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大学艺术学院2019年艺术学专业硕士考研招生介绍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4 18:59:30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本文来源公众号:新祥旭北京考研(ID:rendakylm)

中国人民大学艺术学院2019年艺术学专业硕士考研

招生介绍

艺术学专业(1301L1)

本专业为硕士学位授予点,培养具有良好专业素质、创作与理论兼能的中西艺术研究人才。本专业包含的研究方向有:

1、外国美术史研究

本方向主要研究从史前到21世纪外国美术的发展、流变,各个历史时期的代表性画家、艺术流派及创作理论、创作方法。

王文娟教授,2005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艺术学院,获哲学博士学位(中外美术比较研究方向),2006年至今任教于中国人民大学艺术学院,兼任中国人民大学徐悲鸿艺术研究院研究员,学术部主任。美国哈佛大学费正清中国研究中心访问学者(2013年—2014年)。荣获2013年度中国人民大学“十大教学标兵”称号。

本文来源公众号:新祥旭北京考研(ID:rendakylm)

本文来源公众号:新祥旭北京考研(ID:rendakylm)

主要研究领域:1、中外美术比较研究 2、外国美术史 3、艺术哲学

主要教授课程:艺术哲学、艺术概论、西方美术史、中国书画理论、中外美术比较研究、美术理论与批评等。

主要研究成果:《墨韵色章:中国画色彩的美学探渊》(中央编译出版社2006年版,2009年荣获“教育部第五届全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二等奖)。《东方美术史》(副主编,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人性与神性——西方美术历程》(副主编,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全球化与民族化:21世纪的徐悲鸿研究及中国美术发展》(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4年版)。《中国美术·世界语境:21世纪的徐悲鸿研究及中国美术的发展(二)》(主编,现代出版社,2017年版)、《吾负藤花——徐悲鸿精神的现代性阐释》(人民美术出版社,2017年版)等。在《美术》、《美术研究》、《美术观察》、《中国书法》、《雕塑》、《舞蹈》、《艺术百家》等海内外期刊发表论文100余篇。其中有多篇被《中国人民大学复印资料》的《中国哲学》、《美学》、《文艺理论》、《造型艺术》、《舞台艺术》等刊全文转载,也有篇章被《新华文摘》和《全国高校文科学报文摘》转载。

本文来源公众号:新祥旭北京考研(ID:rendakylm)

本文来源公众号:新祥旭北京考研(ID:rendakylm)

导师马躏非副教授,1989年毕业于鲁迅美术学院,2001年于天津美术学院获得艺术理论专业硕士学位,2004年于南开大学文学院获得艺术理论专业博士学位。2004年在中国人民大学艺术学院任教至今。2012年~2013年前往美国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做访问学者一年。

主要研究领域:中国美术史、中西美术比较

主要教授课程: 外国美术史、外国美术专题研究

主要研究成果:在《美苑》、《中国书画》、《台湾辅仁大学学报》等海内外期刊先后发表《禅宗思想对董其昌艺术理论的影响》、《明中叶文学思潮在董其昌艺术中的体现》等论文十余篇。出版专著《董其昌研究》(南开大学出版社),参与撰写《人性与神性——西方美术历程》(主要作者之一,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9年在台湾辅仁大学举办的“纪念包豪斯90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上以论文《材料研究在包豪斯基础教学中的发展和作用》做重点发言。

导师李笑男副教授,1998-2005年就读于中国传媒大学,获得文学学士和硕士学位(传播学方向),2009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人文学院,获文学博士学位(美术学方向),2010年-2013年,于中国艺术

本文来源公众号:新祥旭北京考研(ID:rendakyl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