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12/23 4:28:01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关于PPP模式在基础设施领域应用文
献的综述
摘要:ppp模式,即公共部门与私人企业合作模式,其作为公共投资领域的一种融资模式有着广泛的应用,学界对此也有不少的研究。本文针对ppp模式的行业应用方面及风险方面进行研究分析, 希望以此研究为基础,深入并拓展其业务方向,为我国基础设施ppp项目的成功运行提供指导。
关键词:ppp模式基础设施应用文献
ppp(public—private—partnership),即公共部门与私人企业合作模式,其作为公共投资领域的一种融资模式有着广泛的应用,学界对此也有不少的研究。国外学者对ppp模式的研究涉及多个方面,但多是以本国实践为研究对象,很少涉及其他国家或地区。国内基本还处于实践尝试和理论研究的探索阶段,主要集中在具体行业的应用研究和ppp模式风险研究两方面。现对这两方面的文献内容整理概括如下:
一、具体行业的应用研究方面
1、李晓宇、张文桂,在2005年第6期《实验技术与管理》期刊发表《借鉴ppp模式对高校教学公共设施建设及管理的探索》,以借鉴ppp模式引入社会资金共建机房为例,对ppp模式应用于高校教学公共设施建设及管理进行了深入探索。
2、彭清平,在2007年第36期《财会月刊》发表《ppp方式在高校基础设施建设融资中的应用》,将ppp模式应用于高校基础设施建设,通过分析ppp方式内涵,论述了高等院校应用ppp方式进行融资的必要性、可行性和实施步骤,并指出了应注意的问题。
3、刘志,在2007年第7期《建筑经济》期刊上发表《ppp模式在公共服务领域中的应用和分析》,针对体育场馆等项目运用ppp模式融资进行了分析。
4、田一淋,在2008年发表的题为《基于pipp模式的公共住房保障体系研究》的学位论文中提出以ppp融资模式为基础建立以中间组织为枢纽的公私合伙制(public-intermediary-privatepartnerships,简称pipp),并探讨该模式在我国公共住房保障体系中的运用。
系的主要投融资模式, 并对影响具体投融资模式选择的因素作了分析和总结, 提出了公共基础设施投融资模式选择的主要依据。
6、况勇、廉大为、赵雪锋,在2008年第6期《中国工程科学》上发表《城市轨道交通ppp融资模式中补偿和服务水平的确定研究》,阐述了城市轨道交通ppp融资模式的两种补偿方式运作流程,并构建了前、后补偿方式下政府补偿额度、私营部门最佳服务水平的数学模型。
7、吕建灵,在2009年第24期《安徽农业科学》期刊上发表《杨凌农业高新产业示范区基础设施融资现状分析及应用ppp模式探讨》,分析了某示范区城市市政公用设施融资模式、负债融资模式、企业积累模式、经营资源模式、外商直接投资和民营资本融资模式,提出了公共部门和私人企业合伙融资为基础的ppp模式,探讨了ppp模式在杨凌示范区的筹资应用,指出了不足。
8、汪文雄、陈凯、钟伟,在2009年第2期《管理现代化》期刊上发表《城市交通基础设施ppp项目产品/服务价格形成机理建筑》,在分析城市交通基础设施ppp项目经济特性,价格特征及存在问题的基础上,从ppp项目产品或服务价格形成机制,价格形成过程等角度探讨了城市交通基础设施ppp项目产品或服务价格的形成机理。
9、侯敬,在2008年第2期《综合运输》期刊上发表《法国铁路基础设施的管理及ppp融资》,阐述了ppp模式在法国高速铁路的应用和运营的可行性,为我国高速铁路建设ppp融资提供了宝贵的借鉴作用。
10、傅强,在2009年第1期《山西建筑》期刊上发表《从灾后经营性基础设施重建探讨ppp模式的应用》,简要介绍了ppp模式的含义、提出背景、优点、项目组织结构及其在国外的应用。分析了在“汶川”大地震后的灾后重建存在资金缺口的背景下,运用ppp融资模式的可行性及应用前景。
11、郭瑞萍、苟娟娟,在2009年第1期《西安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发表《ppp模式在我国西部农村基础设施供给中的运用与完善》,将ppp融资模式应用于分析新农村基础建设。强调西部农村基础设施供给的ppp模式可以整合社会多元主体力量,加大投入,提高西部农村基础设施的供给效率。
12、余杨、秦定、马凌,在2008年第6期《金融理论与实践》期刊上发表《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中ppp模式融资的可行性分析》,
指出ppp模式是吸引私营资本参与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的创新途径,尤其对ppp模式中怎幺样控制风险做为较为深入的阐述,尝试给出了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的ppp模型。
13、晏志谦、胥晓刚,在2008年第11期《资源与人居环境》期刊上发表《论ppp融资模式在成都市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中的运用》,分析了ppp公私合营的融资模式在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中运用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探讨了所面临的问题并提出了对策建议。
14、李秀辉、张世英,在2002年第7期《城市规划》期刊上发表《ppp与城市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对ppp产生的背景、概念特征、优势和应用实例进行了简单的介绍,并就ppp在中国公共基础设施建设中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二、ppp模式风险研究方面
1、王灏,在2004年第5期《都市快轨交通》期刊上发表
《ppp的定义和分类研究》,对ppp的定义和分类进行了有益探讨,并结合中国实际和行业特点,探索研究了两种切合中国轨道交通项目的ppp模式——前补偿模式和后补偿模式。以我国第一例采用ppp方式的融资方案的北京地铁四号为研究实例,针对政府管制中最为关键的地铁票价政策,从经济学和公共管理学的角度,分析票价问题在ppp运作中的作用,尝试确定我国地铁票价管制模式取向,为建立完善的适应我国国情的市场化地铁票价政策提出了新思路。 2、元霞、柯永建、王守清,在2009年第5期《中国软科学》期刊上发表《基于案例的中国ppp项目的主要风险因素分析》,文章通过对中国ppp项目失败或出现问题案例的汇总分析,从中找出导致这些项目失败或出现问题的主要风险因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政策建议。
3、姜继娇、贾晓霞、杨乃定,在2004年第1期《工业工程与管理》期刊上发表《项目区域风险的模糊综合评价方法研究》,认为项目区域风险中存在着许多复杂的因素,基于多层次模糊推理,综合层次分析法提出了一种多属性、多层次、综合考虑项目区域风险因素的三级模糊综合评价方法。
4、李胜、张星、孙建平,在2010年第10期《上海经济研究》上发表《bot项目风险的模糊综合评价》,尝试把贾晓霞等提出的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应用于ppp/bot项目中,经过对实际案例的分析、论证,认为这种方法适用于ppp/bot项目,是一种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