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新闻史自己整理外国新闻史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5/1/11 21:27:33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1852年《人民报》琼斯,宣传科学共产主义革命纲领,强调工人阶级夺取政权的重要性,指导工人阶级争取自身的解放运动 《新莱茵报 政治经济评论》:

1948年欧洲革命中心“共产主义同盟”的中心刊物《新莱茵报》在德国科伦出版,随着革命的失败停刊。1850年《新莱茵 政治经济评论》杂志在伦敦出版,在出版期间马克思恩格斯进一步探讨了历史唯物主义并取得重大突破,总结欧洲革命失败经验,进一步制定出无产阶级革命的策略原理,1850年11月底停刊 《蜂房报》:1861年创办,1864年被第一国际工人协会正式确立为正式的机关报,由波特尔主持;曾报道第一国际成立盛况和委员会几次会议,但是波特尔并没有放弃改良主义错误倾向,对第一国际盛况报道进行删减,与马恩和第一国际总委会发生分歧,随后与第一国际决裂,1876年停刊 评价:作为无产阶级的机关报领导权要牢牢的掌握在革命者自己的手中,要始终服从组织领导,否则就不能发挥“喉舌”作用,甚至会给革命事业带来巨大损失

法国工人阶级报刊:

《法兰西共和国公报》:巴黎公社时期最重要的报纸,1871年改为巴黎公社机关报,共出版66期,除宣布政令 决议外还澄清事实,戳穿敌人虚伪面目,不过该报发行为私人控制文风刻板,价格贵,不太关心群众利益,发行量较少

《杜歇老爹报》:巴黎公社时期发行量最广影响最大的报纸,共出版68期,刊登读者来信,反映人民利益,文字浅显内容通俗浅近,深受读者欢迎,但深度缺乏 《社会革命报》

评价:

是无产阶级政权下第一批革命刊物,是公社事业的重要组成战线,形成了强大的社会舆论为捍卫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作出重要贡献

新闻政策施之过宽,同盟内部出现分歧,反动言论造成很坏影响

德国工人阶级报刊:

《莱茵报》1942年在德国莱茵地区科伦市创办,全名是《莱茵政治 商业和工业日报》马克思是报纸的实际主编。揭露当时社会的一些弊端,抨击普鲁士政府的官僚制度和一些政治制度,标有民主主义倾向,由于将矛头直指普鲁士政府1943年4月被查封,被恩格斯称为德国现代期刊的先声 1848年马克思任主编《新莱茵报》,是世界历史上第一个马克思主义报刊,是同盟的机关报,刊头标有民主派机关报字样,成立八人委员会,马为主恩为副,重视发挥编辑才华,编辑不仅进行新闻编报,而且积极参与社会活动,将办报和斗争实际相结合,除星期一外每日出版通常四版,有时也一日两出,报纸大部分是订阅也有零售,注重新闻时效性设有《最新新闻消息》专栏,每遇重大事件出传单形式号外 宣传内容:

1、始终宣传《共产党在德国的要求》中规定的纲领和原则即对内反对封建专制,建立真正统一的,不容分割的德意志民主共和国,这是资产阶级革命的两项任务,也是《新莱茵报》的两个宣传方面

2、揭露资产阶级的反动实质,批判小资产阶级错误倾向,对共产主义同盟内部的错误观点

进行无情批判,《新莱茵报》阐明了参与资产阶级革命对无产阶级解放运动的重要意义,积极主站无产阶级参与革命,并且取得革命领导权 宣传特色:

1、把对敌斗争的原则性与针对性相结合:原则性:始终站在无产阶级利益的立场上思考问题,坚决维护无产阶级的利益

2、联系群众 代表人民 指导斗争:《新莱茵报》通过各种手段与人民群众建立广泛的联系,建立灵活的广泛的通讯员网,报纸编辑部人员要参与群众活动 3、具有鲜明的战斗性:《新莱茵报》的每一篇文章都体现了无产阶级一往无前的精神,都浓缩着强烈的爱憎,文风鲜明生动,尖锐泼辣,对敌揭露和讽刺更是犀利无比,具有极强的战斗性

马克思恩格斯第一阶段新闻思想:

