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专业学位硕士生学位论文质量与评价体系的研究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5/1/4 1:17:28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关于专业学位硕士生学位论文质量与评价体系的研究

作者:王广征

来源:《科教导刊》2017年第10期

摘 要 学位论文是研究生教育的培养环节之一,是保障研究生教育质量、体现研究生研究成果、衡量研究生学术水平的重要内容。对于专业硕士生教育而言,学位论文与课程学习、专业实践并列为三大培养环节,学位论文不仅具有传统学位论文所具备的功能,同时兼具专业硕士生教育的特性,即学术性与职业性高度统一。所以本文对于研究生学位论文质量以及评价体系的研究是具有重要意义的。 关键词 研究生 学位论文 质量 评价 1提高研究生论文质量与评价体系的意义

在我国高校研究生教育中,学位论文是培养的重要环节,是主要的质量观测载体。尽管硕士培养阶段存在全日制与学术型两种不同形式的情况,并且两者的培养模式和成果体现形式有所区别,但是学位论文依然是一个两者共通的反映培养质量的重要环节,且对于不同形式的学位论文,其评价体系应加以区分。所以加强研究生论文质量与评价体系是具有实际意义的。 首先,明确学位论文的定位与功能,有助于促进硕士生教育的调整与建设,有助于推进硕士生教育的科学发展。其次,探讨学位论文与专业实践的关系,可以为硕士生培养模式改革提供参考依据。专业实践是研究生教育中独具特色的培养环节,学位论文作为与其并列的培养环节,二者的相关性值得重视。最后,了解学位论文过程中的评价体系现状,可以发现校内导师的指导现状、校外导师是否发挥重要作用等问题;同时,通过了解学生对指导关系的期望,可以为硕士生论文评价体系改革提供导向。 2 研究生论文质量与评价体系存在的问题

我们已经通过讨论了解到了研究生论文质量与评价体系的重要意义,然而在实际情况中,各院校对于研究生论文质量管理以及评价体系方面还存在不足,了解清楚这些问题有助于之后对策的应用:

首先,我们探讨研究生论文质量的管理办法和学位论文质量的评价方法及流程存在的问题。由于高校就业工作的双向选择和就业竞争日益激烈的社会环境,导致学生的就业观趋向于先就业后择业。学生就业机制与专业度的差异也影响了质量评价中管理制度的执行力,学生对于硕士学位论文缺乏兴趣,认为与未来就业无关,无须投入过多精力,而管理制度执行主体的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部分指导老师也认为学生专业技能与学生未来发展联系不大而降低了对学生的要求,有的指导老师只对未来继续从事科学研究或攻读更高学位学生严格要求,管理制度的执行力下降。 其次,学校及院系制定的有关硕士学位论文管理的文件中,虽然对硕士学位论文的选题、文献参考、写作规定、成绩评估等流程有一定的标准和规定,但是缺乏详细具体的各项考核指标,无法进行每一个流程步骤的检验,只能通过管理者和评价者的主观判断来进行评价。 最后,由于缺乏高效率的监管机制,指导教师和学生对硕士学位论文的重视程度都不高,同时缺少写作激励措施,对于在校态度认真负责的指导教师也缺乏物质上和精神上的鼓励,尤其在一名指导老师同时指导多名学生的情况下,更加容易产生职业倦怠,或是师生之间关于硕士学位论文探讨存在交流隔阂,造成论文中重要问题无法解决解决,从而影响了硕士学位论文的质量。

3 提高研究生学位论文质量与评价体系的措施 3.1 改善论文培养机制

论文培养机制是保证研究生论文质量的一个决定性因素,对于专业学位硕士生而言,从组织开题到完成答辩工作的时间较为紧张,而在时间如此紧张的情况下,不仅学位论文质量难以保障,甚至论文评价体系是否完善也是有待商榷的。

