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亚落日》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9 15:36:49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三亚落日》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 正确、流利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三、四自然段 。 2.欣赏描写落日的语句,学习作者描写落日的写作方法。 3.通过对语言文字的朗读品味,了解三亚落日的美丽景色,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同学们,这节课,我们来继续学习第2课《三亚落日》,上节课已经领略了三亚美丽的热带风光,还记得三亚哪些景色给你留下了最深刻的印象?(生:三亚的海、天,沙滩、椰树??)

2、还想再看看三亚的美景?就让我们一起走进三亚。(出示三亚美景图片配乐) 3、看了这么多美丽的图片,你的感受?(身临其境、心旷神怡、舒畅、舒服??) 4、就让我们带着这种心旷神怡、流连忘返的感情来读一读课文的第二自然段。 出示第二自然段,(齐读,配乐) 二、精读课文3、4自然段 1.过渡:是啊,三亚的风光神奇而又瑰丽,在这样的地方观落日,的确----(“真有诗意”板书引读),下面就让我们一起去欣赏夕阳滑落的景象。看,这就是三亚的落日,(出示图片)像什么?(像蛋黄,像乒乓球??)

2.在作者眼里像什么呢?请大家仔细阅读课文的第3和第4自然段,然后填空。 出示:三亚的落日一会像 ,一会像 ,一会像 。

3.读完后,指名回答:像快乐的孩童,像光焰柔和的大红灯笼,像跳水员。(生说,师板书:孩童,跳水员,大红灯笼。) 4.你更喜欢像孩童的落日,还是像大红灯笼的落日,还是像跳水员的落日?为什么?请找出相关的语句,读一读,画一画。 5.汇报交流

过渡,你最喜欢哪一个落日呢? 快乐的孩童(出示相关的句子)

1.如果说它是孩童,你觉得这是一个怎样的孩童?预设:快乐---你跟作者认识的一样,活跃的,不知疲倦的,顽皮的,漂亮的?? 从哪些词语能使我们感受到落日像一个快乐的孩童? A.歪着:(动作描写)预设:多么天真啊! B.红扑扑:(颜色描写)预设:红扑扑的,像小苹果一样,招人喜爱,就想捏一捏。多么可爱! C.毫无倦态:(神态描写)预设:太阳活跃了多久啦?都活跃了一天了,还能不知疲倦,看来真的像小孩子一样的活力十足呢! D.潇潇洒洒:(神态描写)预设:很神气,精神抖擞。

E.抖落:动作描写。预设:这里还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形象生动地将夕阳的活泼描写地淋漓尽致。

2. 同学们,如果真要给这个孩童加个性别的话,你觉得它应该是个男孩,还是女孩?(指名说)

3.不管是男孩还是女孩,活跃了一天了,应该很累了,它累了吗?(没有) 从哪里看出来的?预设:依旧

4.是啊,多么可爱的,顽皮的落日啊,这样像快乐孩童的落日,同学们喜欢吗?能把你的喜欢读出来吗?(指名读2到3个同学读第三小节,除了最后一句。预设评价:a这落日还很“神气”哪,精神抖擞的b我眼前好像真的看见了那可爱、顽皮的太阳)

5.这样充满快乐的落日,连那蓝蓝的天和海引读——(出示:都被??热烈一片) 6.同学们,“感染”这个词语,在字典中有这样2中解释:①受到传染,多指身体不好。②通过语言或者行为引起别人相同的感情。在这里,你觉得应该选取第几种解释?

明确:选择2。天和海都被它的笑颜感染了,金红一色,热烈一片,这是何等壮观的场面啊?你想到了哪个词语?预设:海(水)天一色。 7.是的,被感染的何止天和海,在座的每一位都被这可爱的顽皮的美丽的日落感染了呢?让我们再次通过朗读表达我们对落日的喜欢吧?(齐读)

总结:作者写作第二节时,运用了比喻的手法将落日比作快乐的孩童,又通过对颜色、动作和神态的描写,将落日的顽皮可爱样子完美地呈现在读者面前。 8.像快乐的孩童一般的落日可真是让人越看越喜欢哪,难怪作者说(引读:在三亚看落日真有诗意。)

光焰柔和的大红灯笼,出示相关句子

过渡:时光悄悄溜走,暑气跟着阵阵海风徐徐地远离。刚才还是在海面上能溅出无数亮点的孩童,此时已渐渐收敛了光芒,像一只光焰柔和的大红灯笼。追问:这样比喻有什么好处呢?

