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12/26 4:27:38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一、教学目标:
使学生掌握测量学的定义、学科分类、普通测量学研究的内容、和建筑工程测量的主要任务。使学生了解测量学科的历史、发展现状。 二、重点难点:
测量学的基本概念及在工程建设各阶段的主要任务。测量学科的发展现状。 三、教学方法 多媒体教学+自学
四、讲授内容及学时分配 §1.1测绘学定义(0.25 学时)
§1.2测绘学的主要分支(0.75 学时) §1.3 测绘学的历史沿革(0.5 学时)
§1.4测量学的任务及其在建筑工程中的作用(0.5 学时) 知识点概要
1.测量学的基本概念 1)、基本概念
测量学是研究地球的形状和大小以及确定地面(包含空中、地下和海底)点位的科学。 2)、测量工作分类
测量工作可分为两类:测定和测设。 测定:将地面已有的特征点位和界线通过测量手段获得反映地面现状的图形和位置信息,供工程建设的规划设计和行政管理之用。
测设:将工程建设的设计位置及土地规划利用的界址划分在实地标定,作为施工和定界的依据。测设又称施工放样。 2.测量学的分类
1)、大地测量学:研究地球表面广大地区的点位测定及整个地球的形状、大小和变化及地球重力场测定的理论和方法的学科。由于人造地球卫星和空间技术的利用,测量又分为常规大地测量和卫星大地测量两种。
2)、地形测量学:研究将地球表面局部地区的自然地貌、人工建筑和行政权属界线等测绘成地形图、地籍图的基本理论和方法的学科。
3)、摄影测量学:研究利用航空和航天器对地面摄影或遥感,以获取地物和地貌的影像和光谱,并进行分析处理,从而绘制成地形图的基本理论和方法的学科。
4)、工程测量学:研究工程建设在设计、施工和管理阶段中所需要进行的测量工作的基本理论和方法的学科。包括工程控制测量、土建施工测量、设备安装测量、竣工测量和工程变形观测等。
3、在工程建设各阶段的主要任务
建筑工程测量是运用测量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为各类建筑工程服务。工程建设一般分为勘测设计、施工建设、运营管理三个阶段,在这三个阶段中测量工作的主要任务是: 勘测设计阶段 —— 控制,测绘地形图 施工建设阶段 —— 施工放样,竣工测量
运营管理阶段 —— 安全监测,变形观测 4、城市规划等专业的学生学习本课程的目的
要求学生达到掌握普通测量学的基本知识和基础理论;能正确使用工程水准仪、工程经纬仪等仪器和工具;了解大比例尺地形图的成图原理和方法;在工程设计和施工中,具有正确应用地形图和有关测量资料的能力和进行一般工程施工测设的能力,以便能灵活应用所学测量知识为其专业工作服务。
5.测量学的发展概况
1).我国古代测量学的成就
(1) 长沙马王堆三号墓出土的西汉时期长沙国地图——最早的可见的古地图。 (2) 北宋时沈括的《梦溪笔谈》中记载了磁偏角的发现。
(3) 清朝康熙年间, 1718年完成了世界上最早的地形图之一《皇兴全图》。 2).目前测量学发展状况及展望 (1) 测量室内外一体化。
(2) GPS(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的发展。 (3) RS(Remote sense)的发展。
(4) GIS(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的发展。 (5) 3S技术的结合,和数字地球的概念。 五、内容的深化和拓展 测绘科学发展趋势 六、作业:
1 、什么叫测量学,普通测量学的任务有哪些? 2、测量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 3、测定与测设有何区别?
第二章 测量学基本知识( 2 学时) 一、教学目标
使学生掌握地面点坐标及高程、地貌投影、测量工作的原则及程序的基本概念. 使学生对测量工作的基本内容和基本原则有初步的认识。 二、重点、难点 1 、重点:
地面点位的确定、地理坐标、平面直角坐标、地面点的高程、地形图成图原理、地物投影、地貌投影。
2 、难点:各种坐标系的定义及异同。地球曲率对距离和高程的影响 三、教学方法 多媒体教学+自学
四、讲授内容及学时分配 知识点概要
1.地球特征,大地水准面的形成,地球椭球选择与定位。 地球形状和大小。水准面的特性。参考椭球面。 2.确定点位的概念。点的平面位置和高程位置。 3.测量中常用的坐标系统,坐标系间的坐标转换。 天文坐标(λ,φ),大地坐标(L,B),空间直角坐标(X,Y,Z),高斯平面直角坐标(x,y),独立平面直角坐标(x,y)。 高斯投影中计算带号的公式: 计算中央子午线的公式: 4.地面点的高程。
1985年国家黄海高程基准。高程与高差的关系: 。
5.用水平面代替水准面的限度。 对距离的影响:
对水平角的影响: 对高差的影响:
6.测量工作的基本概念。
测量工作的原则:从整体,到局部;先控制,后碎部;步步检核。 测量工作的内容:地形图测绘,施工测量。 六、作业:
1、何谓大地水准面?它在测量工作中的作用是什么?
2、何谓绝对高程和相对高程?两点之间绝对高程之差和相对高程之差是否相等? 3、测量工作中所用的平面直角坐标系与数学上的有哪些不同之处? 4、高斯平面直角坐标系是怎样建立的?
5、某点的经度为118°50′,试计算它所在的六度带和三度带号,相应的六度带和三度带的中央子午线经度是多少?
6、用水平面代替水准面,对距离、水平角和高程有何影响? 7、测量工作的两个原则及其作用是什么? 8、确定地面点位的三项基本测量工作是什么?
9 、地面两点间水平距离为 156.43m ,问在 1 : 2000 、 1 : 5000 比例尺地形图上各为多少厘米?
第三章 水准仪及水准测量 ( 4 学时 ) 一、教学目标
使学生掌握水准测量原理、高程计算、水准路线测量、水准测量产生误差原因及削减方法,了解自动安平水准仪的原理。 二、重点、难点
重点:水准测量的原理、水准测量的实施方法及内业数据处理方法。 难点:水准仪的检验和校正方法。 三、教学方法
多媒体教学以讲授法为主;采用实物或录像片开展教学 四、讲授内容及学时分配
第一节 水准测量原理( 0.5 学时)
第二节 水准测量的仪器及设备(0.5学时) 第三节 水准仪的使用( 0.5 学时)
第四节 水准测量的一般方法和要求( 0.5学时)
第五节 水准路线高差闭合差的调整与高程的计算( 1 学时) 第七节 水准测量中产生误差的原因及其消减方法( 0.5 学时) 第八节 自动安平水准仪( 0.5 学时) 知识点概要
1.水准测量原理。
高差法:前视与后视;仪高法:视线高。转点的概念。 公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