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11/7 14:43:22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答:由于电导率的大小反映了了电导的大小,而此反应在稀溶液中进行,由于Na+在体系中浓度不变,随着反应的进行,[OH-]不断减少,[CH3COO-]不断增加,所以体系的电导值随反应进行而不断下降。 3.如何从实验结果来验证乙酸乙酯皂化为二级反应? 答:由于二级反映有以下公式:(注意:公式中的k、?、K,三个字符是不一样的认真区分)
kt?xa(a-x)(1)
x??0-?tKNaOH-KCH3COONa(2)
a-x?1ka?t-??KNaOH-KCH3COONa?(3)
?t??0-??t???(4)
?t、?0、t均是实验数据,若将(2)、(3)式带入(1)式恰好可得(4)式,则说明该反
应为二级反应。
4.为何本实验要在恒温条件下进行,而且NaOH溶液和CH3COOC2H5溶液混合前还要预先恒温?
答:因为温度会影响化学反应的数率常数,因此实验要保持恒温,才能测得该温度下准确的数率常数k值。
5.如果NaOH溶液和CH3COOC2H5溶液为浓溶液,能否用此法求k值?为什么?
答:此法为:电导法(物理方法)
不能,因为溶液中乙酸乙酯和乙醇不具有明显的电导性,它们的浓度变化也不会影响电导值的测定,因此不能。
实验十五
主要仪器:分光光度计、超级恒温水浴、带有恒温夹层的比色皿、电子秒表 实验原理:P80-81 实验步骤:P82-83 ▲题目
1、 吸光度与碘的浓度的关系?
答:呈正比,它与碘的浓度关系:A??Lc(?为摩尔吸光系数,L为溶液的厚度)。
?+???+?
2、 式?=k[a][H][I2] ①与?=k[a][H]②相比,为什么少了碘的浓度?
答:实验研究表明,除非在很高的酸度下,丙酮的碘化反应的速率才与碘的浓度有关。一般酸度下,反应速率与碘的浓度无关。 3、求反应级数的方法? 答:采用改变物质比例的微分法,求反应级数。设计一组实验保持酸的浓度不变,改变丙酮的浓度测其反应速率,可确定出丙酮的分级数?;另一组实验保持丙酮
的浓度不变,改变酸的浓度测其反应速率,可以确定酸的分级数?。 注意事项 1、 温度影响反应速率常数,实验时体系始终恒温。 2、 每次测定时保持比色皿位置不变。 3、 实验所需溶液均要准确配制。 4、 混合反应溶液时要在恒温槽中进行,操作必须迅速准确。 5、 每次用蒸馏水调吸光度零点后,方可测待测溶液的吸光度。 思考题:
1.本实验中,将丙酮溶液加入盛有I2和HCl溶液的容量瓶中时,反应即开始,而反应时间却以溶液混合均匀并注入比色皿中才开始计时,这样做对实验结果有无影响,为什么?
答:无影响。由于本实验是方法根据数据做线性拟合,因此对实验结果无影响。 ▲2.实验时用分光光度计测量什么物理量?它和碘浓度有什么关系?
答:测量吸光度A。它与碘的浓度关系:A??Lc(?为摩尔吸光系数,L为溶液的厚度)。
3.影响本实验结果的主要因素是什么?
答:丙酮的浓度、碘水中碘的浓度、反应时间等。
实验十六
主要仪器:表面张力测定仪、精密数字压力计、恒温玻璃水浴 实验原理:P85-86 实验步骤:P87 ▲题目
1、 本实验采用什么方法测表面张力? 答:本实验用最大气泡法测表面张力。 2、 冒出气泡的曲率半径有什么变化?
答:由于毛细管的半径很小,则形成的气泡为球形。当气泡开始形成时,表面几乎是平的,这时曲率半径最大;随着气泡的形成,曲率半径逐渐变小,直至形成半球形,这时曲率半径最小。
3、 毛细管口深入液面中对压力有何影响? 答:若深入液面,会导致气泡在鼓泡时还要克服溶液所给予的静压力,压力增大,使实验结果产生误差。
4、如果不是恒温,温度对表面张力的影响? 答:见思考题4。 注意事项 1、 严格控制温度,在恒温下进行。 2、 读取压力时,应取气泡单个冒出时的最大值。 3、 应仔细检查橡胶管口、滴液瓶塞、T形管等处密封是否良好,是否漏气。 4、 不要将仪器放置在有强磁场干扰区域内。另外也不要讲仪器放置在通风环境
中,尽量保持仪器附近气流稳定。 思考题:
1.用最大气泡法测定液体的表面张力对鼓泡速度有什么要求? 答:使气泡从毛细管中平稳溢出,时间约5s出一个气泡。
2.如何根据所测数据粗略计算正丁醇分子的横截面积? 答:略。
▲3. 为什么毛细管安装时一定要刚好与与液面相切?否则对实验有何影响? 答:因为当毛细管口刚好与液面相切,可忽略气泡鼓泡所需要克服的静压力,减少实验误差。
会比正常情况下的最大压力差大。
▲4. 表面张力为什么必须在恒温槽中进行测定?温度变化对表面张力有何影响?
