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心理学试题及答案详解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5/1/24 8:54:45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以建立初级强化。工具性条件反射也有泛化和分化。 不同之处:(1)无条件反射是否明确。在经典性条件反射中,食物作为无条件刺激很明确;而工具性条件反射中,刺激物不明确,只能说是动物身体内部的某些情况。(2)强化是与刺激有关,还是与反应有关。在经典性条件反射中,强化同刺激有关,且出现在反应之前;而在工具性条件反射中,强化只同反应有关,且出现在反应之后。(3)反应方式不同。经典性条件反射中,动物被动地接受刺激,反应是先天固有的;工具性条件反射中,动物通过主动操作来达到一定的目的,反应是在学习过程中形成的。(4)学习的结果不同。经典性条件反射是学会了以一种刺激替代另一种刺激,属于刺激替代学习;工具性条件反射是学会了以一种反应替代另一种反应,属于反应替代学习。 3.简答斯金纳的强化时程表

斯金纳认为强化是行为形成和改变的最根本规律,强化安排的效果主要取决于其时间和次数的分配。他把这种分配叫做强化时程表,主要分为五种:①正确的反应每次均予以强化。这种做法不仅不经济,且不强化后会很快消退。②定比间隔强化。即按一定的次数比率予以强化,它利于保持反应重复频率的平稳,但也容易不强化而消退。③定时间隔强化。即不管正确反应的次数,而按一定的时间间隔予以强化。它虽然不容易因不强化而消退,但反应频率不稳定。④不定比间隔强化。即以次数不定的间隔来强化。它的效果最好,最不易因不强化而消退,且反应重复的频率也最稳定。⑤不定时间隔强化。即以不定长短的时间间隔来强化。它也不易消退,且反应重复频率也较稳定。

五、论述题

1.辩证唯物主义正确揭示人的心理实质,认为人的心理是客观现实在人脑中的主观映象。这一命题可从心理是脑的机能,心理是客观现实的反映来表述。心理是在实践活动中发生发展的展开,具体有以下几方面理解:①心理是脑的机能,脑是心理的器官,没有神经系统、没有大脑的心理现象是不存在的。这已被日常生活经验(如睡眠、酒醉、药物麻醉等)、科学实验(如采用脑切除法、微电刺激法发现支配躯体运动中枢和感觉中枢的脑神经细胞)、临床经验(发现大脑不同部位的疾病与损伤,会导致患者产生不同的失语症)以及“反射说”、“条件反射说”和“脑髓说”等所证实。从无机物的机械反映,到动物的心理反映、再到人的意识反映是物质长期演化的结果,是高度发展的物质——大脑的机能。②心理对客观现实的依存性.客观现实是心理源泉和内容。无论是简单还是复杂的心理现象、意识的与无意识的心理活动、心理过程与人的个性等都离不开客观现实。②人的心理反映的主观性、能动性。人的心形除依存客观现实外.还受主观的知识经验、思想观念、心理状态、心理水平和个性心理特征的影响;在实践中,心理反映的主客观性是统一的;人不是消极反映现实与适应环境,而是能动地改造变革现实*④人的心理反映的社会制约性。人不只是自然实体,更主要是社会实体,人是积极的活动者,人的心理是在实践活动中发生发展的。社会生活条件和社会关系制约着人的心理活动。人类的社会意识、个体意识、自我意识等都是带有社会性特点的具体表现。

2.劳动在人的意识产生和发展中有如下作用:①劳动是人类的动物祖先转变成人和人的意识赖以产生的第一个根本条件。劳动是人按自觉的日的改造自然的社会活动过程。②劳动是一种自觉地使用工具和制造工具的活动,人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意识活动的发生和发展,正是同这个特征联系在一起的。③劳动是一种社会集体性的活动。劳动工具的制造是集体劳动经验的结晶,劳动经验与技术的传递也是集体化活动的结果,集体关系的形成和社会性意识观念的产生,也只有在集体劳动中才有可能。 言语和语言在意识发展中的作用:①言语和语言的发展是人类意识发展的最直接的原因。言语是人们运用语言进行交际的活动,语言是人类社会所创造的、不依赖于个人而存在的进行交际的工具。⑦言语和语言是人类所特有的第二信号系统刺激物,是交流思想的过程及其交流思想的工具,这种交流活动是人类社会存在、人的意识形成和发展不可缺少的。③语言、词也是个体反映现实的工具,通过第二信号系统活动,人的反映才成为自觉的、有意识的反映,即成为意识。