1:报纸是统治阶级与被统治阶级之间的仲裁力量即第三种因素 2:对资产阶级出版自由作出充分肯定

3:报纸要想客观报道某事物全面,其他报纸应给予补充,提出允许各种独立自主发展 马克思恩格斯第二阶段

1:报纸的党性原则:无产阶级报刊必须坚持科学共产主义的革命纲领的指导方针 2:报纸功能:报纸是社会的捍卫者,是针对当权统治的揭露者,是耳目喉舌

3:报纸最大的好处就是现在每日都能干预运动,成为运动的喉舌,反应当前的整个形势

俄国无产阶级报刊:

1900年《火星报》全俄第一份政治机关报,在德国莱比锡创办,不久迁往慕尼黑,列宁是实际上的主编和领导 宣传内容:

1、同经济派进行斗争:当时共产国际内部出现巨大分歧,经济派去掉了大多数社会民主派的领导权,大肆宣扬机会主义和疯狂反对马克思主义,列宁通过《火星报》和论著的宣传有力的粉碎了经济主义思潮,纠正了国际修正主义,为建立新型的无产阶级政党奠定基础 2、宣传党的纲领:复杂制定党纲草案是《火星报》的主要任务,通过发表大量文章进行讨论,为制定正确的党纲作出重大贡献,1902年党纲草案出台,又发表一系列文章进一步阐明党的纲领和原则,《火星报》的宣传使得列宁的建党思想深入人心 火星报历史功绩:

1:使更多地方的工人阶级接受了马克思主义,为建党打下思想基础 2:使分散的组织连接起来,为建党打下组织基础

3:通过深入讨论,为建党作出正确的革命纲领和路线 列宁新闻思想

1:新闻事业党性原则:思想坚定性,政治路线明确性 对敌斗争部妥协性是机关报的重要品格,应坚持马克思主义办报方针

2:报纸功能:报纸不仅是集体主义的宣传者集体主义的鼓动者,更是集体主义的组织者通过宣传鼓动,为建党打下思想基础和组织基础

3:出版自由:指出全俄工人阶级争取自身解放的斗争是政治斗争,政治斗争的首要条件是争取政治自由,政治自由的首要任务就是出版自由

4:报纸群众性:号召全俄社会主义者和有觉悟的工人阶级争取自身解放斗争 无产阶级报刊的特点:

1、 组织上:宣传党和工会的组织纲领,代表最广大工人阶级和无产阶级利益 2、 内容上:同形形色色的阶级敌人作斗争,同革命阵营种种错误观点作斗争

3、 活动上密切联系群众,依靠群众办报

4、 组织形式上,常常与主办的组织结为一体成为其宣传机构,党和工会的领导往往也是 纸主要负责人和编辑

过度时期的报纸(报纸的大众时代)

大众报刊:以大批量发行大规模读者为特征的报刊,这种报刊起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标志着新闻事业进入大众传播领域 特点:

a、内容上追求刺激性 趣味性 轰动性 耸人听闻 b、规模上追求大规模发行动辄十几万上百万 c、编辑大量使用图片和引人注目的标题 d、 经营上完全企业化运作,低价销售,注重广告

美国大众化报刊发起和黄色新闻:

普利策办报活动《世界报》和普利策新闻奖

普利策:美国著名的报人,自青年起就开始了办报活动。1878年买下《圣路易斯电讯报》不久与当地的一家《邮报》合并称为《邮讯报》他用煽情主义的新闻报道手段使得该报获得成功,这不仅为其积累了大量的财富而且为其经营大规模的报纸提供了经验。1883年买下《世界报》进行改革,《世界报》的改革是美国新闻事业一大转折,标志着美国报业由廉价报看取代了政党性报刊成为报业的主体。 后学者将其办报方针归结为六点:

1、以国内外众大新闻为骨干,添加大量的刺激性 趣味性 新闻吸引读者 2、借全国运动之际提高该报声誉

3、高质量的社论有力的论述,倡导“支持新闻专栏”倡导社会运动 4、率先使用图片 5、篇幅大报价低

6、采用各种奖励办法扩大报纸发行,注重报纸推广工作

普利策认为好的报纸应该具有素质较高的新闻工作人员,他十分重视新闻专业素质的培训,其在遗嘱中留下250万美元用于建设新闻学院,在其去世后,哥伦比亚新闻学院建成;他还留下50万美元设立“普利策”奖,用于激励新闻工作人员,这个奖项被美国新闻界视为最高荣耀的奖赏,普利策一生政治上的进步、新闻上的理想和贡献是值得肯定的,但是其煽情主义的手段应当批判

