育好人,育好人是教好书的保证。③教书育人是培养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人才的要求

⑵贯彻教书育人原则的要求

①坚持对学生的全面培养②按教育规律教书育人③努力学习,提高自身素质,探索教书育人的规律

12.为人师表原则的确立依据,贯彻这一原则的基本要求 ⑴为人师表原则的确立依据

①为人师表是实现教育根本任务的要求②为人师表是教师职业劳动特点的要求③为人师表是整个社会对教师的要求

⑵贯彻为人师表原则的要求

①坚持对自己高标准、严要求②坚持以身作则,身教重于言教③坚持言行一致,表里如一④坚持以身立教,德识统一

13.教育公正原则的确立依据,贯彻这一原则的基本要求 ⑴确立依据①教育公正是社会公正总体原则的要求②教育公正是贯彻为人师表原则的保证③教育公正是正确处理师生关系的要求

⑵贯彻要求①坚持真理②办事公道③一视同仁

14.教育人道主义确立的依据,贯彻这一原则的基本要求 ⑴确立依据

①教育人道主义是社会主义人道主义在教学领域、教育过程中的贯彻②教育人道主义是处理教育活动中特殊人际关系的要求③教育人道主义在教师职业道德中居于特殊地位 ⑵贯彻教育人道主义原则的要求

①尊重学生②关心学生③同不尊重学生,不关心学生的思想和行为作斗争

15.师生关系的关系体系 师生关系的关系体系是根据师生关系实际发生的内容按其主要特点,形成的一个相互关联、相互渗透的系统。包含师生之间的伦理关系、法律关系、管理关系、心理关系、人际关系等。

⑴伦理关系是指教师和学生以其各自的心理、情感、意志、信念和行为,遵循一定的社会行为规范所形成的相互之间的辈份关系

⑵法律关系是指根据法律规范建立的,因一定的法律事实在教师和学生之间产生的权利义务关系。

⑶管理关系是指教师对学生实施的教育、教学、指导等过程中发生的管理和被管理的行政关系。师生之间的管理关系可以分为强制型、民主型、放任型三种管理模式

⑷心理关系是指教师和学生在教育、教学和指导的实践过程中,师生之间相互的认知、情感、意志、信赖状态、行为影响等方面的心灵感应关系

⑸人际关系是指教师和学生在教育、教学和指导的活动过程中,师生作为一个普通的社会人相互之间所构成的人与人的联系

16.高校师生关系的特点 ⑴高校师生关系是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关系⑵高校师生关系在层次上具有差异性⑶高校师生关系

3

在情感、角色期待上具有互动性⑷高校师生关系在评价标准上具有冲突性

17.正确处理高校师生关系的师德要求 ⑴确立学生主体的观念

在教育过程中教师应注意以下方面:①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激发学生主体的主观能动性②在确立学生主体观念的同时,更应加强教师的主导作用③在教学管理过程中,要注意维护学生的合法权益。

⑵尊重学生,培养学生个性

①尊重学生是学生成才的重要前提②尊重学生是教师有效实现教学的需要③友好、平等、信任、自制是尊重学生的基本要求④对学生的尊重还表现在对学生个性的尊重上 ⑶关心学生,深入了解学生

①对教育对象予以充分的关注是实施有效教育的前提②关心学生也是培养师生感情的需要③关心学生、深入了解学生是教育学生的一种客观需要。

应当指出的是,教师应当理智地把握师生关系的密切程度,保持适当的距离。异性师生之间尤其应该注意到这一点。

⑷严格教育,全面要求学生

应遵循以下原则①严而有理②严而有度③严而有方④严而有恒

18.教师集体中人际关系的道德调节 ⑴关心集体

①关心集体的重要意义:首先,在各个教师努力的基础上所形成的团结和谐的集体对教师个人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其次,只有每个教师关心集体,教师集体所确立的价值目标才可能得以有效地实现。

②关心集体作为教师道德的具体实现路径。首先,一个关心集体的老师,应该遵守集体的纪律,爱护集体的荣誉。其次,自觉维护集体的团结,正确对待集体的矛盾。再次,当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发生矛盾冲突时,自觉地以个人利益服从集体利益。

③关心教师集体与集体主义道德原则。首先,教师所关心的集体是一种真实的集体。在这种集体中,个人的利益和价值就能得到较好的实现。其次,教师集体应最大限度地保证教师个体利益的实现。

⑵尊重同事

①尊重同事的道德意义:首先,尊重同事是要求尊重人的一般道德要求在教育劳动中的具体体现。其次,尊重同事有利于良好的教师集体的形成。

②尊重同事道德规范的具体要求。首先,尊重同一学科的教师。其次,尊重不同学科的教师。再次,尊重优秀的和暂时处于后进状态的同事。第四,尊重持不同学术观点和教育思想的同事。第五,不同年龄教师之间的相互尊重。第六,领导与教师的相互尊重。教师要服从正确领导,支持领导工作;体谅领导,为领导分忧解愁;维护领导威信。同样,领导要尊重教师价值选择的权利;要尊重教师的个性;尊重教师的事业心;尊重教师的民主权利。 ⑶团结协作

