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裂”的话语与双重的建构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5/1/9 16:20:21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分裂”的话语与双重的建构

作者:许诺

来源:《对外传播》2016年第08期

英国广播公司(BBC)近年来播出不少以西方观众为目标市场、以当代中国发展变化为主题的纪录片。这些纪录片多以西方人的惯性思维评价中国,通过各种话语策略再现和塑造中国的国民特质和国家形象。

本文围绕BBC新推出的纪录片《中国创造》,分析纪录片的叙事策略及对中国国家形象的塑造,并解读其中的政治传播策略,揭示中国当前所面临的国际舆论态势,从而为提升中国话语的国际影响力提供启示性的思考。 一、《中国创造》概述

BBC的《点击》(Click)栏目日前推出了3集纪录片《中国创造》(Designed in China),每集时长22—25分钟。这部纪录片不再如以往过多地涉及政治议题,而是借科技创新议题来呈现当代中国的新变化。

纪录片中,出镜主持人以游记和体验式采访的形式,带领观众走访了中国北京、成都、张家界、深圳、广州、东莞等地,观察科技产品和社交网络给中国人的日常生活带来的一些新变化,实地体验创业园区、互联网公司等发明的创新智能技术,可谓外国人在中国的“猎奇之旅”。

在前两集中,纪录片的切入角度十分生活化,例如纪录片一开始就从午饭说起,谈到中国人现在经常用手机应用点外卖,微信、美颜相机等各种APP、社交网络十分盛行,称“中国在下一盘有关创新产业的大棋”。BBC的出镜主持人还来到中关村创业大街的孵化中心,和创业者畅谈中国政府的创业优惠政策;在成都,体验和机器人一起打羽毛球;在张家界,体验用大铁锤砸世界第一长的玻璃大桥。

第二集聚焦“如何制造一个东西”的三个方面——创意、部件、建造,展现了电子商城的日常运作,探访当地的企业家、技术人员等,让他们讲述科技产业发展的变化与现状。主持人还实地体验了中国的电商企业自动化分拣、无人机和大数据配送技术,海量的电子产品生产和快节奏的产业模式让BBC主持人震惊不已。节目还用倒计时的方式追踪快递员派送邮件的过程,感叹下单4分钟即到货的中国速度。

当然,《中国创造》仍然是一部西方视角的纪录片,它的影像呈现和叙事话语,依然没有摆脱一贯“黑”中国的思维。与前两集盛赞中国科技发展的叙事截然不同,到了第三集,开头用了11分钟的时间,开始就言论自由、互联网政策、环境保护等议题表达对中国的不满,从西方的视角,带有偏见与选择性地进行展现,以此达到形式上的“平衡”呈现。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二、叙事策略与形象塑造

《中国创造》围绕科技创新这一话题,结合新媒体受众新的媒介接触习惯,在影像叙事策略方面呈现出了一些明晰的特点,并通过各种形式塑造出了充满矛盾的“科技中国”的形象。 1.体验式采访

与BBC拍摄的《我们的孩子足够坚强吗?中式学校》(Are Our Kids Tough Enough? Chinese School)等以往单纯的呈现式的纪录片不同,《中国创造》的叙事语态是出镜主持人在片中以第一人称体验者的身份出现,带领观众去共同参与和感受。从严格意义上来说,这不是一部单纯的纪录片,在观感体验上有体验式采访节目的意味。

在纪录片中,主持人代替观众去参与感受,充分发挥了中间人的作用,行走在中国的创业孵化基地,实地感受新技术给中国人的生活带来的便捷,诉诸大量个体的真切体验,在通过纪录片进行大众传播的同时,嵌套了中介传播的成分,以中间人为传播中介,通过体验、影像、讲述等各种形式对中国形象和话语进行二次编码,进而传播给海外受众,在传递中国话语与建构中国国家形象之上有着特殊的重要性,将纪录片的真实感与参与式新闻片的现场感相结合。 与此类似,BBC2008年出品的《美丽中国》(Wild China)、2012年出品的《发现中国:美食之旅》(Exploring China: A Culinary Adventure)和《驾车游中国》(China on Four Wheels)等,也都是通过记者的体验式叙事,通过中国社会生活的一个侧面,对中国国家形象进行描摹。

