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通论》读书笔记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4/28 7:09:00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之为永恒在场的存在。继续发展为个别—共相的之间关系。本体成为一般、共相、普遍的存在(本体)。古希腊,把现实的因果关系,转化为现象和本质的逻辑关系。本质先于现象而存在,表现为终极解释,理在事外,变成统一性的原理。

发展到中世纪哲学,世界一切存在物及人自身的存在,都是一个创造的结果,变成上帝本体论,上帝成为世界何以可能的根据。上帝是终极存在、解释、价值的统一。

近代哲学,把作为本体的上帝人化,自然本体论、物质本体论、精神(理性)本体论、人本化本体论。近代哲学最根本的是理性本体论。康德提出思想的客观性何以可能,实际是客观规律和思维规律中的同一规律,超越一切“在者”的“在”,超越一切主观性的纯粹的绝对的客观性。

传统本体论①存在论梦想,追求一种排斥主观性达到永恒不变的客观性(终极关怀)的“在”—永恒在场(光源隐喻)或者在场形而上学。②知识论梦想(镜子隐喻),追求为一切知识提供一个前提和基础,如罗蒂《哲学与自然之镜》所说,镜子哲学,思维反映客观规律、普遍性规律,获得真理。我们传统教科书接受的就是镜子隐喻。③逻辑学梦想(信使神隐喻),哲学达到神学的高度,绝对的客观真理。我们思想要有必要的张力和微妙的平衡(经验和理论,归纳和演绎、相对和绝对等)

2、本体论的历史演进

① 自然经济— 人的依附性-确立神圣形象-本体:神学或上帝本体论(禁欲主义的价值观、蒙昧主义思维原则、专制主义政治原则)

② 商品经济— 人的独立性-上帝的人化过程-本体:理性本体论(功利主义的价值原则、工具理性思维原则、民主法治政治原则)

③ 产品经济— 人的自由个性-消解非神圣形象-本体:生存本体论 3、本体论的历史遗产(即黑格尔的历史遗产)

现代哲学都是在批判黑格尔哲学的基础上构建的,因此,传统哲学遗产就是黑格尔的哲学遗产。黑格尔本体论是三位一体本体论,即人的理性何以可能、、人的自由何以可能、人的崇高何以可能。

① 人的理性何以可能:自然经济追究的是人构成的世界何以可能,这就形成了上帝本体论,中国追问是构成社会的人何以可能-伦理哲学;近代哲学追问

没有上帝,人何以可能的问题,本体-理性。前德国古典哲学,是在思想客观性范围内来进行追问。他是在近代资产阶级革命、市场经济确立、近代工业化确立、近代实验科学发展等几位一体背景下和19世纪“思想体系的时代” 整理材料的科学 完成的,展现人类思想运动的逻辑

② 人的自由何以可能:法国革命的德国理论(近代哲学的自由原则)-本体-全体的自由性与各个逻辑环节的必然性的统一。

③ 人的崇高何以可能:人的安身立命之本-本体-个体理性对普遍理性的辩证融合。

三、现代本体论 1、本体论的现代革命

现代哲学认为本体论不是一个事实问题。人是一种历史的、文化的存在,因此,人存

在的标准、尺度不是一种绝对的、确定的、终极的存在,而是人的一种承诺的、指向的一种存在。

现代本体论,从断言到承诺,从两级到中介,从层级到顺序 2、马克思的本体论

实现人类自由、自觉的本性和消解人的异化的双重的意义上,展开了他自己的本体论的追求。人化本体论。马克思的本体论就是他的辩证法,实现本体论和辩证法的统一。本体论是一个过程,不是僵化的、不变的。人的存在方式是人的实践活动。推荐 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手稿》

3、本体的反思与表征 ①表述与表达

语言中的表述职能构成关于经验事实的命题,这种命题能够通过经验本身,比如科学实验和技术应用,来判断其真伪,因而是有意义的真问题。语言中的表达职能构成的不是关于经验事实的命题,而是关于人的情感或意愿的种种看法,他们既不可验证也无所谓真伪,因而是无意义的假问题。

②表征存在意义的哲学

哲学作为人类把握世界和人类自身存在的一种基本方式,根源于人类的理论理性对存在意义的寻求和存在意义对人类实践理性的支撑。

哲学并不是以某种特殊的语言职能来实现自己对世界的独特的把握,而是以自己的把握世界的独特的方式使哲学话语获得特殊的意义。哲学对人类生存的自我意识的理论表征,主要以哲学的自我追问、哲学的问题转换、哲学派别的冲突和哲学演化趋向来实现的。

③本体的追求与崇高的表征

传统哲学对崇高的追求,以崇高与渺小的绝对两级对立为前提,以确立某种终极性存在为目标:绝对之真、至上至善和最高之美。它把崇高的历史性内涵异化为统治人的思想与行为的种种僵化的教条和崇拜的偶像,由此造成了传统哲学的崇高追求与异化的崇高的内在矛盾。人类和哲学必须承担起双重的使命:在坚守哲学对崇高的现实追求中消解崇高的异化,在消解崇高的异化中坚守哲学对崇高的现实追求。

学唯物论、马克思辩证唯物论)(康德、黑格尔)

三、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确定性和非确定性矛盾两重性)(朴素辩证法、形而上学、唯物辩证法)

四、经验论与唯理论(感性和理性矛盾两重性)