团结协作表现为维持性团结协作和发展性团结协作。

维持性团结协作,主要是以保持现有教育人际关系、不伤和气为目标和出发点,表现为教师同侪之间为了保持既有的表面的和谐关系,有问题怕争论,有意见不敢或不愿提出,以至心中的意见和矛盾不能得到及时有效的消除,反而使矛盾日积月累。

发展性团结协作,主要是以优化现有教育人际关系,促进发展为目标和出发点,表现为教师同侪之间为了促进发展、优化关系,主动沟通,有问题时,愿意、敢于和善于提出问题,有意见提在当面,“言者无罪,闻者足戒”,寻求和实现了充分的人际交流,不断达到新的理解,形成良性的竞争氛围,促发新的发展契机。 ⑷有益竞争

①在教师集体中开展竞争的必要性:首先是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内在需要。其次,是我国教育事业发展的内在需要。再次,是促使教师个体奋发向上的内在动力。

②以道德的手段在教师集体中开展有益竞争。首先,竞争的手段必须符合道德。其次,应妥善处

4

理好教师集体中竞争和协作的关系。再次,教师要有一种开拓进取、敢于创新的精神。

19.教师集体道德实现的内在根据与外在条件 教师良好的道德素质:教师集体道德实现的内在根据。在以下方面加以努力:①培养教师认识集体之必要性的道德理性。②形成教师对于集体高尚的道德情感。③提高教师在集体活动中自主选择道德行为的能力。

社会规范和激励机制:教师集体道德实现的外在条件。激励机制大体可分为两方面的内容,一是主体的自我激励,即自己为自己设定守德的动力机制;二是客观的外在激励,这种激励可以是精神激励,也可以是物质激励。比如为他们设立相应的基金和奖励制度,通过社会传播赞颂,使他们的形象大放光彩,使其感受到积极守德者的光荣。总之,就教师集体道德的保障机制而言,不仅应该规定教师在集体活动中的行为不得为非,而且要告诉他们应该去追求更高的价值;既要制定必要的规章使广大教师的行为不逾道德之矩,又应激励他们去追求更高的守德境界。

20.教学工作中的具体道德要求 ⑴确立科学的教学理念

科学的教学理念有着鲜明的特征:

①教学对象的主体性,教学的出发点是人,教学的主体是人。②教学目标的发展性。首先要培养学生健康、丰富的个性。其次,要激活学生经验,实现知识向智力转化。③教学要求的全面性。通过各科知识的教学,发展学生的兴趣,爱好、特长,激发学生自尊心、自信心,形成学习信念,丰富学生精神世界。 ⑵建立合理的知识结构

①教师要有扎实的学科专业知识。不仅在自己的专业领域是专家能手,还要对本专业的学术动态、理论前沿有所了解,并具备独立研究的能力②教师要有广博的科学文化素养。现代教师只“专”不行,还得“博”,即还应该具备较广博的知识素养③教师要掌握教育和心理科学知识④教师要学而不厌,锐意进取 ⑶提高教育专业能力

①教师的语言表达能力。应达到科学性和准确性、启发性、形象性这三点要求。②教师把握教材的能力。一是养成认真钻研教材的习惯。二是从整体性、准确性和教育性方面去把握教材。③教师的教学组织能力。一是对教材的组织加工能力,二是组织课堂教学的能力,三是组织学生集体的能力。

⑷注重全面教学改革

①确立主动性教学的价值追求②建立整体性教学目标模式③以培养学生创造能力为中心设计教学方法系统

⑸进行合理的教学评价

①教学评价的意义是使教学活动成为主体性强的活动②教学评价使教学活动成为具有自觉勇动性的活动③教学评价是揭示教学过程和结果与教学主体之间的关系,即教学与教学成果所具有的功能。

21.科学研究的道德意义

⑴有助于引领人类文明发展的健康方向⑵有助于高校教学质量的提高⑶有助于大学生创造性人格的养成。创造性人才的培养包括以下几方面:一是创新意向的培养。二是冒险精神的培养;三是开拓能力的培养⑷有助于高校教师取得科学研究的成功⑸有助于大学生科研素养的培养

22.科学研究中的具体道德要求 ⑴追求真理、勇于创新

①打破科研的神秘感②克服自卑感③防止自满情绪④反对迷信权威⑤正确看待失败 ⑵实事求是,治学严谨

①选择研究的课题要有科学价值 ②资料收集要客观、准确、全面

③在研究过程中要消除主观上的偏向,尊重事实,不要先入为主

④反对学术腐败。学术腐败主要表现为:a抄袭剽窃b伪造或拼凑包装c浮夸吹嘘,制造“学术泡沫”d大搞不正之风。如何消除学术腐败:a设立一个全国性的科学道德监督机构,专门接受举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