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基础知识word - 图文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22 18:39:05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教学设计方案:ACDSee数码照片处理

(一) 我所选用的教材是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中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国家

规划新教材《计算机应用基础》(Windows XP + Office 2003版本)。导入

新课(1分钟)

在课堂的一开始,由老师先展示几张生活中的美图或趣图,让学

生欣赏(目的:吸引学生注意力,让他们尽快投入到课堂中),鼓励学生一起交流生活中的精彩片段(事先从学生中搜集一些照片,可以让学生更有代入感,学习兴趣更加浓郁)。

(设计意图:吸引学生注意力,让他们尽快融入课堂,进入学习状态)

(二) 进入情境(1分钟)

在课件中展示本节课的情境:同龄人之间的QQ对话。随着对话的展开,同学们会进入角色“小华”当中。而“小华”遇到的问题正是同学们在生活中可能会遇到的问题,从而进入本课的学习——使用ACDSee处理数码照片。

(设计意图:利用多媒体课件生动逼真地模拟QQ对话,再次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随着对话的展开,学生就会很轻松地明白本课要学习的内容,而知识点正是贴近他们的生活的实用内容,这样就会使得学生带着一种轻松愉悦的心情同时充满好奇地开始学习。)

(三) 新课学习(12分钟)

情境一、如何进行缩小尺寸太大的照片?

情境二、批量调节照片尺寸 情境三、如何对拍摄时略有瑕疵的照片做一些简单的挽救?(如:曝光不足或曝光过度、红眼、有小瑕疵、构图不佳等常见问题)

情境四、对照片再做简单的后期处理,提高整体的美观程度

ACDSee是一个比较直观简单易操作的软件,为了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在解决情境中遇到的问题时,老师始终是扮演引导者的角色,只提示关键操作,具体的操作方法和操作结果全部留给学生自行研实践究。

(设计意图:学生在平时的生活中,有机会接触ACDSee这一类的图像处理软件,但是他们的操作一般只停留于表面的一两项,并没有进行深入系统的学习。为此我设计了这一系列情境,由浅入深地让学生发现ACDSee的潜在功能,同时鼓励他们继续发现软件的好玩好用之处。)

(四) 学以致用(28分钟)

本节课的知识点较为简单易懂,所以课堂的重点是学生在老师的提示下,自主学习并运用软件完成作业。而作业分为两部分:客观题和主观题。

客观题必做,由老师指定的两道题——批量修改图片大小、修饰小瑕疵图片组成,统一由老师检查打分

(设计意图:检验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

主观题为选做题,由学生自由选定一组照片,对他们进行统一风格的后期处理,并上传到自己的QQ空间。再将学生分为三四个小组,小组和小组之间相互对各自成员的作品进行打分。

(设计意图:让学生体会到学习的成就感,同时也可以体现分层次教学,让学有余力的学生有更大的发挥空间。)

说明:在实际课堂进行中,第三环节和第四环节是穿插进行的,此处是由于行文关系写成两个独立环节,实际是整合在一起的。

(五) 教师点评(3分钟)

由各小组推荐一至两名同学,由老师统一在教师机上进行演示点评作品。

(设计意图:增强学生的竞争感,激励学生良性竞争,共同进步。)

二、 教学反思

学生在实际生活中接触到的图像处理软件可能有很多,不只ACDSee,

还有“光影魔术手”“美图秀秀”等国内外优秀的傻瓜化处理软件。这就要求我们老师在备课前,不但要准备教材当中的内容,还要对其他的常用软件进行了解,比较各自的优缺点。必要时也可以将“新”软件引入课堂。关键还是在于贴近学生学习生活实际,实用易用易学易懂。我个人认为此类的软件也不宜介绍太多,一至两种足矣。

第七章《演示文稿软件应用》第3节《编辑演示文稿对象》

1.激发兴趣

展示配有音乐的《我的职业生涯规划》演示文稿,让学生怀着激情与向往进入本课程的学习。

2.观察比较,提出问题:

演示之前做过的演示文稿《电子银行介绍》

(1)观察一下与刚才我们欣赏过得《我的职业生涯规划》演示文稿在表现形式上哪一个交互性更好一些?

(2)采用什么技术在PowerPoint中实现这种交互性呢?

3.引出课题:

(1)演示文稿《我的职业生涯规划》的交互性更好些。 (2)采用的技术是PowerPoint中超链接。

交互性是PPT的一大特色。而这一特色的体现正是通过超链接来实现的。

环节一:超链接的基本概念

要求:

1. 回放课件,讨论一下,给超链接下个定义。 2. 可以设置超链接的对象有哪些?