办报活动:1878年买下《路易斯电讯报》不久与当地的一家《邮报》合并称《邮讯报》1、不为政党为人民服务 2、不是共和党是真理的喉舌 3、提倡理想与原则 4、批判行政当局 1883年买下《世界报》进行改革以全新的方针和信息面向读者,该报的改革是美国新闻事业一大转折标志着美国报业由廉价报刊取代了政党性报刊成为主体:

1、主张严肃报道,大量揭露丑闻,谴责腐败,攻击不正当财产拥有者,主张在资本主义制度范围内进行有限的改革 2、添加刺激趣味性新闻 利用耸人听闻煽情主义手段吸引读者 该报销量不断上升,篇幅也不断扩大,该报出版10周年时有100个版,开美国报纸巨大篇幅之先河;普利策批判腐败和提倡资本主义改革是值得肯定的但是其刊登大量的社会犯罪为人所诟病 普利策在政治上和新闻理想上的进步是值得肯定,但是其主张用耸人听闻和煽情主义等手段来吸引读者违背新闻客观性原则 值得批判 普利策的办报活动留下的启示: 1、《世界报》的改革标志着美国廉价报刊取代政党性报刊成为报业的主体,有效的促进了传

播理念由“传播本位”转向“受众本位”。《世界报》的办报宗旨是“华而小实,空头支票之一文不值的,我不作任何承诺和保证,只希望公众注意”办报人将注意转向下层民众满足他们的知情欲无疑是大有裨益,它使得报纸摆脱一党一派的束缚转向大众领域 2、客观上促进了采访方式的创新:《世界报》的女记者内莉混入疯人院的著作引得社会轰动这可以说对新闻采访形式上大有启示;内莉的环游世界,《世界报》借机通过提问等方式成功的制造了新闻,这可以说是较早的“新闻策划”了

3、普利策推行报纸业务改革,大量使用图片 打字多行标题,引用特写以及增强版面活力等方法已经为现代报业所承袭。尤其是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都市报,改进报纸编排业务以期在现代市场中占有一席之地已是不争事实

4、报纸关心弱势群体 推动社会改革 独立批判精神是报纸社会责任意识的体现:《世界报》攻击不正当财富拥有,谴责贪污腐败,主张在资本主义范围内进行有限的改革有力的整合了社会协调了社会关系,起到了社会雷达的作用,这对现代报纸的舆论监督有着重大的借鉴和警示作用

在旧金山《考察者报》是最出色的黄色报纸1895年赫斯特《纽约新闻报》 大量刊登耸人听闻引人入胜的内幕 每张报纸只受一分钱 一、赫斯特黄色新闻手段:

1、获取新闻尽快获取新闻不怕花钱

2、攻击非正当财产拥有,报道灾难,大量使用图片 3、标榜同情受压迫者,向穷人许愿吸引读者 4、报纸版面追求刺激性不断喧嚣刺激读者 三、与《世界报》竞争方法:

1、 首先抓好编辑部建设,不惜重金从世界报星期日增刊挖走全班人马,重用人才 2、 搞一些社会运动,标榜同情弱者为民请命吸引读者

3、 用事实来揭示政府官员滥用职权,取得不错的宣传效果,增加了报纸的声誉

4、 大量运用暴露性新闻也是赫斯特的拿手好戏,该报纸的煽情主义已经超过了世界报 引发黄孩子双胞胎案:《世界报星期日增刊》上的漫画霍根小巷中主人公是穿着肥大黄色衣服牙齿松落的黄孩子,东西游荡,幽默风趣别用来讽刺美国问题深受读者喜爱,在赫斯特挖走该漫画作者后,普利策重新请人继续创作,一时间纽约出现两个黄孩子,为人们讽刺,后用黄色报纸代替两报称呼,两家报纸的新闻就称为黄色新闻1900年美国黄色新闻发展到顶峰,1920年黄色新闻在世界登峰造极

黄色报刊发展——小型报:出现于19世纪70年代,与大报出现时间不分前后,它是相较于政党性报刊而言的,读者一般为中下层人士,一般不刊政论性文章,内容以娱乐材料 连载小说 新闻为主 形式自由 内容通俗 刊诸假名 亦图亦文,总之是一种大众化报纸 特征:

