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毒供应室工作制度全.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2 1:19:25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17 医疗废物管理制度

生效日期:2014.6.1 修订日期2014.5.11

1、医院应当按照《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和《医疗卫生机构医疗废物管理办法》的规定对医疗废物进行严格的管理。

2、建立健全医院医疗废物管理组织机构,成立医疗废物管理小组。院长担任组长并为第一责任人,主管副院长为副组长,成员由医院感染管理科、总务科、护理部、医务科、门诊部、保卫科、药剂科、器械科等部门负责人组成。

3、医院医疗废物管理小组负责制定本院医疗废物管理的规章制度,医院感染管理科对医疗废物管理规章制度的落实情况进行监督指导。各分管部门应按照“我院医疗废物管理规定”的具体要求各负其责,责任到人,落实到位。

4、医疗废物按要求分类收集,生活垃圾与医疗废物严格分开,不得混装。严格按照不同的类别分置于相应的包装袋或容器内。生活垃圾放入黑色塑料袋,医疗废物放入有医疗废物警示标识的黄色医疗废物袋内,损伤性医疗废物放入专用利器盒内。

5、传染病病人(含疑似传染病病人)或特殊耐药菌感染病人产生的医疗废物应使用特殊标识,应双层包装密闭运送。

6、检验科用后含病原体的培养基、标本和菌种保存液等高危险废物,应当在产生场所进行压力蒸汽灭菌后按感染性废物收集处置。

7、化学毒性废物的管理遵照《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执行。放射性废物的管理遵照《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放射防护条例》执行。

8、盛装的医疗废物达到包装物的3/4时,应当使用有效的封口方式,使包装物或容器的封口紧实、严密。

9、建立医疗废物交接制度,科室与收集运送人员进行医疗废物交接时,应在医疗废物交接登记本上登记并签名。交接资料至少保存三年以上,以便备查。

10、运送人员应使用专用密封车每天按照规定时间到临床、医技等科室收集医疗废物,按规定路线运送至医疗废物暂存站。运送车辆应保持清洁,定期进行清洗和消毒。

11、运送人员在接收医疗废物时,应当检查包装物或者容器的标识、标签及封口是否符合要求,不得将不符合要求的医疗废物运送至医疗废物暂存站。

12、医疗废物暂存站应设专人管理,有严密的封闭措施,严防医疗废物丢失;应有防鼠、防蝇、防蟑螂设施,确保安全。一旦发生医疗废物流失、泄露、扩散

21

和意外事故时,相关科室、部门应立即采取相关措施,并在24小时内报告医院感染管理科。

13、暂存站建立严格的交接管理制度,管理人员应认真检查包装封口是否严密、标识是否完整,核对重量准确无误后,在交接登记上双方签字,记录一式两份。

14、暂存站管理人员应依照危险废物转移联单制度填写并妥善保存转移联单,交接记录保存至少3年,以便备查。

15、医院必须设置污水、污泥处理装置,并有专人负责,未经消毒或无害化处理,不得排放、清淘或作农肥。

16、污水处理人员必须经过岗前培训,正确掌握有关卫生知识及设备操作技术。

17、处理后的污水、污泥应当符合国家《医院污水排放标准》,并定期检测。

22

18 手卫生制度

生效日期:2014.6.1 修订日期2014.5.11

1、 消毒供应室应配备脚踏式水龙头、一次性纸巾、肥皂或洗手液、快速手消

毒剂。

2、肥皂应保持清洁与干燥,容器应每周清洁与消毒。洗手液有浑浊或变色

时及时更换。快速手消毒剂开封后应注明开封日期,失效期为1个月。 3、接触无菌物品前、包装操作前、接触污染物品后、脱手套后要洗手或手消毒。 4、医务人员应掌握手卫生知识和正确的手卫生方法,洗手时间不小于15

秒。

5、每季度进行手细菌培养一次, 细菌菌落总数应≤10cfu/㎝

23

2。

19 消毒供应室廉洁行医工作制度

生效日期:2014.6.1 制定日期2014.5.11

1、严格遵守医疗机构从业人员基本行为规范。

2、严格落实各项规章制度,认真履行岗位职责,工作严谨、慎独,增强为临床服务意识,保证安全的无菌物品供应。

3、不断更新知识,积极参加各项活动,提高专业知识、技术能力和综合素质。 4、勤俭节约,爱护公物,落实安全生产管理措施,保持环境卫生,严格执行医疗废物处理规定。

5、严格执行财务、物资制度,认真做好设备、物资的保管、报废工作。 6、爱岗敬业,树立团体精神,正确处理同事关系,相互尊重配合,

24

20 脉动压力蒸汽灭菌器使用制度

生效日期:2014.6.1 修订日期2014.5.11

1、每天设备运行前进行安全检查并记录。 2、检查内容及标准:

项目 标准 项目 标准 压力表 归零 电源 正常 打印装置 备用 水 柜门密封圈 平整无损 蒸汽 安全锁扣 灵活有效 压缩空气 0.3-0.6MPa 冷凝水 排出通畅 0.15-0.29MPa 0.29-0.59MPa 3、检查项目合格时在所在栏目划“√”,水、汽、压缩空气填写具体数值。 4、发现异常立即报修并记录。

5、操作人员持证上岗,在设备运行过程中不得离开,并密切观察压力、温度、时间等主要参数。 6、留存说明书备阅。

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