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气地球化学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28 5:10:50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油气地球化学》考试试卷(第一套) 一、名词解释(每题2分,共16分)

1、立体异构 立体异构是指具有相同的分子式和相同的原子连接顺序,但是由于分子内的原子在空间排布的位置不同而产生的异构

2、稳定同位素 根据目前的测试水平和技术条件,凡未发现有放射性衰变或裂变的同位素称为稳定同位素 3、干酪根 干酪根是指不溶于非氧化的无机酸、碱和有机溶剂的一切有机质

4、镜质体反射率 指在油浸介质中测定的镜质体入射光强度与反射光强度的百分比。(指在油浸介质中测定的镜质体反射率)。

5、有机成因天然气 指沉积岩中分散状或集中状的有机质通过细菌作用、物理化学作用等形成的天然气 6、地质色层作用 油气在运移过程中,岩石矿物对石油中不同组分的吸附能力不同以及油气运移路径的差异等所引起的油气化学组成的变化称为地质色层作用。

7、生物标志化合物 沉积物或岩石中来源于活体生物,并基本保存原始生化组分碳骨架的、记载原始生物母质特殊分子结构信息的有机化合物。

8、潜在烃源岩 能够生成但尚未生成具有工业价值油气流的岩石。

1、构造异构 构造异构是指具有相同的分子式,但由于分子中原子结合的顺序不同而产生的异构 2、放射性同位素 根据目前的测试水平和技术条件,凡发现有放射性衰变或裂变的同位素称为放射性同位素。可利用放射性同位素测定古代沉积物的地质年龄。

4、生油门限在烃源岩热演化过程中油气开始大量生成时所对应的地层温度或地层埋藏深度称为生油门限。 5、无机成因天然气泛指在任何环境下由无机物质形成的天然气。

6、分子离子峰 分子受到电子轰击后失去一个外层电子形成的正离子为分子离子或母体离子,质谱图中对应于分子离子的峰为母峰或分子离子峰。

7、脱沥青作用 在油气藏过程中或多期次成藏时,当大量气态烃(特别是湿气或凝析气)注入时,使原油中沥青质、胶质分离出来的作用,称为脱沥青作用。

稳定同位素分馏:稳定同位素分馏是指稳定同位素在两种同位素比值不同的物质之间的分配,包括同位素的动力分馏效应和同位素的交换分馏效应。

有效烃源岩:有效烃源岩是指具备生油气条件,并已生成和排出了具有商业价值油气聚集的岩石。 门限温度:门限温度是指有机质在热演化过程中开始大量生成油气时所对应的温度。 氯仿沥青:是指以氯仿作溶剂得到的岩石抽提物。

大型气田:天然气探明储量大于300×108m3的气田。

油气源对比:油气源对比是指应用有机地球化学的基本原理,合理地选择对比参数(指标)来研究油、气、岩之间的相互关系。

热成熟作用:一方面原油发生裂解形成轻质油、凝析油、湿气甚至干气,油气的品质变好;另一方面,也会形成焦沥青,对储层造成伤害。

生物降解作用:轻组分损失,原油品质变差,水洗作用也会使品质变差。

气侵和脱沥青作用:一方面形成凝析气藏,另一方面随着天然气的注入发生脱沥青作用,沥青质沉淀,对储层造成伤害,使储层物性变差。

氧化作用:使石油中胶质、沥青质组分增加,原油品质变差。

手性碳原子:具有指向四面体角的4个键,且与其相连的abcd4个基团完全不同的碳原子 轻烃:沸点小于200°c的烃类化合物。 热蚀变作用:储层中油气随着沉降或低温梯度的改变而经受跟高的温度,将发生类似于有机质在烃源岩中的成熟作用,被称为石油的热蚀变作用。

腐泥型天然气(油型气)是指腐泥型干酪根进入成熟阶段以后所形成的天然气。

腐殖型天然气(煤型气)是由腐殖或偏腐殖型Ⅱ2、 Ⅲ型干酪根在成熟演化阶段形成的天然气。

热解气指有机质在成熟演化阶段Ro为0.5%~2.0%经热催化作用生成的天然气,包括油型热解气和煤型热解气

裂解气指干酪根在过成熟演化阶段Ro>2.0% 由已生成的液态烃和残余干酪根及部分重烃气经高温裂解作用而生成的天然气

烃源岩:已经生成、或有可能生成,或具有生成油气潜力的细粒岩石。这既包括泥、页岩,也包括碳酸盐岩,既包括油源岩,也包括气源岩。由烃源岩构成的岩层称为源岩层。 有效烃源岩:表明已经生成并排出了商业性油气的源岩,用排烃岩表明发生过明显排烃作用的源岩,用好、中、差、非源岩表明烃源岩生烃能力的高低等。 生油势:烃源岩中已经生成和潜在能生成的烃量总和。 生物降解作用是指微生物对某些类型烃类化合物的选择性消耗过程

