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小学数学解决问题能力研究 第一阶段小结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20 20:11:53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提高小学数学解决问题策略的研究》课题

第一阶段小结

我课题组自课题《提高小学数学解决问题策略的研究》申报以来,紧紧围绕着“解决实际问题”这一主题,积极进行探索,按计划分步实施研究。在校领导的高度重视和课题组老师的共同探索研究下,课题研究工作得以顺利开展。

一、课题的运行情况。

立项以来,我们课题组本着科学的态度,在学校领导、教导处的正确指导下,遵循规律,循序渐进,扎扎实实地做好课题研究工作。在结合实际情况下,本课题中我们主要围绕“培养小学生问题意识”与“形成解决问题的基本策略”,两个方面进行研究。研究的前段时间我们主要是针对如何“培养小学生问题意识”开展一系列教研活动。活动主要方式是依托课堂教学进行实践。

1.制定方案,分层次落实课题

课题立项后,研究组要发挥集体的智慧和力量,搜集、查阅、整理相关文献资料、制定课题方案及课题研究学期计划。

2.召开课题组成员会议, 组织开题会,让课题组成员明确课题研究的目标、任务、课题要解决的问题,撰写课题开题报告。

二、问卷调查研究。

针对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对解决问题感到非常困难、难以理解、难以掌握、思维单一的现象以及如何教学好解决问题探寻一条可行的教学方法,学习方法,我们作了问卷调查。

调查过程:本次问卷共发出30份,收回30份,本次调查问卷拟定了15个题, 设计了这样的一些问题,如:(1)你喜欢做解决问题的题目吗?(2)你认为数学学习中的“解决问题”是指什么?(3)在数学中遇到解决问题的题目是,你喜欢用什么方法分析数学信息来解决问题?(4) 在数学中做解决问题的题目时,最大的困难是什么?(5)你在解决有图文结合的信息的问题时最易出错的地方是哪里?……

通过这次对数学解决问题的问卷调查,我发现以下一些问题: 片面注重数学知识的讲解,忽视数学思想方法的运用;为了实现教学目标,忽视学生的认知规律;学生不能主动借助作示意图,帮助读懂题意求解;部分学生不能准确找出题目里的数量关系,从而找到隐藏在题目里面的中间问题,达到完全理解题目的意思,正确解决问题;学生不能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问题、分析问题,一题多解难度大。

针对以上调查发现的问题,为了培养小学生问题意识,我有计划的开展了多节数学教学听评课活动。在活动中我们也发现了一些问题,主要体现在,大家普遍认为,课题组成员设计的课题研讨课,符合课题精神,但是却没有达到所预想效果,学生的问题意识没有明显的提升。主要体现以下几方面:

1.教师创设的教学情境不够具有针对性没有做到学生有问题问。 2.教师的言语平淡,评价没有激励性,没有形成一个和谐的教学氛围,使学生有问题不敢问。

3.教师的提问针对性不够。 三、整改措施。

为了使课题研究有所成效,我们课题组开展了有针对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整改,主要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开展读书活动,针对如何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学习有关材料,将学习的所得摘录到课题笔记本中。

2.开展数学活动,讨论如何培养小学生的问题意识。 3.着手实践,开展集体备课设计教学过程。 4.进行课堂实践。继续开展课题研讨课。 5.反思提炼活动。

在自己的课堂中,首先转变观点。改变了教师牵着学生鼻子走的现象,在课堂上展开充分的对话和沟通,让自己从一个传授者转化成引导者,由管理者转化成合作者,成为学生学习的伙伴。其次,尝试让学生主动参与,在课堂中发扬民主,让学生大胆提出问题,鼓励学生师生互相争辩,鼓励学生不唯书,不唯师,努力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具体做法如下:

(1)激发学生提问的兴趣。

教师应相信学生的潜力,给予学生提问的机会,对学生提出的问题给予及时反馈,对提出有价值的问题给予表扬。长期坚持,必定会形成良好的氛围,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2)鼓励学生大胆置疑。课堂教学中应鼓励学生大胆允许学生表达自己的疑惑和见解,即使学生的问题很幼稚,也应给予积极的肯定。

(3)让学生参与课堂提问的设计。在预习、学习或复习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