相比直接用影像展现中国和中国人出镜讲述,中介传播能够带来情感的接近性,在人的心理层面,受众会本能地更相信“自己人”。 2.碎片化叙事

或许是为了适应新媒体的传播需要,《中国创造》的叙事结构并没有过多地考虑前后关联与整体效果,而是采用片段化的方式呈现中国的科技成果。

纪录片中,主持人刚刚还在北京的一家创业公司了解新产品,马上又到成都体验机器人;前一个场景在北京体验无人驾驶汽车,后一个场景就来到张家界体验用大铁锤砸玻璃大桥。前后两个毫无关联的场景转换非常频繁和自如,没有过多的起承转合,用碎片化的讲述共同服务一个主题——科技创新。

中国人的叙事习惯是喜欢埋伏笔、设置悬念,将想要传达的内容环环相扣嵌入复杂的叙事结构中。碎片化叙事虽说打破了纪录片叙事惯常的接续性,但在新媒体勃兴的时代,对于那些不太了解中国的西方受众而言,最直接的接受方式就是用最简单的语言、在最短的时间内来传达新鲜感。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中国创造》不带有过多复杂的逻辑,定位于“猎奇之旅”,着重新科技带给观众的新奇感,以避免复杂的叙事结构给受众带来不易接受感。

相比而言,BBC2014年出品的《中国如何蒙骗了世界》(How China Fooled the World)的叙事结构则复杂得多,这是由于涉及专业的经济议题,揭示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的复杂关联,以及中国经济本身——产能过剩、债务危机、房地产泡沫等——之间的作用与影响。可见,纪录片采用什么样的叙事结构与叙事方式要与其所表现的议题相匹配。 3.“双重”形象建构

《中国创造》中的出镜讲述者中除了有中国本土的创新者、创业者,还有在华进行科技创新的西方人,中西融合视角的“中国创新故事”塑造了一个不同以往的“科技中国”的形象。在具体的形象塑造方面,纪录片对于中国形象既没有一味贬低,也没有特别地拔高,而是进行了充满矛盾感的“双重”形象建构。

具体而言,在《中国创造》中,BBC所建构出的中国“双重”的矛盾形象有以下特征: 首先,中国的科技发展日新月异,但“不过是西方文化和科技的涌入让中国式创新蒸蒸日上”。纪录片通过大量数字、实例展现了中国科技的发展进步,但话锋一转,把这一切归因于西方文化和科技对中国的影响,看似用“平衡”摆脱了全盘赞赏的嫌疑,却带来了新的不客观。 其次,中国发明了众多先进的新科技产品,但使用意图“不轨”。片中展示了中国一所大学的团队开发出一款装在警车车顶的高分辨率摄像头,可以进行人像识别,将运用于甄别犯罪嫌疑人。惊叹新科技后,纪录片旁白却说,“监视的主题在这里很强烈”,认为这个识别系统是“挺吓人的东西”。对新科技在维护社会治安方面所发挥出的正面作用避而不谈,却刻意传达出中国创新产品的功能是为了“监控”。

最后,中国“充满着对成功的渴求和各种奇思妙想”,但中国不自由。如果说《中国创造》前两集是由于科技进步而盛赞中国,那么第三集的前10分钟却在极力指责中国,从整个叙事结构来看,这10分钟所涉及的议题是“跑题”的政治体制,蕴含了鲜明的预设立场,落入“国际主流媒体对中国社会呈现出‘单向度’解读”①的窠臼。

以上对于中国形象特征的塑造,既有通过纯粹的解说文本描述向观众展示,也有通过大量视听语言、各种非语言符号和出镜主持人个人体验来呈现,体现出西方媒体在涉外国际传播上一贯的技巧和手法。 三、“分裂”的话语

每一种话语体系都承载着特定思想价值观念,话语的传播与影响力的达成归根到底是思想观念、价值认同的实现。《中国创造》这部由西方主流媒体摄制的纪录片,从宏观的主题到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