非烃化合物:可以用氯仿抽取出来的非烃和沥青质,有时也可以包括只有能用甲醇-苯或甲醇-丙酮-苯混合溶剂抽提的高效性化合物。

常规(正常)甾烷类:5β甾烷亚类(生物构型甾烷/粪甾烷);5α甾烷亚类,包括αα系列、ββ系列,主要存在于未成熟沉积物中

重排甾烷类:甾烷在热成熟作用过程中会发生重排现象,正常甾烷的碳10、13位上的甲基发生重排,转移到碳5、14位上形成重排甾烷 沉积有机质:已经并入沉积物的有机质

高蜡石油:代表陆相石油的一种特殊情况。蜡是指碳数大于21的长链烷烃。一般含蜡量大于8%为高蜡石油

深成作用:当沉积有机质镜质体反射率Ro处于0.7~2.0%之间时,有机质会大量生烃,这时地层温度一般在50-200℃之间,埋深可达数千米,这一阶段就称为深成作用阶段

二、填空题

1、在Rock-eval分析图谱中,S1峰代表岩石中300℃以下已存在的游离烃,S2代表 300~500℃岩石中干酪根热解烃的含量(潜在烃),也含少量的重质组分的裂解产物 ,S3峰代表干酪根中含氧基团热解为CO2的含量,Tmax代表 岩石的最高热解温度。

2、在低演化阶段有机质的烃类产物常具有奇偶优势,在油气地球化学中用OEP和 CPI值可以反映有机质的成熟度。

3、干酪根红外光谱图中720cm-1和1710cm-1吸收峰分别代表 脂肪链(CH2)n,n>4 和酯、酮、酸、醛中C= O基团或官能团的振动。

4、沉积岩中的有机质,依据其可溶性可分为两部分:通常将岩石中不溶于有机溶剂的有机组分定义为 干酪根 ;而可溶于有机溶剂的有机组分称为 可溶有机质(或氯仿沥青) 。

5、油气地球化学是运用 化学 原理研究油气的生成、运移、聚集和演化 ,阐述油气分布规律,并用这些知识指导勘探和开发石油、天然气及有关的沥青矿的一门应用科学。

6、随着成熟度的增加利用m/z217质量色谱图计算的C29甾烷20S/(20S+20R)逐渐增加,直到达到平衡值。 7、稳定同位素的分馏机理包括同位素动力分馏效应、同位素交换分馏效应

8、年轻沉积物中甾类化合物的主要构型是 5α(H)14α(H)17α(H)20R ,随着成熟度的增加,在C-14、C-17和C-20产生异构化,因此可以根据甾烷中几种异构体的相对含量来反映原油和烃源岩的 成熟度 。

12、页岩气主要是以 吸附或游离态 的形式存在于页岩地层中的气。

13、在干酪根制备过程中,用 稀盐酸 的目的是为了去除岩石中碳酸盐岩矿物,用 氢氟酸 除去硅酸盐矿物。

1、干主要由芳核、侧链、含杂原子基团组成,从元素组看,干的热演化是去氢、脱氧、富碳的过程 2、储集层中石油可能发生次生变化,其中 脱沥青作用、热蚀变作用使原油性质变好,生物降解、氧化作用、水洗作用使原油性质变差。

3、实验室在分离石油的族组分过程中,通常用 正己烷 分离饱和烃,用 苯分离芳香烃。 4、研究表明在相同演化阶段,油型气碳同位素相对富集

12

C ,而煤型气碳同位素相对富集 13C,成熟

度相当或相近的 煤型气 碳同位素重于 油型气 。

5、根据有机质的热演化程度,有机成因气可以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生物气、 生物-热催化过渡带气、热解气、热裂解气

6、选择碳酸盐岩烃源岩有机碳含量下限标准时,除考虑应将油源岩与气源岩分开考虑外,还应考虑 我国碳酸盐岩烃源岩的区域地质背景、烃源岩成熟度的影响、有机质演化的阶段性三方面因素。 7、非常规天然气包括 煤层气、页岩气、天然气水合物和致密砂岩气

8、姥鲛烷(Pr)和植烷(Ph)是叶绿素的植醇侧链在不同 氧化还原环境中 形成的,因此,Pr/Ph比值是反映原油或烃源岩 沉积环境 的指标。

9、Ts表18(H)-22,29,30-三降藿烷,Tm表17(H)-22,29,30-三降藿烷,Ts/Tm值随成熟度增加而增 10、随着成熟度的增加,利用m/z191质量色谱图计算的C31藿烷22S/(22S+22R)逐渐增大,直到达到平衡值。

鉴别生物成因天然气的主要标志是在天然气组成上主要是CH4的指标

在同等条件下,最先进入生烃门限的是II型干酪根。 同一成熟度条件下干酪根的H/C原子比值I>II>III型

干酪根分类方法:元素组成分类、显微组成分类、热解特征分类

有机质成烃演化阶段 生物甲烷气阶段、石油形成阶段、热烈解甲烷气阶段

组成石油的元素主要是碳和氢,其次是氧、硫、氮。碳、氢元素的含量一般为96%~99%,其中碳占83%~87%,氢占11%~14%

根据原始有机质的母质类型,有机质成因气可分为两类:腐泥型天然气(油型气、腐泥气)、腐殖型天然气(煤型气)

根据热演化程度,有机成因气可分为:生物气、热解气、和裂解气 鉴别有机成因天然气的主要方法有:同位素、轻烃组成和生物标志化合物

13C1轻 Pr/Ph是反映烃源岩沉积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