第三章 注意

一、单项选择题

1.注意的两个基本特点是

A. 指向性与选择性 B.指向性与集中性 C.紧张性与集中性 D.紧张性与选择性 2.注意是下列哪一种心理现象? A.心理过程 B.个性心理持征 C.组织特性 D.认识过程

3.突然敲门声,打断人的思路而分散注意力,属于下列哪种选项的干扰? A.随意注意 B.不随意注意 C.随意后注意 D.注意的动摇 4.发现与矫正错误是法意的哪种功能? A.选择功能 B.整合功能 C.维持功能 D.调节与监督 5.下列哪种选项不是注意的品质持征 A.注意的范围 B.注意的敏捷 C.注意的稳定 D.注意的分配

6.注意的稳定性是注意品质在哪方面的特征? A.广度 B.强度 C.时间 D.空间

7.“万绿丛中一点红”易被人注意是利用刺激物的什么特点 A.强度 B.活动 C.持续 D.对比

8.平时人们所说的“一心二用”是 A.不可能的 B.不良品质 C.无条件的 D.有条件的

9.“寻人启事” 写成“寻丫启事”易引起人们注意是利用刺激物的什么特点? A.强度 C.持续 B.活动 D.对比

10.有预定目的,不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是 A.有意注意 B,无意注意 C.有意后注意 D.不随意注意

11.学生上课时.边吁、边看、边记笔记是注意的哪种品质特性? A.注意广度 B. 注意稳定 C.注意分配 D.注意分散

12.如果客体较复杂,活动任务多.则注意的范围就 A.较广 B.狭窄 C.不变 D.极广

13.“一目十行“是注意的哪种品质特性? A.注意广度 B.注意稳定性 C.注意分配 D.注意转移

14.注意分配的重要条件之一,是—种活动必须达到怎样程度? A.熟练 B.迁移 C.稳定 D.兴奋

15.间接兴趣是引起下列哪种注意的重要原因? A.有意注意 B.无意注意 C有意后注意 D.不随意注意

二、填空题

1.注意是人的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或活动的和。

2.注意具有如下功能:选择功能、、、调节与监督功能、 预测与预见功能等。

3.注意的品质特性有:注意广度(或范围)、、、注意转移等。

4.注意的范围也叫,它是在一瞬间(即1/10秒),人能清楚地意识到的。5.人的注意根据目的与意志努力不同可分为有意注意、、有意后〔或随意后〕注意。 6.注意的两个重要特征是和。

7.直接兴趣是引起注意的原因之一,间接兴趣是引起注意的原因之一。 8.有意后注意是指有,而不需要的注意。

9.注意范围与紧张性有关,紧张性增强注意范围、紧张性降低注意范围。

10.注意分配的条件中,同时从事两种活动,有一种应,两种以上的活动,只能。

11.人们在安静环境看书时,会感到桌上的座钟声音时强时弱的“嘀嗒”响声,这是现象,它属于正常注意的稳定性品质特性。

12.客观对象颜色相同、大小相同则注意的范围就;客观对象规则排列、集中排列, 注意的范围就。

13.影响无意注意的客观因素有刺激物的强度、、、刺激物的新异性等。

三、名词解释 1.注意 2.无意注意 3.有意注意 4.注意的范围 5.注意的稳定性 6.注意的分配 7.注意的转移 四、简答题

1.什么是注意?注意有何一般特点? 2.注意有哪些功能作用?

3.影响无意注意的主、客观因素有哪些? 4.影响有意注意的因素有哪些? 5.影响注意范围的因素有哪些? 6.注意分配有哪些条件?

7.影响注意转移快慢的原因有哪些? 8.人的注意品质有哪些特性?

五、论述题

1.教学中怎样组织好学生的注意?

