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12唐诗五首教案 (3)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12/23 11:05:35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12 唐诗五首

知识与能力

1.深入体会古诗的韵律,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课文。 2.掌握古诗的主要内容,理解诗意,把握感情。 3.品味诗歌语言,了解诗的艺术特色。 过程与方法

1.诵读中品味诗歌的意境美和语言美。

2.通过设疑、点拨、讨论、写作等方式理解诗意,体会诗人情感。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热爱祖国传统文化的思想感情,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

教学重点

了解诗意,体会情感,背诵诗篇。 教学难点

品味诗歌语言,了解诗的艺术特色。

2课时

第一课时

一、新课导入

唐代是中国古代诗歌发展的巅峰时期,名家辈出,佳作迭现。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入唐诗中,感受律诗的格律之美。

二、自主预习 1.作者介绍

王绩(约589—644),字无功,号东皋子,绛州龙门(今山西河津)人,唐代诗人。隋末举孝廉,除秘书正字。不乐在朝,辞疾,复授扬州六合丞。时天下大乱,弃官还故乡。唐武德中,诏以前朝官待诏门下省。贞观初,以疾罢归河渚间,躬耕东皋,自号“东皋子”。性简傲,嗜酒,能饮五斗,自作《五斗先生传》,撰《酒经》《酒谱》。其诗近而不浅,质而不俗,真率疏放,有旷怀高致,直追魏晋高风。律体滥觞于六朝,而成型于隋唐之际,无功实为先声。

崔颢(?—754),汴州(今河南开封)人,唐代诗人。开元十一年进士。天宝中为尚书司勋员外郎。少年为诗,意浮艳,多陷轻薄;后来的边塞生活使他的诗风大变,风骨凛然,雄浑奔放。有《崔颢集》。

2.背景资料

《野望》选自《王绩诗注》。王绩入唐后以秘书省正字待诏门下省,不久辞官还乡。贞观中出为太乐丞,

旋又告归。此诗当作于诗人辞官隐居东皋(在今山西河津)之时。

《黄鹤楼》选自《全唐诗》。此诗是崔颢游黄鹤楼有感而作。 3.知识链接

黄鹤楼,中国历史上的三大名楼之一,一百年前被大火焚毁;1985年它又重新屹立在长江之滨。昔日的黄鹤楼有“天下绝景”之称,今日的黄鹤楼更雄伟、壮丽。据史料记载,黄鹤楼始建于三国。1700多年来,屡建屡毁,仅明清两代,就被毁7次,重建和维修了10次。有“国运昌则楼运盛”之说。

黄鹤楼濒临万里长江,雄踞蛇山之巅,挺拔独秀,辉煌瑰丽,很自然就成了名传四海的游览胜地。历代名士崔颢、李白、白居易、贾岛、陆游、杨慎、张居正等,都先后到这里游览,吟诗作赋。而崔颢的《黄鹤楼》诗,一直被认为是千古佳作。关于黄鹤楼有许多动人的传说。据《报恩录》记载,黄鹤楼原址黄鹄矶原为辛氏开设的酒店,一道士为了感谢她千杯之恩,临行前在壁上画了一只鹤,告之它能下来起舞助兴。从此酒店宾客盈门,生意兴隆。过了10年,道士复来,取笛吹奏,并跨上黄鹤直上云天。辛氏为了纪念这位帮她致富的仙翁,便在黄鹄矶起楼,取名“黄鹤楼”。另一说是有一个名叫费炜的人,在黄鹤山中修炼成仙,然后乘黄鹤升天。后来人们为怀念费炜,便在这黄鹤山上建造了一座黄鹤楼。崔颢的诗与此有关。

4.检查预习 重难字 东皋(gāo) .崔颢(hào) .三、朗读指导 停顿指导。

1.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 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 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

2.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四、疏通文意 1.重点词语解释 薄暮:傍晚。 徙倚:徘徊。

悠悠:飘飘荡荡的样子。 晴川:晴日里的原野。 历历:分明的样子。 萋萋:草木茂盛的样子。 乡关:故乡。

犊(dú) .萋萋(qī) .

徙倚(xǐyǐ) ..

2.全诗翻译

(1)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

译:傍晚时分站在东皋纵目远望,我徘徊不定不知该归依何方。层层树林都染上秋天的色彩,重重山岭披覆着落日的余光。牧人驱赶着那牛群返还家园,猎人带着猎物驰过我的身旁。大家相对无言彼此互不相识,我长啸高歌真想隐居在山冈!

(2)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译:前昔仙人,早已驾乘黄鹤飞去;如今此处,空空留下此楼。黄鹤一去,再也没有归还;时过千年,唯有白云飘荡。晴川一旁,树木清晰可见;鹦鹉洲上,芳草茂盛。夕阳西下,何处才是家乡?长江烟雾弥漫,思愁油然而生。

五、合作探究

(一)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野望》一诗第一、二句描绘了怎样的画面?有何作用?

答案示例:描绘了诗人临近黄昏时徘徊在东皋之上,四处眺望,走走停停,不知止于何处,一副若有所思又若有所待的画面。作用①第一句的“东皋”点明地点,“薄暮”点明时间,“望”字领起中间两联的写景。第二句呼应尾联,表现出哀伤的情感,为全诗奠定了感情基调。②表现了作者在现实中找不到知音、得不到赏识的苦闷、怅惘的心情。

2.《黄鹤楼》一诗中借用仙人故事的诗句是哪一句?引用神话传说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答案示例: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表达出诗人内心的孤寂与苦闷。 (二)精读课文,内容探究

1.《野望》的颔联和颈联运用了何种手法?描绘了怎样一幅景象?

答案示例:两联运用了动静结合的表现手法,颔联写作者举目四望,山、树一片秋色,在夕阳余晖中越发显得萧瑟;颈联表现牧歌式的田园气氛,牧人与猎马的出现,使静谧的画面活动了起来。这四句宛如一幅山林秋晚图,在闲逸的基调中,透露出几分忧郁和苦闷。

2.《黄鹤楼》中诗人在最后感叹“烟波江上使人愁”,他为何而愁?愁什么呢?

答案示例:诗人由黄鹤楼的名字由来想到传说中的仙人已乘鹤而去,只留下这座楼和千年不变的悠悠白云;再眺望眼前汉阳城一带,草木茂盛苍翠;继而想起自己的故乡,不禁触发了怀旧、思乡的感慨,一股世事苍茫的愁绪涌上心头。

(三)品读课文,句段赏析

1.请从“景”与“情”关系的角度,赏析《野望》“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一联。

答案示例:诗歌颔联妙在融情于景。诗中描写了漫山遍野树叶枯、残阳尽染的萧瑟衰败景象,景中寄寓了诗人孤独、落寞的情怀。

2.《黄鹤楼》一诗中“此地空余黄鹤楼”和“白云千载空悠悠”中都有一个“空”字,试比较这两个“空”字的意义(作用)有何不同。

答案示例:第一个“空”可理解为空空荡荡,强调空间上的虚无。仙人驾鹤离去之后,兀立于苍茫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