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纱学(2)考点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29 13:03:50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名词解释

握持力:罗拉钳口对须条的摩擦力。

牵伸力:牵伸区内前钳口握持的快速纤维从慢速纤维中抽引出来时所需克服摩擦阻力的总和称牵伸力。

控制力:以后罗拉速度运动的慢速纤维作用于牵伸区内某一根浮游纤维整个长度上的力称控制力。

引导力:以前罗拉速度运动的快速纤维作用于牵伸区内某一根浮游纤维整个长度上的力称为引导力。

摩擦力界:在牵伸区内,纤维与纤维之间,纤维与牵伸装部件之间的摩擦力所作用的空间称为摩擦力界。

管导:粗纱机采用锭翼加捻,依靠筒管与锭翼之间的转速差异而实现卷绕。筒管的转速大于锭翼转速时称管导。

翼导:粗纱机采用锭翼加捻,依靠筒管与锭翼之间的转速差异而实现卷绕。锭翼的转速大于筒管转速时称翼导。

捻回重分布现象:当张力和截面粗细改变时,捻回重新发生转移,称为捻回重分布现象。 粗纱伸长率:以同一时间内,筒管上卷绕的实测长度与前罗拉输出,计算长度之差对前罗拉输出的计算长度之比。 L1——前罗拉输出的计算长度。 VB?VT L2——同一时间内筒管上卷绕的实际长度. VB

胶辊滑溜率:胶辊与下罗拉表面速度产生的差异,用滑溜率ξ(%)表示:

???100%l2?l1 Vb——罗拉线速,Vt——胶辊线速

??l1?100%粗纱张力:一般筒管的卷绕速度略大于前罗拉的输出速度,这样能保证粗纱有一定的张力,而使粗纱成形良好,这个张力称粗纱张力。

捻度:纱条相邻截面间相对回转一周称为一个捻回,单位长度纱条上的捻回数称为捻度。当线密度(细度)用Tex时,捻度单位为:捻回数/10cm。用Tt表示。

假捻:当纱条两端被握持,中间加捻时,纱条的两端所加捻回相等而方向相反,当加捻的外力除去后,纱条上的捻回即相互抵消。这种暂时存在的捻回称为假捻。 捻幅:单位长度纱线加捻时,截面上任意一点在该截面上相对转动的幅长。

简答题

☆1、并合工序的任务

答:并合:改善条子的长,中片段均匀度,使熟条的重量不匀率降到1%以下。 牵伸:提高纤维的伸直度和分离度。

混和:保证条子的混棉成分。尤其是混纺纱线,通过并合的方法,使纤维充分混和,避免了染色的“色差”。

定量控制:保证细纱的重量偏差率符合要求,降低细纱的重量不匀率。 成条:将条子有规律地圈放在棉条筒内。

2、何谓并合效应?为什么说并合根数并不是越多越好?

答:(1)两根粗细不匀的条子并合在一起,有以下三种可能:1)两根条子的粗细节随机相遇;2)一根条子的粗节正好与另一根条子的细节并合;3)两根条子的粗节与粗节,细节与细节并合。所谓并合就是将两根或两根以上的须条,沿其轴向平行的叠和起来成以整体的过程。并合后须条集合体的均匀度不论是短片断还是长片断都会得到改善。

C0C? (2)由公式 (其中Co与C分别是并合前后的条子不匀率,n是并合根数)可知:

n并合根数n越大,并合后条子不匀率降低,但随着n的增大,牵伸倍数亦增大,从而会导致较大的牵伸附加不匀。所以并合数并非愈大愈好。并合数必须与牵伸倍数并合考虑,一般并合根数6~8根,两道并条,总并合数36~64。 3、举例说明降低棉条重量不匀率的方法有哪些?

答:(1)轻重条搭配(2)积极式喂入(3)防止棉条起毛,通道光洁(4)断条自停:装置要灵敏,防漏条,交叉重叠,绕圈打折等现象。

4、影响纵向摩擦力界分布的因素有哪些?应该如何布置?

答:(1)垂直于须条方向的分布。一般只讨论纵向摩擦力界分布,横向要求均匀即可。 1)罗拉压力:压力增大,摩擦力界的长度扩展,摩擦力界分布的峰值增加,纤维被有力握持。2)罗拉直径:直径增大,同样压力分配在较大的面积上,摩擦力界分布曲线的峰值 减小,分布的长度扩大。3)须条定量:定量增加时,须条的厚度与宽度都增加,摩擦力界分布曲线长度扩展,摩擦力界的峰值减小。4)纤维性能:纤维的表面性能、长度、细度等。5)罗拉隔距:隔距增加时,摩擦力界减小。6)牵伸元件:压力棒、皮圈等元件,使摩擦力界增大。(2)布置:摩擦力界应该布置在牵伸区内的中、后部。 5、实现罗拉牵伸的条件是什么?如何提高罗拉钳口的握持力?