笔者认为可以采取“双导师”制的方法来对论文创作过程进行指导,在“双导师”制中,校外导师的作用是对论文质量起到很大作用的因素,校外导师不同于校内导师,一般是来自企业的成功人士,其自身的社会性与校内导师的学术性存在差异。一般来说,校外导师对于学生的指导,更注重其职业性的发展,针对学位论文而言,则更注重学位论文的应用性。校外导师自身也具有个人魅力,其人格、品行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其成功经历可能成为学生努力的方向。可以说,“双导师”制的设置,有利于高水平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如果“双导师”制落实到位,硕士论文写作质量不仅在理论研究方面能够更加严谨,同时在实用性方面也会得到较大提高。

3.2 将实践作用作为论文质量的重要评价点

首先,建立校企合作机制。依托研发能力较强的大型企业,与其建立长期合作机制,并在硕士生进行专业实践的过程中,加强学校与企业的科研合作关系,实现双方共赢。目前而言,校企合作的主要模式为联合培养基地的建设、合作办学等,通过不同模式,保障专业实践成效,进而突出全日制专业硕士生的培养特色,使得论文实践质量更上一层楼。

其次,完善监管监督职责。专业实践成效的保障,对外可以建立校企合作机制,对内则需培养单位的相关管理部门进行有效的监管监督。一则学校对不同专业硕士实践情况进行考核,使其落于实处;二则学院评价其专业实践完成情况。二者共同履行且完善监管监督之责,从而保障专业实践成效。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3.3 全过程完善研究生论文评价体系

研究生论文评价体系应该是贯穿整个论文创作过程的,所以评价体系的完善应该从头开始,首先是负责教师对硕士学位论文的选题的评价,学生按照选题的主要原则和要求进行选题,如:选题要以本专业为主、选题应理论联系实际、选题要有较高学术性、部分论文选题应结合指导教师的科研方向和科研任务、学位论文要求学生必须独立完成、基础教育理论和实际问题研究的结合等。通过满足以上要求,学生确定题目后和自己的负责老师进行商讨,让老师给自己最终的选题一个评价,最终在师生之间的商议和讨论后最终确定自己的主题。 其次,在学位论文撰写的中间时期,导师通过对学生的写作进行评价指导,对撰写中出现的问题及时的进行完善和评价,使研究生硕士学位论文质量全方位得到保障。在论文中期的写作结束后,学生需要把已完成的论文初稿提交给指导教师,让教师给出针对性和具体的修改建议,在获得建议和商讨后,最终完成学位论文的撰写。

再次,在学位论文的送审过程中,应坚持盲审的原则,由高校老师或相关行业专家对论文进行盲评,排除人情因素,只从论文本身质量出发对学位论文进行公平公正的评价,且提出对论文的修改建议和评价结果。学生参考论文送审评语对论文进行修改完善,学院或导师审核通过后方为一篇较为合格的学位论文。

最后,在学院的组织下成立答辩委员会,成员一般由经验丰富,有学术成果的高级职称教师组成。根据专业的特性和学生数量进行平均分为几个小组进行答辩。首先是把论文的评语及修改情况在答辩前提交给评委组进行审批。答辩者在答辩时需要准确简明地回答委员会老师所提出的问题,并说明自己论文的研究意义和主要内容结论、创新点、改进点。答辩委员会成员根据学生的回答对其分析问题的能力和基本专业知识的掌握程度进行客观评估,并对论文本身的重点内容进行相应的评价。 3.4 提高学生论文质量意识

无论导师队伍多么专业,质量检验与评价体系多么完备,论文本身还是要靠学生自身进行创作,所以提高研究生自身对于论文质量的重视程度是最重要的一项工作。硕士生在学位论文的完成过程中,经历了种种心态的变化,其思维得以锻炼,个体能力得到发展。在此过程中,对自己表现较为满意的学生特别强调了“主动性”的重要作用,也有受访者表示导师对自己不够关注的原因主要在于自身“不够主动”。因此,个体充分认识到自身角色的定位,并发挥主观能动性,能使论文质量提高更加有效。

具体来说,首先要提高自身思想认识,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不同取向的价值观逐渐影响到社会及个体,身处“象牙塔”中的学生亦受波及,对于硕士生而言,学位论文工作往往与应聘求职等事宜在时间上难以协调,多数学生便选择“先定工作再写论文”,学位论文的重要性置于就业之后。在此现实主义理念的影响下,学位论文的质量难以保障,学位论文难以达到其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