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度急诊急救应急救治演练方案中暑(溺水、电击伤)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3 12:50:29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扶风县中医医院

2014年度急诊急救应急救治演练方案

(中暑、溺水、电击伤、)

为加强我院医务人员急诊急救意识,提高处理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在紧急情况下,能做到调度有方,出诊及时,救治有力,措施得当。特制定演练方案。 一、演练目的

(一)检验对《扶风县中医医院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的工作程序及技术要求的掌握程度。通过演练,进一步完善预案,使预案具有可操作性,达到依法、科学、规范、有序处置的目的。

(二)检验我院行政部门的应急组织协调能力。

(三)检验急诊、各相关临床、医技科室的现场应急处置能力。 (四)检验我院的医疗救治能力。

(五)及时发现应急工作中存在的缺陷,并尽快进行完善。 二、组织领导 总 指 挥:王金全

副总指挥:程志峰 杨文军 豆建礼

成 员:任建谋 李碧文 豆卫卫 马卫青 刘云丽 张丽萍 冯海侠 唐宝丽 罗芳芳 胡紫娟

负责组织指挥,组织协调演练的步骤与进度。 演练策划: 杨文军 任建谋 三、演练的时间及地点

2014年 月 日,下午15:00,院内(急诊科)。 四、演练内容

(一)院前急诊的反应能力。 (二)院内急诊的救治能力。 (三)个人防护。 (四)传染病上报及处置。 五、演练的过程

【背景设置】下午15:00,急诊科接到急救电话,辖区内发生一起中暑(溺水、电击伤)

1

病例。急诊科值班人员立即安排出诊人员、车辆,同时报告给急诊科主任、护士长。科主任向医院值班领导汇报,医院值班领导指示立即启动中暑(溺水、电击伤)急救应急预案。救护车和随车医护人员5分钟后赶到事故现场,诊断为热射病,经处理后将病人接到医院,急诊送抢救室。 (在将病人接到医院的途中,出诊医生已经电话汇报了病人的病情,医院值班院长已经安排好检验科、放射科及相关科室的主任或高年资医师候诊)

【演练步骤】总指挥宣布演练开始,并授权总策划对演练全过程进行控制。宣传组以录像、拍照等形式对演练过程进行记录。

1、院前急救 下午15:00,急诊科急救电话通知,急救车在2分钟内出诊,5分钟后到达现场,将病员从高温或日晒环境转移到阴凉通风处。用冷水擦浴,湿毛巾覆盖身体,电扇吹风,在头部置冰袋等方法降温,并及时给病人口服盐水或输液。初步诊断为热射病,需要立刻送医院急救。出诊医生电话通知医院做好接诊准备。

2、 院内救治

2.1、急诊科接到出诊医生的电话,立即汇报给值班院长,值班院长通知医务科、护理部、办公室等科室准备,通知相关科室、相关人员做好准备。

2.2、急诊抢救室 病人到达后,相关检查立刻进行,并做一下处理。 物理降温

为了使患者高温迅速降低,可给患者以4℃水进行擦浴,并按摩四肢皮肤,使皮肤血管扩张和加速血液循环,促进散热。在物理降温过程中必须随时观察和记录体温,待体温降至38.5℃一下时,应即停止降温,将患者转移到室温在25℃以下的环境中继续密切观察。如体温有回升,可再次用4℃凉水擦浴或淋浴,或在头部、腋窝、腹股沟处放置冰袋,并用电扇吹风,加速散热,防止体温回升。老年、体弱和有心血管疾病患者常不能耐受4℃擦浴,有些患者昏迷不深,4℃水中可能发生肌肉抖动,反而增加产热和加重心脏负担,可应用其他物理降温方法。

药物降温

氯丙嗪的药理作用有调节体温中枢功能、扩张血管、松弛肌肉和降低氧消耗,是协助物理降温的常用药物。剂量25~50mg加入500ml补液中静脉滴注1~2小时。用药过程中要观察血压,血压下降时应减慢滴速或停药,低血压时应肌内注射重酒石酸间羟胺或其他α受体兴奋剂。

对症治疗

保持患者呼吸道通畅,并给予吸氧。补液滴注速度不宜过快,用量适宜,以避免加重心脏负担,促发心力衰竭。纠正水、电解质紊乱和酸中毒。休克用升压药,心力衰竭用快速效应的洋地黄制剂。疑有脑水肿患者应给甘露醇脱水,有急性肾功能衰竭患者可进行血液透析。发生弥散性血管内凝血时应用肝素,需要时加用抗纤维蛋白溶解药物。肾上腺皮质激素在热射病患者的应用尚有不同看法,一般认为肾上腺皮质激素对高温引起机体的应激和组织反应以及防治脑水肿、肺水肿均有一定的效果,但剂量不宜过大,用药时间不宜过长,以避免发生继发感染。

2

其他

中暑患者需要细心的护理,特别是热射病昏迷患者极容易发生肺部感染和褥疮。提供营养丰富的食物和多种维生素B和C,促使患者早日恢复健康。 预防中暑应从根本上改善劳动和居住条件,隔离热源,降低车间温度,调整作息时间,供给含盐0.3%清凉饮料。宣传中暑的防治知识,特别是中暑的早期症状。对有心血管器质性疾病、高血压、中枢神经器质性疾病,明显的呼吸、消化或内分泌系统疾病和肝、肾疾病患者应列为高温车间就业禁忌症。

并发症治疗

1、昏迷 应进行气管插管,保持呼吸道通畅,防止误吸。颅内压增高者常规静脉输注甘露醇1-2g/kg,30分钟输入。癫痫发作者,静脉输注地西泮。

2、低血压 应静脉输注生理盐水或乳酸林格液恢复血容量,提高血压。必要时也可静注异丙肾上腺素提高血压。勿用血管收缩药,以免影响皮肤散热。

3、心律失常、心力衰竭和代谢性酸中毒 应予对症治疗。心力衰竭和并肾衰竭伴有高钾血时,慎用洋地黄。

4. 肝衰竭合并肾衰竭 为保证肾血管灌注,可静脉输注甘露醇。发生急性肾衰竭时,可行血液透析或腹膜透析治疗。应用H2受体拮抗药或质子泵抑制药预防上消化道出血。 将溺水者救出水面后,应立即清除口腔内、鼻腔内的淤泥和杂物,迅速进行吐水急救,抢救者右腿膝部跪在地上,左腿膝部屈曲,将溺水者腹部横放在救护者左膝上,使溺水者头部下垂,抢救者右和按压溺水者背部,让溺水者充分吐出口腔内、呼吸道内以及胃内的水。如果溺水者呼吸心跳停止,立即让溺水者仰卧,然后,双手重叠放在溺水者胸骨中下1/3交界处,有规律不间断地用力按压。按压时双臂绷直,频率要达到100次/分以上,深度5厘米。直到能够摸到病人颈动脉搏动时停止。经过现场急救后,迅速将溺水者送到附近的医院继续抢救治疗。

演练步骤 :

①、各步骤负责人向指挥部报告:现场调查、治疗、评估等工作情况。 ②、应急演练总结。

③、指挥部宣布演练结束,并要求急诊科写出应急演练书面总结。 六、演练要求

各相关科室和部门要高度重视应急处置演练工作,将演练与医、技和护理人员的培训有机结合起来,增强各方面工作的衔接能力,提高应对处置水平,统一指挥,分工协作,切实提高我院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的实战能力。

急诊科 2014.6.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