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创新意识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5/2 7:00:50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创新意识

作者:宁瑛

来源:《新校园·学习(中旬刊)》2012年第03期

21世纪教育的中心特征是以创新教育为核心的素质教育。创新就是作为活动主体的人所从事的产生新思想和新事物的活动,其根本特征是变革、进步和超越。

教师作为知识的传播者和管理者﹑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和合作者,为了贯彻落实创新教育在学校的实施,我们应该掌握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平时不断加强理论学习和教育技术学习,才能更好地培养创新人才。

课堂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主渠道,因此,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要贯穿于课堂教学的始终,使之落到实处。学生更关注“有新意、感兴趣”的事物,我们必须安排、设计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的课堂教学情境。作为教师,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为目的,以有效的课堂教学为载体,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激发兴趣,营造气氛

夸美纽斯曾说过:“兴趣是创造一个欢乐和光明的教学环境的主要途径之一。”没有兴趣的学习,无异于一种苦役;没有兴趣的地方,就没有智慧和灵感。兴趣是带有感情色彩的一种积极的认识倾向,既是影响学习进程与学习效果的强大动力,又是激发创造思维、开发智力的催化剂,只有激发学生研究的兴趣,教学中注意用多种方式向学生展示科学的奥秘,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才能形成良好的创新思维气氛。 1.深入钻研教材,利用各种因素引发学生的好奇心

学生的好奇心是创新的潜在动力,是创新意识的萌芽。例如:在教学“植物组织和器官”中,笔者让学生们带来各种新鲜的果蔬,如苹果、梨、黄瓜等,先让他们观察果皮和果肉的差别,再让他们亲口品尝果皮和果肉在软硬度、含水量、甜度的差别,在他们的切身体验中建立组织和器官的概念。学生兴致勃勃地各抒己见,提出了很多关于植物组织和器官的问题。这样,既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望,又培养了学生的创造能力。 2.让学生获得学习的成功感

网络游戏之所以有巨大的市场,是因为它设计许多关卡让人冲击,让人在过关后得到成功的喜悦。同样,课堂教学给学生一些能不断获得成功的小关卡,让他们沉浸于这种享受中,主动积极地学习和挑战,使他们产生主动求知的心理冲击。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创设各种情境,不失时机地为他们走向成功搭桥铺路,想方设法使他们获得成功。在实际教学中针对不同学生可以采取以题对人的做法:综合性比较强、比较灵活的问题,可以请学习成绩比较好的同学来回答;一般性的问题,可以请学习成绩中等的同学来回答;比较简单的问题,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可以请学习暂时有一定困难的同学来回答。这样回答问题的正确率就高一些,他们获得成功的机会就多一些,学习数学的兴趣就浓一些,进行创造性学习的可能性就大一些。当然,这需要教师对选择或设计的题目有充分的认识,对当前学生的知识储备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有深刻的了解。

二、创设情境,大胆发问

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创设问题的情境,启发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学生提出的任何问题,即使是错误的或不得要领的,都是他们独立思考的结果,甚至是创新思维的萌芽。我们要发扬民主,创设条件训练学生的求异思维,鼓励学生敢于发表不同见解,让他们先学会提一般问题,再学会提探索性问题,逐步培养其独立思考的、主动探索的品质。例如:学习《鱼》一课时,在每小组的桌上都放上两个鱼缸,有一个缸是空鱼缸,另一个里面装有水鱼、鲫鱼、蝌蚪、金鱼等的动物,然后让学生把不是同类的动物都放到空缸里。于是学生纷纷把水鱼、蝌蚪放进空缸里。笔者问学生:“你们为什么把水鱼、蝌蚪放进那一个缸里?”学生纷纷抢着说:“因为蝌蚪是两栖动物,而水鱼有四条腿和壳,是爬行动物,而其他的都是鱼。”笔者说:“大家知道今天要研究什么了吗?”学生异口同声地说:“鱼。”笔者说:“在生活中同学们对鱼都非常熟悉,你们还想了解鱼的什么?”学生纷纷提出许多的问题:“鱼为什么能生活在水中,而人却不能?鱼为什么能游泳?鱼是怎么样呼吸的?鱼是怎么样繁殖的?……”看来学生在旧知识的认知基础上进一步提的提问既新颖又有趣。 三、注意保护和发展学生的想像力

新颖、独创是创造性想象的本质特征,丰富的想像力是人们漫游科学天空的强劲翅膀,没有想象就没有创新。因此,落实素质教育,保护和发展学生的想像力,对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至关重要。例如:上《叶》一课,重点是认识叶的各种形态。在教学时,是由学生的具体形象思维到抽想思维再到具体思维,都是联系生活中某些具体形象的事物去鉴别树叶的形态像什么而定义的。特别是卵形叶,当讲到像什么物体时,有的学生说像鱼的身体,有的说像鸭子的身体,这时教师也不应全盘否定学生的想像力,抑制他们的想法,可以鼓励他们想象得好。然后告诉他们像这样的叶子叫做卵形叶,为后面制作叶形标本,发展学生的想像力奠定基础,让他们根据叶形的各种形状制成一条像鱼或乌龟等的叶形标本。这样既培养了他们的创新精神,又培养了他们动手操作的实践能力。所以,从某种角度讲,发现和提出一个有价值的问题就是创造,有时比解决问题更为重要。

总之,教师应让学生能在丰富多彩的问题情境中,通过逐步主动地“边做边悟”,学会学习,学会创造,学会发展。首先教师要有创造力,才可能激发学生的创造欲。只有在充满生命活力与和谐气氛的教学环境中,师生共同参与才能摩擦出智慧的火花,达到课堂的最佳效果,实现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最终目的。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