1:篇幅之有普通报纸的一半 2:大量使用图片尤其是在头版

3:内容通俗庸俗粗俗极尽煽情主义甚至批判

世界上第一份小型报源于英国,1903年北岩爵士创办《每日镜报》 1953年美国第一份色情杂志《花花公子》 黄色新闻与煽情主义的区别:

煽情主义新闻是伴随着现代报业的诞生而出现的一种新闻思潮,从新闻价值层面上讲,追求新闻的趣味性和人情味来打动受众的一种新闻报道方式

黄色新闻是在煽情主义的基础上注重犯罪、性、丑闻、离婚和流言蜚语,强调灾难和体育新闻报道,从内容和形式编排上看有以下特点

1、大字煽动标题,经常对一些不甚重要的新闻进行夸张渲染,整张版面给人透着一种耸人听闻的感觉

2、滥用图片,伪造模仿,甚至偷窃图片

3、种种欺骗性手法,捏造性报道,歪曲性标题,假科学,伪学术 4、增设星期日增刊,刊登彩色连环漫画和肤浅的文章来吸引读者 5、标榜同情弱者,主张发动社会运动,为民请命

黄色新闻:运用大量煽情主义浅层次感官刺激手法,集中渲染扩大报道色情暴力战争灾难等新闻事件旨在赚取高额利润的新闻样式。源于《世界报》和《纽约新闻报》之争,《世界报星期日增刊》上的漫画霍根小巷中主人公是穿着肥大黄色衣服的黄孩子,东西游荡,幽默风趣别用来讽刺美国经济深受读者喜爱,在赫斯特挖走该漫画作者后,普利策重新请人继续创作,一时间纽约出现两个黄孩子,导致双方对簿公堂,后人们将黄孩子和两家报纸的刺激性风格联系在一起,用于讽刺两家报纸,将两家报纸成为黄色报纸,两家报纸上的新闻就是黄色新闻

黄色新闻常用手法:

1、 大字煽动标题,经常对一些不甚重要的新闻进行渲染夸张,整张报纸给人一种耸人听闻

的虚假感

2、 滥用图片,伪造甚至偷窃图片

3、 种种欺骗手法,捏造性新闻报道 歪曲性标题,假科学伪学术

4、 创办星期日增刊,刊登滑稽的彩色连环漫画和肤浅的文章吸引读者 5、 标榜同情弱者,主张发动运动为民请命 比较:

黄色新闻不是单纯的色情新闻,也包括战争灾难等判断黄色新闻不在于写什么,而在于怎么写黄色新闻是极尽煽情主义的新闻,煽情注意含义比较广泛,黄色新闻比较确定煽情主义由来已久 黄色新闻追求集煽情主义耸人听闻 通讯社:以电报技术为物质前提,满足报纸大量增加信息量又无需损耗太大成本的需求运用而生的一种专门的信息搜索机构,出现于19世纪2、30年代的欧洲 通讯社类型:国际 国家 专业

特稿辛迪加:辛迪加指的是授权承担某种责任或专门从事特定商业交易的个人或企业联合体;特稿辛迪加一般只采写本国新闻,发稿一般也仅限国内,一般与一个或几个世界性的通讯社签有协议得到国际新闻;国内通讯社也采写国际新闻但一般只提供给国内媒体,用于本国国际新闻的补充;其新闻来源主要有:除自己采写外还从世界各国新闻媒介摘录新闻资料,另外从签有协议的通讯社获取新闻。特稿辛迪加与政府关系密切,是美国国内最常见的通讯社

三边四社协定:是早期通讯社竞争的产物,欧洲早期的沃尔夫社 路透社 哈瓦斯社自1866年开始激烈竞争,其业务日益超出国界,并与殖民扩张相联系,经过十几年的竞争,世界新闻市场基本分割完毕,为确定既定事实和势力范围,1870年签订《通讯社条约》,规定在各自的势力范围内有着信息采集发布的绝对垄断权,主要以欧洲的三大通讯社为主,虽然当时的纽约新闻联合社也参与其中但仅限于美国地区,所以又称三边四社协定 衰亡:

三边四社协定一直延续到一战结束,一战过后,德国战败美国崛起,国际形势发生重大变化、无线通讯取代有线通讯,通讯技术有所进步,通讯事业发生巨大变化

1907年美国合众国通讯社诞生,这家新兴的通讯社自诞生之日起就积极的向拉美 远东和欧洲等地发展业务;1914年美联社也超出“连环同盟”的范围向南美和远东等地拓展业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