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地理二轮复习计划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29 18:11:22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读书破万卷 下笔如有神

高 三 地 理 二 轮 复 习 计 划

两江中学 高三地理备课组

一、指导思想

以新课程标准、20XX年考试大纲和考试说明为依据,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地理思维能力为核心,全面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加强学法指导,以“专题复习”、“专题训练”和“综合测试结合”为主,重在抓知识间的联系,实现对地理主干知识的巩固、完善,对学科思维能力的提升、发展。 二、具体措施

1、重视基础知识,强化主干知识,重整合提升

紧紧围绕考纲要求,既要夯实基础知识,多层次、多角度、全方位疏通每个知识点,又要准确把握主干知识体系,既不能有知识盲点,也不能漫天撒网,应以干代支,重在贯通。 自然地理知识较难,但规律性强,应该讲清地理概念,讲透地理原理和规律,并通过典型例题和变式图,或者结合区域实际,强化对概念理解和原理的灵活运用能力。

人文地理知识理解并不难,但内容分散,不容易抓住重点,需要记忆的东西较多,因此在复习方法与策略上,应抓住核心知识,即区位因素(农业的区位因素、工业的区位因素、城市的区位因素、交通的区位因素及商业的区位因素等),剖析典型案例,理清知识线索,并用于其他案例的分析。 区域地理,应运用系统地理的原理进行分析,提高综合思维能力。 区域地理的综合复习,一般包括8个方面:位置、气候、地形、河流、资源、交通、农业和工业。通过对8要素的分析,弄清各自然地理要素之间的联系,以及自然地理要素对人文地理要素所产生的影响等,从而使学生对区域的整体性有完整的了解。所以区域定位非常重要,这就要求教师指导学生记忆一些重要的经线,纬线穿过的地理事物,一些典型地理事物的轮廓,一些关键性的符号和注记等能帮助学生区域定位的信息。同时要引导学生进行跨区域比较,通过比较,有利于学生加深对地理学区域差异的认识,有助于开阔思路,提高能力。 2、抓知识结构,查漏补缺,重内在联系

对重点知识进行系统整理,形成专题,既要挖掘知识间的横向联系,又要透视知识间的纵向联系,构建知识体系框架,重在运用,力求各个击破。

地理属于文理兼备的学科,不仅综合性强,而且逻辑思维性很强。掌握知识的关键在于吃透规律和原理,培养学生的理性思维 。同时复习不能简单的机械的重复,而应是将所学过的基础知识和已具备的基本技能结合起来用于解决实际问题。通过这样的复习,将基础知识进行纵向梳理和横向延伸,以求达到点线面相结合的知识网络的建立和完善,并有助于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使学生形成具有地理特点的思维能力和思维方法。根据各类知识结构的差异,要突出不同的能力要求。

3、重视文字、突出地理图表,重图文转换能力

强化学生对地理图表的判读及分析处理能力,要求学生达到图文转换、图图转换,并能从图表中综合归纳出各种信息,并找出有用信息去分析解决问题。

资料、地理图表是地理信息的载体,在复习中一个常见的问题就是学生重“文”轻“图”,对文字知识机械记忆的多,对地理图表记忆、注意、理解得少。有些学生的复习过程就是背书、记答案的过程。地理图表是地理学科的特色,学生读图、作图能力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地理成绩的高低。复习中要强化学生对地理图表的判读及分析处理能力,要求学生达到图文转换、图图转换,并能对图表综合归纳出各种信息,并找出有用信息去分析解决问题。 4、狠抓落实,强化规范答题,重方法技巧培养加强对于“弱点”的针对性训练。 所谓“弱点”大致有两种类型:知识性弱点和非知识性弱点。知识性弱点,就是学生学习中有缺陷的

读书破万卷 下笔如有神

地理概念、原理和规律。对这样的知识,尤其是每次考试学生必定失误的弱点知识,除加强相关的课本知识复习外,还必须针对弱点强化练习。非知识性弱点,主要指学生的考试习惯和考试素质。如书写不规范,审题不认真、粗心大意,表达不清楚,术语不规范,心理紧张等导致考试失误频频。这必须通过大量的训练考试,心理辅导才能得以解决。 5、每周认真组织集体备课,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6、加强练习的批阅和评讲,提高学生解题能力。 三、二轮复习进度安排 起止时间 3.2—3.12 专题名称 专题一:地理基本技能 涵盖内容 第一讲 地球与地图 第二讲等值线判读 第三讲 地理统计图表分析 第四讲 地理信息技术 3.13—3.17 3.18—3.22 专题二:宇宙中的地球 第一讲 宇宙、太阳与地球 第二讲 时间和时间计算 第三讲 正午太阳高度和昼夜长短的变化 第四讲 光照图的判读 专题三: 地表形态的变化 第一讲 地壳物质循环 第二讲 内力作用及地貌 第三讲 外力作用及地貌 第四讲 地形的影响 第五讲 地质灾害 3.23—4.4 专题四:地球上的大气 第一讲 大气受热过程 第二讲 大气运动 第三讲 常见天气系统 第四讲 气候类型的分析判断 第五讲 全球气候变化与气象灾害 4.5—4.8 专题五:地球上的水 第一讲 水资源与水循环 第二讲 洋流及其影响 第三讲 水文灾害 4.8—4.11 4.12—4.17 专题六:自然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 专题七:人口与城市 第一讲 自然环境的整体性 第二讲 自然环境的差异性 第一讲 人口增长、人口问题、人口迁移与人口合理容量 第二讲 城市空间体系、城市区位与城市体系、城市化及其影响 4.18—4.24 4.24—5.7 专题八:产业活动与地域联系 第一讲 农业区位因素与农业地域类型 第二讲 工业区位因素与工业地域 第三讲 交通运输布局及其变化 专题九:区域地理与区域环境保护 第一讲 区域空间定位与区域特征 第二讲 区域差异与区域发展阶段 第三讲 区域生态问题与保护 第四讲 区域资源开发与保护 读书破万卷 下笔如有神

第五讲环境污染与防治 5.7—5.14 专题十: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第一讲 河流流域开发与综合治理 第二讲 区域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第三讲 区域工业化和城市化 第四讲 产业转移和资源跨区域调配 5.15—5.21 5.21—5.27 5.28—6.3 重庆高考题型专练 题型一 选择题 题型二 非选择题 重温考卷、错题本、回归教材 第十九 讲综合训练,查漏补缺,学生答题技巧培训,学生心理辅导 考前热身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