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11/16 13:44:47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地壳的运动和变化》教学设计
预测考向 1.以地形图、地形剖面图、景观图或示意图等为背景考 查内外力作用对地貌的影响 地表形态变化的2.依托景观图、剖面图、区域图等材料考查褶皱山、断内、外力因素 块山或火山,结合矿产开发和工程建设等特点,考查地质作用、地貌成因及地质构造与人类活动的关系 3.结合区域图文材料考查地质、地形对交通线路区位选择的影响以及地形、河流对城市区位选择的影响等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通过学习了解地质作用及其分类,初步了解板块构造学说
的相关内容,掌握地质构造类型及其形成的构造地貌,掌握外力作用形式及其形成的地貌。
2、过程与方法:阅读课本内容和插图,观察课件演示以及与同学合作完成
基本知识学习;能够结合实例分析造成地表形态变化的内、外力因素;能够运用板块构造理论解释一些简单的地质地貌现象。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以运动的、变化的观点看待地表形态,树立辩证唯
物主义的世界观。通过了解人类活动对地貌的影响形成正确的、科学的环境观。
【重点难点】
1、地质构造与构造地貌;外力作用与地貌 2、地质构造的判别及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知识梳理】 一、内力作用
1.能量来源:来自地球内部,主要是放射性元素衰变产生的热能。 2.表现形式及作用 表现形式 对地表形态的影响 地壳 水平运动 形成绵长的断裂带和巨大的褶皱山脉 运动 垂直运动 引起地势的起伏变化和海陆变迁 岩浆活动 岩浆只有喷出地表才能直接影响地表形态 变质作用 不能直接塑造地表形态 3.结果:形成大陆与洋底、山脉与盆地等,使地表变得高低不平。 二、外力作用
1.能量来源:来自地球外部,主要是太阳辐射能。 2.表现形式及作用 表现 因素 作用 考试大纲 第1页/共5页
风化作用 使岩石发生崩解和破碎;为其他外力作用创造了条件 侵蚀作用 流水、冰川、风等 对地表岩石及其分化产物进行破坏;常使被侵蚀掉的物质离开原地,并在原地形成侵蚀地貌 搬运作用 风、流水、冰川等 移动风化或侵蚀的产物;为堆积地貌的发育输送大量物质 堆积作用 外力减弱或遇到障碍被搬运的物质堆积下来 物 3.结果:外力作用使地表起伏状况趋于平缓。 【合作探究】 1.地壳运动
运动类型 水平运动 岩层运动地壳运动方向平行于地方向 表,使岩层发生水平位移和弯曲变化 对地形的形成断裂带和褶皱山脉 影响 举例 东非大裂谷、喜马拉雅山 垂直运动 地壳运动方向垂直于地表,使岩层发生大规模的隆起和凹陷 温度、水、生物 常形成高原、断块山、盆地和平原等地貌 台湾海峡的形成、意大利那不勒斯湾海岸的变迁 ①它们相伴发生;②在不同时期和不同区域,两者常有主次相互关系 之分;③就全球而言,地壳运动以水平运动为主,垂直运动为辅 2.褶皱和断层的对比 地质构造 褶皱 断层 背斜 向斜 从形态上 岩层一般向岩层一般向岩层受力破裂并沿断裂 上拱起 下弯曲 面有明显的相对位移 判 从岩层的中心部分岩中心部分岩断 新老关系层较老,两翼层较新,两翼方 上 岩层较新 岩层较老 第2页/共5页
法 图示 构造地貌 未侵蚀 地貌 侵蚀后 地貌 图示 常形成山岭 常形成谷地大断层常形成裂谷或陡 或盆地 崖,如东非大裂谷。断背斜顶部受向斜槽部岩层一侧上升的岩块常成张力,常被 性坚硬不易为块状山地或高地,如侵蚀成谷地 被侵蚀,常 华山、庐山、泰山;另一侧相对下降的岩块常形成山岭 形成谷地或低地,如渭河平原、汾河谷地;沿断层线常发育成沟谷,有时有泉 、湖泊 矿产勘探 石油、天然气 地下水 泉水出露,河谷发育 实原因 岩层封闭,为底部低凹,易岩层断裂,地下水出露;践储油、储气构存水 岩石破碎,易被侵蚀发应造 育成河谷 用 工程建设 建隧道 建大坝 不能建大坝、铁路等 原因 稳定,不易汇地下岩层坚大坝易坏,水库水易渗集地下水,相硬稳定 漏,铁路易遭破坏 对好施工 3.主要外力作用及其形成的地貌 外力作用 形成的地貌形态 分布地区 使地表岩石被破坏,碎屑物残留在地风化作用 表,形成风化壳(注:土壤是在风化壳普遍(花岗岩的球状风化) 基础上演变而来的) 侵 风力 风力吹蚀和磨蚀,形成戈壁、风蚀洼地、干旱、半干旱地区(雅丹地 第3页/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