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繁体字错误汇总(整理打印版)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29 4:15:30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繁体电子书稿易错字举例(增扩版)

在鲍国强先生基础上增扩

简体字由繁体字演变而来。但有些在古代分别有不同义和形的繁体字却归并成同一个简体字,所以繁体字和简体字并不是简单的一一对应关系。把这些简体字转变为繁体字时很容易出错。在繁体字电子书稿中,这些字就更容易被疏忽了。其产生差错的原因:或由五笔字形输入(字形相近)有误,或是输入法字表选择有误(眼误、手误),或因简繁字自动转换不准确(该转的不转或不该转的转了),或缘于字义理解偏差(没查核准确),或校对不细(漏了过去)等。现据有关校对记录整理了若干组容易出错的字,分为笔画简化、形义合并、异体统一、形义近误和特殊情形五类,每类中按各组首字笔画为序略加说明和举例,供同行审校时参考。

一、笔画简化1.厂廠

两字本无关联,因“廠”简化为“厂”,就与古时的“厂”(音

hǎn,山崖边的石洞)相混。古时之“厂”亦读ān。古籍中“厂”

照录即可,不能转为“廠”。如撰《恕堂诗》的(清)宫鸿厂、《晉石厂叢書》等。

1

2.历曆歷

“曆”与“歷”应注意区分。如“万曆”、“弘曆”、“时宪曆”与“经歷”、“歷下”等的区别,应重点校对,如《永曆紀事》、《歷代帝王法帖釋文考異》、《乙酉日曆》、《歷城縣誌》等。“历”是它们的简化字。

3.只隻祇衹

“只”有两读:读zhī有“单独的、量词”的意思,其繁体为“隻”,如“隻言片语”、“隻身”等;读zhǐ有“副词表示限于某个范围、仅有”的意思,其繁体为“衹祇”,如“衹许”等。

4.饥飢饑

“飢”是“饿”的意思,如“充飢”、“如飢似渴”等;“饑”则指“谷物不熟”,如“饑荒”、“饑馑”等;现均简化为“饥”。

5.汇彙滙

著作方式和版本类型中一般用“彙”字,不用“滙”字。书名等处照录即可。“汇”是它们的简化字。

6.发發髮

古时,“发fā”与“髮fà”是两个字,“毛髮”,“发”的繁体作“發”。

7.达達逹

“達”与“逹”:中间有三横是对的。“达”的繁体字是“達”;“逹”是“達”的讹字。因电脑字库有“逹”字,容易手误或眼误。

2

8.团團糰

“團”有“圆形的、用粉做成的团子、弄成球形、聚合在一起、集体或组织”等义项,如“團扇”、“饭團”和“團练”等;其中第2个义项的异体字为“糰”,如“汤糰”、“饭糰”等;现均简化为“团”。

9.冲沖衝

“沖chōng”有“向上飞、空虚、谦虚、幼小”等义项;“衝”有“交通要道、冲击、对着”的意思。古时“衝”不能写成“沖”。例如:沖喜、沖洗、沖服、一飛沖天、沖龄,衝動、衝擊、衝突。故“冲”字转为繁体时需按原意对应转换。古籍中遇到应予照录。如辑《新鎸出像點板纏頭百練二集》六卷的(明)沖和居士等。

10.纤縴纖

“纤”有两读:读qiàn时有“拉船前进的绳子”的意思,其繁体为“縴”,如“縴夫”、“縴绳”;读xiān时有“细小、吝啬”的意思,其繁体为“纖”,如“纖维”、“纖埃”等。

11.坛壇罎

表示“土台、处所”等写为繁体“壇”,如“天壇”等;表示“口小肚大的器具”写为繁体“罎”,如“罎罐”等;现均简化为“坛”。

12.间間閒(jiān、jiàn、xián)閑闲

“间”是第二、三两字的简化字。原本没有“間”字,后世写作“間”字的上古都写为“閒”。后为区别,把读jiān(夹缝)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