2.试分析产生分心的原因,怎样克服分心? 3.怎样培养学生良好的注意品质?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B 2.C 3.B 4.D 5.D 6.C 7.D 8.D 9.D 10.C 11.C 12.B 13.A 14.A 15.A

二、填空题 1.指向 集中

2.保持功能 对信息的整合功能 3.注意的稳定 注意的分配 4.注意的广度 对象的数量 5.无意注意

6.指向性 集中性 7.无意 有意

8.目的 意志努力 9.较窄 较广

10.熟悉 有一种生疏 11.注意的起伏(动摇) 12.广 广

13.刺激物的对比 刺激物的活动变化

三、名词解释

1.注意是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它是心理过程的动力特征之一。

2.无意注意也称不随意注意,是没有预定目的、无需意志努力、不由自主地对一定事物所发生的注意。

3.有意注意也称随意注意,是有预先目的、必要时需要意志努力、主动地对一定事物所发生的注意。

4.注意的范围也称注意的广度,是指在同一时间内,人们能够同样清楚地知觉出来的对象的数目。

5.注意的稳定性是指注意能够集中在一定对象上的持续时间。

6.注意的分配是指人在一定时间之内能够同时进行不同活动的数量。 7.注意的转移是指注意有目的地从一个事物及时地转移到另一个事物上。

四、简答题

1.注意是人的心理活动对—定事物或对象的指向性与集中性。注意有下面几个特点:①注意是心理活动的指向性,人的心理(意识)对复杂的、无限的客观世界的选择性、朝向性、导向、定向性就是注意的指向性。②注意是心理活动的集中性,即指人的心理(意识)对注意对象反映的持久性、清晰性、深刻性。②注意不是心理过程,它本身不能单独存在,也不反映什么对象,而是伴随心理过程始终,保证心理活动富于积极性并顺利进行的一种组织特性。 2.注意有如下功能:①选择性功能,即选择指向那些有意义的、符合需要的与当前活动相一致的对象,避开无关的、无意义的、多余的对象干扰;②保持功能,即使注意对象在意识中得到清晰、准确、持久而集中的反映;③调节与监督功能,即意识对人所从事的活动进行监控,这有利于注意的准确与精确,又有利于对错误的调整、修正与纠正;④注意还能通过想象活动产生对将来的活动进行期待与预见的作用。

3.影响无意注意的客观原因有:①刺激物的新异性,新颖、奇怪、陌生的对象易引起不随意注意。②刺激物的强度,绝对强度和相对强度较强时都易影响不随意注意,在阈限范围内,刺激物越强(如强声、强光等)越易引起无意注意。③刺激物的对比关系(对象与背景差异)明显易引起不随意注意。④刺激物的活动性或变化性,如活动的直观教具、活动的广告等易引起人们的不随意注意。除上述客观原因外,还有主观原因;①凡适合人的需要的刺激,如小孩子上街碰到好吃、好玩的东西易引起不随意注意;②凡引起人直接兴趣(即直接有趣的活动与对象)的刺激,易被人注意;③心境愉快、身体健康,人就乐于注意外界事物;过分忧愁和焦虑则会降低好奇心;④特有的知识经验(即和自己有关联的刺激)等都有助于不随意注意。

4.引起有意注意的因素主要有:①明确目的任务。目的任务越明确、越具体,意图越强烈,有关对象或活动越容易引起人的注意。②用坚强的意志力抗拒干扰与排除诱因,可使随意注意稳定持久。③间接兴趣(即对活动目的与结果感兴趣)是保持随意注意不可缺少的条件,只凭意志努力,随意注意不会稳定持久,只有意志与间接兴趣结合,随意注意才会集中稳定。④积极地、主动地组织活动,有良好的学习与工作习惯,把智力活动与外部操作结合起来,有利于注意的集中与保持。

5.影响注意范围的因素有以下几方面:①依赖于客体的复杂程度和客体间的关系,客体越简单、客体颜色相同、大小相同、规则排列、适当集中排列、有—定联系的对象等,注意范围广;相反则狭窄。②照明程度与有无干扰因素影响注意广度。照明度强,无干扰因素,注意范围广;照明度弱,干扰因素强则注意范围狭窄。③活动任务简单、单一,注意范围广;活动任务复杂、多样,注意范围狭窄。④个人知识经验也影响注意广度,熟悉对象者的注意范围广,不熟悉者狭窄。不同职业注意范围不同,飞行员、司机、足球裁判注意范围广,校