答:因为吉布斯吸附等温式中,溶质的表面吸附量?与温度有关。 影响:一是温度对液体分子间相互作用力的影响。温度升高,使分子间引力减弱,从而使液体分子内部表面所需能量减少;二是温度对表面两侧的体相密度的影响。温度升高,使表面相邻的两体相密度差变小,使表面张力减少。以上两种因素,宏观上表现为温度升高表面张力下降。 5.本实验的误差来源有哪些?
答:仪器、操作因素、毛细管和样品管要清洗、毛细管端刚好与液面相切。
实验十七
主要仪器与溶液:分光光度计及其附件、箱式电阻炉、多功能调速振荡器、亚甲基蓝原始溶液(2g/L)、亚甲基蓝标准溶液(0.1g/L)、颗粒活性炭 实验原理:P89-90 实验步骤:P91 ▲题目 1、 固液吸附所需溶液的配制浓度?
答:本实验亚甲基蓝原始溶液浓度要选在2g/L左右,吸附后的亚甲基蓝溶液浓度要在1g/L左右。 2、 平衡溶液不小于1g/L根据什么原理? 答:见思考题1。 注意事项 1、 测定溶液的吸光度时,须用滤纸轻轻擦干比色皿外部,以保持比色皿暗箱内
干燥。 2、 测定原始溶液和平衡溶液的吸光度时,应把稀释后的溶液摇匀再测。 3、 活性炭颗粒要均匀,每次称重的量应尽量接近。 4、 测量吸光度时要按从稀到浓的顺序,每个溶液要测3-4次,取平均值。 思考题:
▲1. 为什么亚甲基蓝原始溶液浓度要选在2g/L左右,吸附后的亚甲基蓝溶液浓度要在1g/L左右?
答:活性炭对亚甲基蓝的吸附,在一定的浓度范围内是单分子层吸附,符合朗格缪尔吸附等温式。但如果吸附平衡后溶液的浓度过低,则吸附不能达到饱和,因此吸附平衡后的溶液浓度保持在适当的范围内,不小于1g/L。 2.溶液产生吸附时,如何才能加快吸附平衡的到达? 答:略。
3.吸附作用与哪些因素有关?
答:温度、压强、固体本身的性质。
实验十八
主要仪器与溶液:稳压电泳仪(U形电泳管、铂电极)、放大镜、Fe(OH)3溶胶、0.01mol/Lna2SO4溶液、1mol/LNaCl溶液、稀KCl溶液 实验原理:P93-94 实验步骤:P95-96 ▲题目
1、 测量胶体采用什么电势? 答:电泳电动电势。
2、 胶体带什么电?在外电场的作用下向哪极移动? 答:Fe(OH)3溶胶的胶粒带正电荷、向阴极移动。 3、 什么是电泳法?测电泳速度的方法?
答:电泳法分两类,即宏观法和微观法,本实验采用宏观法。也就是通过观察溶胶与另一不含胶粒的导电液体的界面在电场中的移动速度来测定电动电势。 4、 为什么用KCl作辅助液?KCl的浓度为 ?
答:辅助液与胶体的颜色反差要大,便于区分,辅助液的正负离子迁移速率要相近,以克服两臂中上升和下降速度不等的困难;辅助液的密度要轻于胶体,这样界面在溶液上方,容易观察。
5、 电泳速度快慢与哪些因素有关? 答:见思考题1。 注意事项
1、 电泳仪一定要洗干净,避免因杂质混入电解质溶液而影响溶胶的?,甚至使溶胶凝聚。
2、 加辅助液前,应事调节辅助液的电导率与溶胶相近。 3、 电泳时间不宜过长。
4、 聚沉值测定过程中,在判断滴定终点时应与空白溶胶样品进行对比,以利于判断。
5、 量取两电极间的距离时,要沿电泳管的中心线量取。要测量准确,以防带来误差。 思考题:
1. 电泳速度的快慢与哪些因素有关?
答:电动电势、胶体浓度、环境温度、电极间距、胶体是否纯化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