五、科学主义与人本主义(逻辑性和价值性矛盾两重性) 2、“语言转向”与现代西方哲学

近代哲学的认识论的转向,是要求哲学家在建立关于“世界”的理论之前,先有关于“意识”的理论,“没有认识论的本体论为无效”。现代哲学“语言转向”,是要求哲学家在建立关于“意识”和“世界”及其相互关系的理论之前,必须先有关于“语言”的理论,“没有语言学的认识论和本体论为无效”。

① 从语言出发反思人与世界的关系

虽然世界在人的意识之外,但世界却在人的语言当中。语言积淀着人类思维和全部的文化的历史结果(语言是历史文化的“水库”)

② 通过语言的反思治疗“传统哲学”

A、在“本原”的意义上,哲学并不提供知识或理论,而是“分析”或“澄清”人们的表达含义。B、“他们错误的使用语言”;C、现代逻辑发展,能够厘清“误用语言”的困惑。

③ 人所理解的世界和人对世界的理解

在人如何理解世界和人理解自身之前,必须理解本身和理解的可能性条件(对理解的理解-前理解)。从而通过语言实现人的自我理解和相互理解。人创造的语言,不是一种工具,而是人自己的存在方式。从这种意义上说,不是人在使用语言,而是语言构成人的存在。海德格尔说“语言是存在的家”。伽达默尔说“能理解的存在就是语言”。

④ “语言”比“观念”具有更广阔和深刻的哲学反思价值 3、现代哲学中的“后现代主义思潮”

托夫勒的《第三次浪潮》,奈比斯特的《大趋势》,贝尔的《后工业社会》。 当代思想家所论述的“后现代”,主要不是指历史中的一个时代,而是指对现代主义的一个态度。“后现代主义”所批判的“现代主义”=现代社会〃现代人“主义”。他把“现代社会”、“现代人”及其所实现的“现代化”和“现代性”作为反思的对象,从而对现代主义进行前提的批判。

“现代性”所造成的“全球问题”和“人的物化”的双重性问题,形成了世界哲学层面的对“现代主义”批判。这种批判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是,现代社会中的个人自由和社会的模式化之间的矛盾。(人在消解非神圣化的异化-理性、科学、哲学的崇拜代替对上帝崇拜)。

后现代主义激烈地反表象主义、反本质主义、反基础主义、反根源主义、反中心主义。罗蒂试图以“多元”代替“基础”;福柯试图以“断层”取消“根源”;德里达试图以“边缘”代替“中心”。后现代主义对哲学消解,普遍对个别的规范,现实对根源的依赖,必然对偶然的支配,规律对创造的制约,统一对选择的排斥,崇高对渺小的蔑视等等。重构甚至倒臵这些关系,这是现代西方哲学消解哲学的实质。

意识,就是觉其所觉、知其所知、思其所思的意识。也就是把对象的感觉、知觉、表象、概念、判断、推理作为思考的对象,把对象的观念、思想作为思考的对象。这就是广义反思。

(4)把人的存在作为“意识对象”而形成的关于人的存在的“对象意识”,意识的对象是人的肉体存在以及实践的、思维的、情感的、意志的、目的的等等活动,是人的物质生产、日常生活、艺术的、伦理的、宗教的、政治的、科学的活动。(5)人类关于自身的存在的“自我意识”,不是把自己的存在(自然属性、

社会属性、思维属性)作为意识对象,而是把关于人的存在的“对象意识”作为意识的对象,就是把人的生活活动和生活世界的意识成为意识对象,从人的生活活动和生活世界中所寻求和反思到的意义成为意识内容。因此,人类关于自身的存在的“自我意识”,就是寻求和反思“意义”的意识。

主体的自我意识包括:自立意识、自重意识、自信意识、自爱意识、自尊意识。主体的自我意识,是以自我感觉(自我存在)、自我观察、自我体验(思想、行为、喜怒哀乐)、自我分析、自我评价(生活意义的反省)、自我塑造、自我超越和自我反思。

哲学是人类关于自身存在的自我意识。人类把人的生活的存在和活动作为反思的对象,目的是获得生活的意义。人的两个尺度去理解。人是感性的、理性的、社会性的存在,而且意识到整个生命活动的意义和价值的存在。它是自身存在意义的自我意识。两种方式存在:直接表现为每个人的自我意识(政治理想、道德观念、未来理想),总有不可避免的社会内容、不可逃避社会性质(价值、真理、审美)、不可脱离的社会形式。总是以某种文化样式而存在。哲学是哲学家以个体的自我意识所表现的社会自我意识。

3、时代精神的理论表征

① 人类性(生活意义追求)与时代性(时代精神精华)统一 ② 多样性与统一性,在多样性中体现的统一性

③ 时代性与历史性,时代的合理性(相对中绝对)和历史的暂时性(绝对中相对性)

二、哲学理念的当代形态(当代哲学观概览) 1、普遍规律说(最高原则的最高原理) ①具有久远的哲学史背景

②非常深刻的人类思维的本性,思维无限性和至上性 ③人类思维的无限指向性,源于人类实践的存在方式

它离开了思维和存在关系,撇开世界2去直接断言世界1的存在;哲学理念,真理论、价值论和审美情趣的统一。

2、认识论说(辩证法、认识论、逻辑学三者统一)

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近代哲学认识论理念。哲学关于“普遍规律”的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