答:(1)实现罗拉牵伸的条件:1)有积极握持两点,且该两点有一定的距离。有足够的滑移距离。2)两握持点必须要有相对速度,输出端线速度应大于输入端线速度。3)要有一定的握持力。

(2)提高罗拉钳口的握持力:1)加大胶辊的直径:直径增大,则握持力稳定,在须条上的接触面增大。2)采用高弹性胶辊:高弹性胶辊变形大,加大了握持面,握持力增大。前罗拉胶辊宜用高弹性低硬度胶辊。3)在牵伸区放置集合器:须条厚度增加。4)增大胶辊表面的摩擦系数。

6、何谓假捻效应?粗纱机上是如何利用假捻的?并阐述理由。 答:(1)假捻效应:B点和C点分别以转速n与n’ 作同矢向回转,Tt1和Tt2分别为AB段与BC段的 稳定捻度,只要B点给纱条施加的摩擦力矩方向与 AB段捻向一致,则B点就起到假捻作用。

nn?Tt1V即:Tt1?1)AB段:稳定捻回数 。

v2)BC段:单位时间内输出的捻回数为Tt2V,在同 一时间内应等于输入的和加入BC段的捻回数。即:

n'Tt2? 所以,在假捻器转速一定时,n的大小取决

v输入端捻度增加而输出端捻度不变。

于假捻器对纱条的握持程度。BC段的捻度或成纱的捻度为加捻器所加捻度,假捻器只使纱条(2)在粗纱机上使用粗纱假捻器。为了提高高假捻的效果,在锭翼顶端采用齿形假捻器来

充分发挥其阻捻作用,使锭翼顶端至前罗拉的一段纱条捻度增大,从而提高了纺纱段的动态强力,达到了改善产品质量和降低断头的目的。 7、提高粗纱假捻效果的方法有哪些?

答:提高粗纱假捻效果即提高B点对纱条的握持程度。

(1)采用可调换的摩擦系数较大的锭帽式假捻器;(2)增加粗纱定量;(3)增加假捻器的高度,主要加高后排假捻器的高度;(4)减小导纱角(θ)可以减小对前罗拉的包围弧。同时增大假捻器摩擦面倾角α和粗纱在假捻器中与水平线的夹角β。即:0<α<β。 8、什么叫粗纱张力?用什么表示?粗纱张力大小是如何分布的? 答:(1)粗纱张力:一般筒管的卷绕速度略大于前罗拉的输 这个张力称粗纱张力。

(2)从前罗拉至筒管整根纱条上的各段张力,a点为前钳口, bc段代表锭翼顶孔至侧孔处的摩擦包围弧,用θ1表示其对 应的园心角,cd段为空心臂,de段代表粗纱在压掌叶上的包 围弧,用θ2 表示其对应的园心角,f点为筒管上的卷绕点。 Ta、Tb与Tc分别为ab、cd和ef段粗纱所受的张力,Ta称为 “纺纱张力”,Tc称为“卷绕张力”。通常用纺纱张力来表示 粗纱张力。此段的粗纱松弛下垂时,表示粗纱张力小,此段粗 纱绷紧时,表示粗纱的张力大。

Tb?Tae??1根据欧拉公式:

TC?Tbe??2?Tae?(?1??2) 式中:μ为机件对粗纱的摩擦系数.由式可知:Tc>Tb>Ta, 由此可知,纺纱张力Ta最小,卷绕张力Tc最大. 9、粗纱试纺时,如何调整粗纱张力?

答: 改变品种或新机试纺时,一般先调整轴向卷绕密度,再调整小纱伸长率,最后调整中纱和大纱伸长率。(1)调整轴向卷绕密度:小纱时,缝隙不宜太稀,太密,防止嵌入和重叠,超出范围时,应调换升降齿轮;(2)调整小纱伸长率:采用目测法和测长法相结合的方法。超出范围时,调整铁炮皮带的起始位置。如超出太大,为保证皮带始点和终点与铁炮两端有一定距离,可调换卷绕齿轮。(3)调整大纱伸长率:如越出范围,应调成形齿轮。一般情况下,当小纱和大纱的伸长率合适时,中纱也能合适。 10、粗纱加工化纤时工艺应怎样处理?

答:(1)设备选用:选用罗拉中心距较大且可调范围大的机型。

(2)工艺特点:1)粗纱总的工艺方针:大隔距,重加压,小张力,小捻系数。(原因:化纤长度长,整齐度好,摩擦系数大,回弹性好,易产生静电,回潮率小。)

2)牵伸工艺特点:牵伸型式:纺重定量的中长化纤时,粗纱的牵伸力太大,会出现打滑,绕胶圈,甚至拉断胶圈等问题。一般采用三上四下曲线牵伸,避免了双胶圈牵伸的牵伸力过大的缺点。a.粗纱定量和牵伸倍数:比纺棉时要小;b.双皮圈牵伸:粗纱2 ~ 5g/10m,E<10;c.三上四下曲线牵伸:粗纱:4 ~ 7g/10m,E<7。罗拉隔距和胶辊压力:a.化纤的长度长,纺纱过程中的牵伸力大,罗拉隔距和胶圈压力比纺棉时适当加重;b.胶辊压力>20~25%棉;c.罗拉隔距以主体成分的纤维长度为主,考虑混合纤的加权平均长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