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5/1/23 5:57:00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巧借多媒体优化小学语文课堂教学
山东省平度市明村镇马戈庄小学 李祥高
【摘要】多媒体技术走进农村小学语文课堂,为课堂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有效提高了课堂教学质量。一、巧用多媒体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二、巧用多媒体,有效突破了教学重难点;三、巧用多媒体,扩充教学内容丰富学生的课外知识;四、巧用多媒体,优化作文教学。
【关键词】多媒体 情境 兴趣 实效
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多媒体技术已走进农村小学课堂,为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有效提高了课堂教学质量。
一、巧用多媒体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兴趣是促使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活动的根本动力,没有兴趣的强制性学习,将会扼杀学生追求真理的欲望。因此,要想切实提高课堂教学实效,就必须想方设法提高学生对语文知识的探究兴趣,使他们怀着强烈的学习热情,主动地参与到语文学习活动中。
1、视听结合,增强趣味性
多媒体是集声音、图像、文字等优点为一身,画面和声音的有机结合,能使直观的画面和美妙的音乐有机结合起来,产生一种趣味化的教学氛围,学生们在这样的氛围中会不自觉地产生兴趣,全身心投入到学习中去。例如,我在执教《富饶的西沙群岛》一课时,我先让学生倾听配有音乐的课文朗读录音,逼真、生动、优美的声音,使学生仿佛置身于西沙群岛。紧接着教师让学生一边看动画片上西沙群岛的美景,一边讲解。这样,海底嬉戏的鱼群,蠕动着的海参,美丽的珊瑚,海滩上各种好看的贝壳和巨大的海龟,都活灵活现地出现在学生的面前,教学始终使学生处于愉悦的心情中,也使他们能兴趣盎然地投入到学习中去。
2、丰富直观的画面和动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语文教学中,课本或挂图提供的只是平面的,静态的画面,只能在一定程度上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运用多媒体生动有趣的画面和动画,能产生更好的视觉效果。例如,我在教学《琥珀》一课时,课文中提到的化石和松脂球的形成和地壳运动等内容,以小学生的知识水平和生活经验无法产生深刻认识,我就充分互联网和多媒体进行资料查询和场景演示,这样就有效突破时空的限制,将几千年的时空演变浓缩在几分钟甚至几秒钟内,通过视频片段的形式将其充分展示出来,把化石和松脂球形成、地壳运动复杂有趣的形成过程形象具体地演示给学生。这种以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来诠释教材抽象内容的方式,跨越了时空界限,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加
深对课文的理解,也能使他们学到一些科普知识。再如,我在教学《黄山奇石》一课时,从课本的插图学生无法全面感受黄山的神奇与秀丽,无法深刻体验黄山奇石的神韵,这时我是这样安排学生学习的,从互联网上搜集有关黄山的图片以及音像资料,在课上通过多媒体播放出来,引导学生对比课文的描述进行鉴赏,这样就会使学生从整体上全面感知黄山美景,对课文中提到的仙人指路、仙桃石、金鸡叫天、猴子观海等奇石也会获得更深刻的印象,学习的积极性也有了极大的提高。学生被课文所描绘的优美意境所陶醉,学习的兴趣变得更加浓厚,情绪高涨,收到了意想不到的课堂教学效果。
多媒体与语文教学的有机结合,使的教学内容更加丰富,更具有时代气息,更加贴近日常生活。学生只有先对所要学习的内容产生兴趣,才会更主动地开展语文学习,课堂教学的实效性才能得到保证。
3、变静为动有效激发学生写作兴趣