PPT出示比较:轻声读这两个句子,说说哪句好,好在哪里。 夕阳也渐渐收敛了光芒,变得温和起来,悬在海与天的边缘。

夕阳也渐渐收敛了光芒,变得温和起来,像一只光焰柔和的大红灯笼,悬在海与天的边缘。

明确:第二种写法好,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将落日的颜色和形状形象具体地写出来。

2. 这段话中,还有哪些动词更能让你感受到落日的动态美?(悬,下沉,挨,蹦跳)

A.明确:同学们,如果我将这段改一下,你们看行不行?出示:夕阳也渐渐地收敛了光芒,变得温和起来,像一只光焰柔和的大红灯笼,悬(浮)在海与天的边缘。兴许是悬得太久的缘故,只见它慢慢地下沉(下落),刚一挨(碰)到海面,又平稳地停住了。

预设:悬”是说明太阳没有靠近海面,离海面还有一段距离,而“浮”说明太阳下面的边缘已接触到海平面。 “悬”还表明这轮太阳置于天与海之间,无所依托,静静地悠闲地停泊在半空中。“下沉”显得很有力量,慢慢地压下来,具有不可阻挡的气势与力量。“下落”显得速度很快,“刷”地一下就下来了。夕阳落下去是有个过程的。“下沉”比“下落”更准确,更有力量。“挨”是靠的意思,若即若离;“碰”表示太阳与海面完全接触。“挨”让人感到亲密,“碰”让人觉得生硬。如果换用“碰”字,似乎还听到了“轰”的声音,而太阳落下去的过程是静静的,毫无声息的。 明确:虽然只改动了几个字,但是却无法表达出作者对三亚落日的喜爱和赞叹之情。可见,每个字的作用都是很大的,我们在写作时也要字字斟酌句句推敲。

此时落日不仅挨近了大海,还挨近了作者,挨近了我们。让我们通过朗读来表达这种情感吧。(指名读,预设评价:是悠闲的落日,是顽皮的落日,我听出你很喜欢这落日)

B.蹦跳:同学们再来看看“蹦跳”这个词,有什么感受啊。预设:是拟人的修辞。似乎落日又变成了那个天不怕地不怕的小孩子呢,就像入睡前,还依依不舍地在自己的小床上来回的蹦跳,翻着跟头,迟迟不愿进入梦乡,多么任性哪! C. 可爱的落日,再一次成了顽皮的孩子,它的任性使得(引读)大海失去了原来的蓝色,像饱饮了玫瑰酒似的,醉醺醺地涨溢出光与彩。就连大海也被这落日陶醉了。

3.其实被陶醉的不止大海,还有在那些欣赏落日的人们。PPT出示:们惊讶得不敢眨眼,生怕眨眼的一瞬间,那盏红灯笼会被一只巨手提走。读一读这个句子,你体会到了什么?

指名说。明确:表现了人们全神贯注地欣赏着落日之美,也从侧面烘托出三亚落日的迷人和诗情画意。

4.指导朗读:这光焰柔和的如大红灯笼的落日,你们喜欢吗?谁来读? 跳水运动员,出示相关句子

过渡:正当作者瞪大眼睛,准备好好欣赏时,突然那落日——引读颤动了两下,最后像跳水员那样,以一个轻快、敏捷的弹跳,再以一个悄然无声、水波不惊的优美姿势入了水,向人们道了“再见”。

1.作者忍不住再一次用了比喻句,把落日比喻成了跳水员,(指板书)

2.同学们细细读读,你读出一位怎样的跳水员啊?(技术高超的,神奇,熟悉,优美?? “悄然无声,水波不惊,轻快,敏捷,优美??

3.我们一起来读一读。注意:它的动作很轻快,很敏捷,姿势很优美,我们要轻轻地读好它。(指名)

总结第四小节:第四自然段中,作者别出心裁,将落日比作光焰柔和的大红灯笼和跳水运动员,又运用了大量的动词,形象生动地将落日的颜色美和动态美展示在读者眼前,又将人们及作者自己的感受一一道来,让读者们也忍不住去三亚观看那极具诗情画意的三亚落日。就让我们捧起书,一起将那可爱迷人的落日印在心上吧!齐读第四小节。

回到中心句:三亚的落日太美了,太可爱了,难怪作者说(引读:在三亚看落日真有诗意) 三:总结全文

1.藏起了那份绚丽,静静的,无声无息,椰子树不再摇曳,大海也在轻轻叹息, 目送你远去,人在斜阳里。面对此情此景,万语千言,唯有一声感慨。(出示:哦,这就是三亚的落日!)

2.三亚落日美得静,美得纯。我们读懂了这轮落日,静静地,面朝蓝天大海,顶礼膜拜。难怪作者在课文的第一自然段就说,在三亚看日落真有——诗意(指板书),因为三亚的落日——美妙绝伦(板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