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 选修3课后习题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3 20:31:46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化学(选修3)课后习题

第一章 原子结构与性质

1、原子结构

1.以下能级符号正确的是( )

A.6s B.2d C.3f D.7p 2.以下各能层中不包含p能级的是( )

A.N B.M C.L D.K 3、以下能级中轨道数为3的是( )

A.s能级 B.p能级 C.d能级 D.f能级 4.下列各原子或离子的电子排布式错误的是( )

A.K+ 1s22s22p63s23p6 B.F 1s22s22p5 C.S2- 1s22s22p63s23p4 D.Ar 1s22s22p63s23p6 5.下列各图中哪一个是氧原子最外层的电子排布图?( )

6.以下电子排布式是不是基态原子的电子排布?

A.1s12s1 ( ) B.1s22s12p1 ( )

C.1s22s22p63s2 ( ) D. 1s22s22p63p1 ( )

7.按构造原理写出第9、17、35号元素原子的电子排布式。它们核外电子分别有几层?最外层电子数分别为多少?

8.在元素周期表中找出钠和硫,按构造原理写出它们的电子排布式和电子排布图,并预言它们的最高价化合价和最低化合价。

2、原子结构与元素的性质

1.从原子结构的观点看,元素周期表中同一横行的短周期元素,其 相同, 不同;同一纵行的主族元素,其 相同, 不同。

2.除第一和第七周期外,每一周期的元素都是从 元素开始,以 结束。 3.完成下表空白处 原子 在周期表是金属还是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气态氢化物电子排布式 序数 中的位置 非金属 物化学式及酸碱性 的化学式 15 1s22s22p63s23p4 第二周期 VA族 第 1 页 共 11 页

4.甲元素原子核电荷数为17,乙元素的正二价离子跟氩原子的电子层结构相同:

(1)甲元素在周期表中位于第 周期,第 主族,电子排布式是 ,元素符号是 ,它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化学式是

(2)乙元素在周期表中位于第 周期,第 主族,电子排布式是 ,元素符号是 ,它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化学式是

5.主族元素和副族元素的电子排布有什么不同的特征?主族元素的价电子层和副族元素的价电子层有何不同?

6.有人把氢在周期表中的位置从ⅠA移至ⅦA,怎样从电子排布和化合价理解这种做法?

7.元素的金属性与非金属性随核电荷数递增呈现周期性变化,给出具体例子对这种变化进行陈述。

8.怎样理解电负性可以度量金属性与非金属性的强弱?

9.元素的化合价为什么会随原子的核电荷数递增呈现周期性的变化?

*10.假设元素周期系可以发展到第八周期,而且电子仍按构造原理填入能级,第八周期总共 应为多少种元素?

复习题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处于最低能量的原子叫做基态原子 B.3p2表示3p能级有两个轨道

C.同一原子中,1s、2s、3s电子的能量逐渐减小 D.同一原子中,2p、3p、4p能级的轨道数依次增多

2.X、Y、Z三种元素的原子,其最外层电子排布分别为ns1、3s23p1和2s22p4,由这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可能是( )

A.XYZ2 B.X2YZ3 C.X2YZ2 D.XYZ3 3、下列说法中,不符合ⅦA族元素性质特征的是( )

A.从上到下原子半径逐渐减小

第 2 页 共 11 页

B.易形成-1价离子

C.从上到下单质的氧化性逐渐减弱 D.从上到下氰化物的稳定性依次减弱 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在周期表里,主族元素所在的族序数等于原子核外电子数 B.在周期表里,元素所在的周期数等于原子核外电子层数 C.最外层电子书为8的都是稀有气体元素的原子 D.元素的原子序数越大,其原子半径也越大

5.在核电荷数为26的元素Fe的原子核外的3d、4s轨道内,下列电子排布图正确的是( )

6.A、B、C、D都是短周期元素。A的原子核外有两个电子层,最外层已达到饱和。B位于A元素的下一周期,最外层的电子数是A最外层电子数的1/2。C的离子带有两个单位正电荷,它的核外电子排布与A元素原子相同。D与C属同一周期,D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比A的最外层电子数少1。

(1)根据上述事实判断:A是 B是 C是 D是 (2)C的离子核外电子排布式为 ;D的离子核外电子排布式为 。 (3)B位于 周期 族,它的最高价氧化物的化学式是 ,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是一种 酸。

7.化合物YX2、ZX2中,X、Y、Z都是前三周期的元素,X与Y属于同一周期,Z是X的同族元素,Z元素核内有16个质子,Y元素最外层电子数是K层所能容纳的电子数的2倍,则YX2、ZX2各是什么物质?

8.元素X和Y属干同一个主族。负二价的元素X和氢的化合物在通常状况下是一种液体,其中X的质量分数为88.9%;元素X和元素Y可以形成两种化合物,在这两种化合物中,X的质量分数分别为50%和60%。确定X、Y两种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写出X、Y形成的两种化合物的化学式。

第二章 分了结构与性质

1、共价键

2.怎样通过氧原子的价电子层结构理解氢气和氧气化合生成的分子是H2O而不是其他组成?

第 3 页 共 11 页

3.怎样理解Cl2、Br2、I2的键能依次下降,键长依次增大?

—C键能之4.已知N—N、N==N和N———N键能之比为1.00:2.17:4.90,而C—C、C==C、C——比为1.00:1.77:2.34。如何用这些数据理解氮分子不容易发生加成反应而乙烯和乙炔容易发生加成反应?

2、分子的立体构型

1.下表中的中心原子A上没有未用于形成共价键的孤电子对,运用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完成下表中的空白处。

ABn n = 2 n = 3 n = 4 分子的立体构型 典型例子 2.乙炔分子的碳原子采取什么杂化轨道?它的杂化轨道用于形成什么化学键?怎样理解它存在C———C?

3.画出甲醛分子的立体构型,它的碳原子采取什么杂化轨道?说明分子中存在什么化学键。

4.在酸的水溶液中,H+离子能与H2O分子结合成H3O+离子,试从配位键来解释H3O+的形成。

5.向盛有少量氯化钠溶液的试管中滴入少量硝酸银溶液,生成白色的氯化银沉淀,继续向试管里加入氨水,沉淀溶解了。请查阅相关资料解释上述现象。

3、分子的性质

1.怎样从分子的立体构型的角度解释水有极性而二氧化碳没有极性?

第 4 页 共 11 页

2.怎样理解低碳醇与水互溶,而高碳醇在水中的溶解度却很小?

3.怎样理解汽油在水中的溶解度很小?

4.以下哪些说法是不正确的? (1)氢键是化学键;

(2)甲烷可与水形成氢键;

(3)乙醇分子跟水分子之间只存在范德华力;

(4)碘化氢的沸点比氯化氢的沸点高是由于碘化氢分子之间存在氢键。

5.你从下面两张图中能得到什么信息?如何用分子间力解释图中曲线的形状?

6.下图是两种具有相同分子式的有机物——邻羟基苯甲酸和对羟基苯甲酸的结构式。已知它们的沸点相差很大,你认为哪一种沸点较高?如何从氢键的角度来解释?

复习题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在分子中,连个成键的原子间的距离叫做键长

B.H-Cl 的键能为431.8 KJ/mol ,H-I 的键能为298.7 KJ/mol ,这可以说明HCl分子比HI分子稳定

第 5 页 共 11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