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11/6 6:58:44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前 言
山西岚县昌恒煤焦有限公司是经山西省煤矿企业兼并重组整合工作领导组办公室以晋煤重组办发[2009]17号文批准的本次资源兼并重组整合中的单独保留矿井。安徽省皖北煤电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为该矿主体企业。该矿井前身为岚县地方国营候家岩煤矿附属一矿,始建于1962年,1966年投产,批准开采4、9号煤层,原设计能力6万t/a,该矿经过数次改造,目前为生产能力21万t/a的生产矿井。2009年12月山西省国土资源厅为其颁发了新的《采矿许可证》,批复矿井生产能力为90万t/a,井田面积2.9978km2,开采4、9号煤层。依据山西省煤炭工业厅晋煤办基发[2009]83号文规定,该矿特委托我公司编制矿井兼并重组整合项目初步设计。
一、编制设计的依据
1、山西岚县昌恒煤焦有限公司矿井兼并重组整合项目初步设计委托书; 2、山西地宝能源有限公司2010年8月编制的《山西岚县昌恒煤焦有限公司兼并重组整合矿井地质报告》;
3、山西省煤炭工业厅晋煤规发[2010]271号《关于山西岚县昌恒煤焦有限公司兼并重组整合矿井地质报告的批复》;
4、山西岚县昌恒煤焦有限公司的《采矿许可证》;
5、山西省煤矿企业兼并重组整合工作领导组办公室晋煤重组办发[2009]17号文; 6、编制山西岚县昌恒煤焦有限公司兼并重组整合项目初步设计所遵循的煤炭工业主要法律、法规有:《中华人民共和国煤炭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矿山安全法》、《煤矿安全规程》、《煤矿建设项目安全设施规定》、《煤炭行业政策》等;
7、山西岚县昌恒煤焦有限公司矿井兼并重组整合项目初步设计所执行的煤炭工业主要规范、规定有:《煤炭工业矿井设计规范》、《矿井电力设计规范》、《煤矿井
下粉尘防治规范》、《矿井防灭火规范》、《煤矿救护规定》、《煤矿通风安全监测装置使用规定》、《煤矿反风规定》、《煤矿安全通风装备标准》、《建筑物、水体、铁路及主要巷道煤柱留设与带压开采规程》等;
8、山西岚县昌恒煤焦有限公司提供的矿井供电协议、使用土地协议、救护协议等资料。
二、编制的指导思想
1、认真贯彻省政府[2004]360号文精神,对4、9号煤层实现长壁式采煤方法,并按一井一面二个掘进头集中化生产,提高山西岚县昌恒煤焦有限公司的机械化程度和矿井回采率,健全完善安全设施、设备和组织机构,使之成为抗灾能力强的标准化矿井。
2、坚持以人为本、关爱生命、保障安全的理念,构筑和谐的企业文化,以走科学发展的道路为指导思想,认真总结国内外厚煤层开采的实践经验,以市场为导向,以效益为中心,从企业的实际出发,采用适合井田4、9号煤层开采条件的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精心设计,努力做到井上、下生产系统简单顺畅、容易操作、管理规范以实现矿井减员增效,经济实用的最佳选择。
3、根据山西地宝能源有限公司提供的矿井地质报告,井田范围内的可采煤层只有4号和9号煤层。4号煤层和9号煤层间距约75.41m,故本次设计采用一个主水平一个辅助水平分别开采4号和9号煤层。
三、矿井设计的主要特点及技术经济指标 1、矿井设计的主要特点
(1)经方案比较分析论证后矿井工业场地选用井田西北部的工业场地,可满足矿井90万t/a设计能力的需要。
(2)主斜井、副斜井、回风井布局合理化,主斜井净宽5.0m,倾角23°,总斜长686m,装备胶带输送机和人行道,担负矿井提煤和进风任务,是矿井的一个安全出口。
副斜井净宽3.2m,倾角22°,总斜长715m,装备单钩串车和猴车,担负矿井辅助提升和进风任务;回风立井净直径4.0m,总垂深292m;担负矿井回风任务,设梯子间,成为矿井回风端的安全出口。后期安全出口净宽2.4m,倾角22°,斜长341m,设台阶扶手,担负矿井后期安全出口任务。各个井筒职能明确、各司其职,管理方便,形成了矿井标准化的开拓方式。
(3)生产集中化,以一个综采放顶煤工作面机械化开采,以两个综掘工作面保证生产接替,充分体现省煤炭工业局一井一面的采煤方法改革精神,为矿井提高产量、提高效率、稳定生产创造了条件。
(4)开拓系统简洁化,设计有主斜井、副斜井、回风立井,依据一个主水平一个辅助水平分别开采全井田4、9号煤层。主运输系统、辅助运输系统、回风系统均清晰明确,为矿井生产和安全管理创造了条件。并精心设计,多做煤巷,少开岩巷,尽量减少工程量,缩短建井工期。
(5)井下煤流运输连续化,水平和采区运输大巷、运输顺槽均装备了胶带机运输,实现煤流运输连续化,用人少、效率高,为稳产、高效,持续生产创造了条件。
(6)通风系统畅通化,矿井设计了中央分列式通风系统,设置了完善通风系统构筑物,井下各用风地点的风量分配、风速均符合《煤矿安全规程》的要求,反风措施齐全,避灾路线明确,主扇、局扇均选用高效节能风机。
(7)矿井已安装KJ95N型安全生产监测监控系统,通过技改扩容后,实现安全生产信息化管理,装备一套DT-KC2000产量监控系统和一套KJ153型入井人员考勤定位系统,对矿井产量和人员实现信息化管理。
(8)地面布置因地置宜简单实用化,贯彻改革精神,改变矿井大而全,企业办社会的复杂局面,简化地面布置,只保留煤炭简易加工、储存、装车、外运等必要设施和矿井生产必须的辅助附属、行政福利设施。
(9)职卫、环保及节能设计文明化,认真贯彻《煤矿安全规程》,执行环保和节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