对员注意范围狭窄。

6.注意分配的条件:①自动化(熟练)的程度条件。同时从事的两种活动.必须有一种是熟练的;同时从事的多种活动,只允许其中一种不熟练。②活动之间的联系与系统条件。同时进行的多种活动,形成一定的联系与系统,如武术、体操动作的系统连贯等,也是注意分配的一个条件。

7.影响注意转移快慢的原因有以下几点:①决定于原来注意力紧张与稳定的程度;原有注意力越紧张、越稳定,则不容易转移,反之则转移就容易。②新刺激对象、新活动的重要性、趣味性与吸引力的影响,新刺激对象越重要,越有趣味,越新颖有吸引力,则转移就快,反之转移就慢。③受人的神经活动的灵活性特征的影响,神经系统活动灵活型的人转移就快,惰性型的人转移就慢。④通过教育训练,也可以培养注意转移的品质。 8.人的注意品质有如下四个主要特性:①注意的范围(即注意的广度),指在一瞬间(即1/10秒)内被人的意识所把握的客体对象的数量,人的注意力有广狭之分。②注意的稳定性,指在较长时间内,人把注意力保持并集中在某一种活动或对象上的品质,这是注意品质在时间上的特性,同稳定性相反的品质特性是注意力分散。③注意的分配,这是在同一时间内,人把注意力分配到两种或两种以上活动中去的能力,即指人在一定条件下能做到一心二用或一心多用。④注意的转移,这是根据新任务的要求,人有意识地将注意从一种活动或对象,转移指向并集中于另一种活动或对象上去的特性。灵活而又正确地转移注意力,是人们学习与工作高效率的基础。

五、论述题

1.组织好学生的注意是教学成功的一个重要条件。在教学中组织学生的注意,应做到以下几点:①唤起学生的有意注意,提高学习的自觉性。让学生明确学习的目的任务;创设“问题情境”,启迪学生的思维;教师正确组织教学,严格要求学生,建立正常教学秩序与学校常规,对唤起有意注意也起重要作用。②正确运用无意注意的规律组织教学。运用无意注意的规律,教学活动会生动有趣。在教学环境方面,要防止干扰刺激分散注意力;在教学方法上,教师讲授内容要科学、新颖、系统、生动,教师语言要生动形象、简洁流畅,适时呈现教具,用感性形象吸引学生,教学方式的变化、灵活、启迪性等课堂教学艺术,都易激发学生的兴趣与无意注意。③引导学生几种注意交替使用,有助学生注意的集中、稳定与持久。

2.影响注意分散有客观、生理、心理等多方面的因素。从客观原因来看,无关诱因的吸引、嘈杂环境的干扰、目标刺激对象或活动太单调、枯燥、乏味都可能导致分化。从生理原因来看,过分疲劳与困倦,激活与觉醒水平太低,身体有病或不适等容易引起注意分散。从心理因素来看,学习目的动机不明或不纯;模糊的杂念与牵肠挂肚的思绪;情绪低落或波动;意志薄弱,抗干扰能力太差;不良的作息、工作、学习习惯等都易使人分散注意力。

要克服分心,保持注意的集中稳定,应从以下几方面努力:①排除无关诱因和嘈杂刺激的干扰,保持学习和工作环境的安静。②要组织好学习与工作活动,使活动及活动对象、内容丰富多彩、生动有趣、形式多样,有较强的吸引力。③要有明确的目的任务,提高思维活动的积极性,把看、听、说、写、想、操作联合起来,有助于注意的稳定集中。④养成良好的情绪体验,有坚强意志力和抗干扰能力,培养良好的生活、学习、工作习惯,有助于注意的稳定。⑤要劳逸结合,防止过分疲劳,加强锻炼,保持身心健康。对有多动症的儿童,应根据医生吩咐.服用利太宁或苯丙胺等镇静药物能暂时缓解分心,15岁以上这种症状会消失。 3.学生良好注意品质与注意力的培养应重视以下几点:①要培养学生广泛而稳定的兴趣;②要加强意志力的锻炼,培养“闹中求静”的本领;③要养成严肃认真的学习态度,培养良好的注意习惯;④要考虑学生的个别差异,有针对性地培养良好注意品质。

第四章 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