学生觉得作文难,是因为其观察能力不强,觉得无话可说或言而无序。因此,在看图作文时,我充分利用多媒体,播放生动形象的动画片让学生看,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再通过情节的自然发展,让学生明白,观察是有一定顺序的。而场面描写是学生习作中常见的也必须掌握的一种表现手法,它对于人物形象的塑造、故事情节的展开、感情与情绪的渲染,都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场面描写是对以人物活动为中心的动态画面所作的描写,它所表现的是特定场合中的人物、环境和情节。场面描写中,既有环境的描摹,又有情节的渲染,更有人物的特定的活动,点面结合,富有层次性。动画片《灌篮高手》既能为学生的场面描写提供素材,也能激发学生习作的兴趣。因此,教师可以有目的地引导学生带着习作目的去观看《灌篮高手》,为指导学生写“比赛场面”打下基础。例如,动画片中的主人公樱木花道与对手决战时,那激烈、精彩的比赛场面,樱木花道精湛的灌篮技术,以及在篮球场上的顽强拼搏精神,正是学生要学习的。因此,教师可以让学生自由选择其中一个篮球比赛的场面进行具体的描写。教师可先指导学生掌握场面描写的方法,然后,让大家一起分享灌篮高手的风采。结合讲评,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场面描写的方法。这种寓教于乐的教学方法,将情节和故事的真善美形象生动地传递给了学生,使他们容易接受,乐于接受,产生了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二、巧用多媒体,有效突破了教学重难点
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运用多媒体课件能够突破语文教学的重点和难点。由于小学生的认知受很多因素的影响,如年龄、理解能力等。对于那些距离学生生活较远的内容,他们很难理解,这就需要我们教师想出对策来突破教学中的重难点。多媒体技术走进课堂,将语文教学
内容化静为动,将抽象的语文内容转变成更加具体和形象的内容,提高了学生的理解力。例如,我在教学《火烧云》一课时,充分利用多媒体课件来演示火烧云的壮观景象,不但让小学生直观地看到火烧云的各种颜色,而且还把动物想象也都展现在课件上,突破了课文的重点和难点,激发了学生学习的欲望和兴趣。使学生在愉悦的学习环境中理解了课文的重难点,掌握了知识,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率。
再如,我在教学《望庐山瀑布》时,“旧照香炉生紫烟”中的“生”字用得十分绝妙,但仅凭教师口头讲解,学生始终难以理解,恰当运用多媒体就解决了这一难题。教学时,我先提问:“生”字是什么意思?诗人为什么不用“升”而用“生”呢?紧接着引导学生带着问题观看录像:草木葱笼、苍翠欲滴、危峰兀立、层峦叠嶂,而香炉峰此时正被烟雾笼罩,在阳光的照耀下,一团团紫烟不断从山谷中升起,景象美不胜收,录像将古诗中抽象的文字转化为具体的动态画面,给学生以美的享受。学生学习兴趣极为浓厚,他们积极观察、思索,很快从香炉峰的云雾源源不断地升腾的动态画面中领悟到“生”字的妙处”;“升”字仅仅只能看到烟雾升起,不一会就散去;而“生”字还含有“产生”的意思,这说明香炉峰始终处于云雾缭绕之中。通过这个环节的教学,学生不仅理解了语言文字的表层意思,而且使他们体会到语言文字的深层含义和感情色彩。
三、巧用多媒体,扩充教学内容丰富学生的课外知识
现代信息技术具有容量大、速度快、更新及时等优势特点,利用这一技术,教师可以建设和完善语文教学信息库,将图书馆和自建的资料库信息有机融合起来,以充分开发语文教学资源,增加语文教学信息量,为师生双方的良好互动提供保障。例如,我在教学《赵州桥》时,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拱桥知识,教师可以先安排学生把自己见过的拱桥画出来。如果对拱桥了解不够,就会比较难画。这时就可以启用幻灯片呈现,提前搜集一些卢沟桥的相关知识及古代、现代的代表性的拱桥图片,教师在学生欣赏这些拱桥图片的同时进行讲解,然后就拱桥的外形、构造、装饰及建造的时代背景组织学生开展讨论和研究。由于对拱桥的实物有了足够的了解,再加上充分的比较和分析,学生最终会对拱桥优美的外形、坚固的构造、精巧的工艺设计获得深刻理解,甚至自己也能设计出新颖的拱桥图样来。
再如,教学《草船借箭》之后,学生们认识到了诸葛亮的禅机妙算与聪明智慧,课后我们可以要求学生收集与《三国演义》其他人物相关的故事,并自主整理以“三国群英故事”为主题的手抄报。这一作业激发了学生的积极性,他们分工合作,有的从图书馆查阅资料,有的从互联网上搜索信息,然后将收集的信息汇总整理,并自主制作出丰富多彩的手抄报。由于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