3. 比较一下,已经设置了超链接的对象,有什么相同点,有什么不同点?

实施环节: 1) 2) 3) 4)

学生回放演示文稿 教师点拨引导 学生讨论总结

教师订正答案并强调结论 小结:

在PowerPoint中,超链接是在一些对象上进行一定的设置,使鼠标在对象上单击之后,能够打开一个新的对象,方便浏览,这就是超链接。 在PowerPoint中,文字、图片、按钮可以设置超链接。

相同点:鼠标放上去会变成手形;不同点:文字有下划线,图片、按钮没有

环节二:构造超链接的结构

设置超链接之前,要做好设计规划。就好像盖房子要事先有一个设计图纸一样。设计出它的超链接结构图,便于设置正确的超链接。

举例:《我的职业生涯规划》

节三:练习——设置超链接

? 练习一: 给文字设置超链接

练习要求:打开中国国家馆.ppt,将演示文稿首页的文字与文稿中相应页面创建超链接;

分析:将文本与其对应的内容设置超链接。

实施环节:

? 实施环节1:认识超级链接面板,了解面板中各选项的功能。

? 实施环节2:教师演示创建、设置及应用文字超链接的操作步骤。

操作步骤:

接”选项;弹出“插入超链接”面板。

1.插入超链接:选中要设置超链接的文本,单击“插入”菜单,选中“超链2. 设置文本超链接:在“插入超链接”面板中,在“链接到”一栏下面选中“本文档中的位置”按钮,在右侧“请选择文档中的位置”栏选择正确的幻灯片,单击“确定”按钮。

3. 查看链接效果:单击屏幕左下方的“幻灯片放映按钮”,当前幻灯片放映,

单击已经设置超链接的文本,查看链接是否正确。 ? 实施环节3:

实践与思考:刚才的操作用到的是菜单栏,根据之前掌握的操作基础知识,探究一

下有没有其他便捷的方法?

形式:自主探究其他方法,自我推荐在全班范围进行阐述。最后教师点评,给出准

确步骤。

练习小结:

1. 要注意找到被链接对象的正确位置。

2. 可以用快捷菜单法、常用工具栏按钮法等便捷方法设置超链接。

? 练习二:使用动作按钮超链接

练习要求:打开中国国家馆.ppt,将练习一中被链接的幻灯片上加上动作按钮,使其返回到原来的文本页面。

分析:在中国国家馆.ppt中,在幻灯片2、3、4、5、6中分别用动作按钮设置超链接,使其能够返回到幻灯片1。 实施环节:

? 实施环节1:认识动作按钮及其功能

③ 在“动作设置”面板中,单击“超链接到”复选框,在链接的目标对象,单击“确定”。

④查看链接效果:单击屏幕

?

“幻灯片放映按钮”, 左下方的

实施环节2:参考操作步骤,自主探究,实现练当前幻灯片放映,单击按钮,习要求。找一名学生演示操作步骤,完成练习。 查看链接是否正确。 操作步骤: ? 实施环节3: 1. 打开要设置按钮超链接的演示文稿页面。 实践与思考:①动作按

钮还可以从哪里找到? 2. 插入按钮超级链接:

②按钮上能否 ①打开“幻灯片放映”菜单,单击“动作按

添加“返回”等字样的文本?

钮”选项,在右面的子菜单中选择合适的按钮,

形式:分组讨论,各

此时,鼠标变成十字形。

组派代表发言后,教师点评。

②在演示文稿页面合适的位置拖动鼠标绘

练习小结: 制出动作按钮;此时便自动弹出“动作设置”面板。

1.要找到被链接对象的正确位置。

2.可以通过绘图工具栏中的自选图形寻找动作按钮。 3.动作按钮上可以添加文本,以便让使用者更加明确其作用。

? 练习三:将图片设置超链

接 练习要求:打开中国国家

馆.ppt,将首页中图片链接到

中国国家馆官方网站,(http://www.expo2010.cn/c/gj_tpl_2082.htm#zgjd),单击图片时,使其链接到网站上。

分析:将图片设置超链接,链接的对象是因特网。 实施环节:分组讨论,小组合作,将图片设置超链接。 操作步骤:

1.选中图片,右击,在快捷菜单中选择超链接,弹出“插入超链接”面板。(可以使用刚才找到的三种方法中的任意一个。)

2.在“链接到”一栏下面选中“原有文件或web页”按钮,在右侧的地址栏中输入正确的网址,单击“确定”。

3.查看链接效果:单击屏幕左下方的“幻灯片放映按钮”,当前幻灯片放映,单击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