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11/15 6:00:20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中国古代文学史一 复习纲要
第二编 秦汉文学
第一章 秦朝
一、《吕氏春秋》【理解】【名词解释】
成书于239年左右(秦灭六国前),由秦相吕不韦组织门客编撰。 被视为杂家著作,以儒、道、法、阴阳家的思想成分更多。 篇幅短小,以事实说理,平实畅达。
除《吕氏春秋》,秦散文有秦议和刻石文,而这两种文体,李斯是集大成者。 【选择】
二、李斯【理解】
随荀子学习帝王之术,秦统一后为丞相,曾“焚书坑儒,以吏为师”,最终遭赵高诬陷,被腰斩于咸阳之市。
三、《上书谏逐客》的写作原由(李斯,秦议)【理解】课本P95
指出秦王逐客的错误,指出外来客卿不曾有负于秦,也指出秦王喜好国外珍宝、美色、音乐的事实,形成鲜明对比。特点是大肆铺排。
四、刻石文 【名词解释】
今存7篇,都是“刻石颂秦德”之作。形式上,“四言为句,三句为韵”。铺叙颂夸,气度宏伟,韵律和谐。但是文采不足。 (《琅琊台刻石》是二句为韵,比较独特。)
小结 汉代政治风貌对散文的影响 【理解】【简答】
一、西汉初期
刘邦帝——汉景帝末年(前202——前141)
总结秦亡经验,实行休养生息政策:轻赋役,废峻法,取消言禁书禁。 散文:多治国政论。行文感情丰富,有纵横家遗风;
切近现实,长于分析和对策,质朴畅达(受“战国策士”影响)。
二、西汉中后期
汉武帝——西汉末年(刘婴,王莽篡权事件)
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以儒术缘饰政事”。
散文:言必称经,以阴阳灾异论政,文风平实沉稳,极少波澜。
三、东汉时期
刘秀帝,大兴“图谶之学”,“图谶于天下”,借助图谶巩固政权。 东汉前期政治浮妄,激起文人的质疑批判精神。
东汉后期,政治腐败,士人们清议时政,作品求实而鲜明。
第 1 页
中国古代文学史一 复习纲要
四、汉代散文家一览 西汉初期 贾谊 晁错 西汉中后期 董仲舒 刘向 司马迁 杨恽 桓宽 东汉初期 桓谭 王充 东汉中后期★ 王符 仲长统 冯衍 朱穆 第二章 汉代政论、抒情散文
*若考试时问起作家的散文有什么特色,那先看能不能套上述小结里的内容。
西汉初期 一、贾谊
(荀子——李斯——吴公——贾谊) (一)作品
《治安策》、《论积贮疏》(劝农思想)
《过秦论》(史论散文)(秦亡于仁义不施)
(二)贾谊散文创作的代表作(如上)及其文学特点 【简答】 1、忧患意识最浓。
2、感情浓郁,质朴畅达,有纵横家遗风。 2、切近现实,长于分析和对策。
二、晁错
张恢学生,申商刑名之术,后被腰斩。 (一)作品
《上书言兵事》、《守边劝农疏》、《论贵粟疏》、《贤良文学对策》 (二)艺术特色 【简答】 1、套用小结里的几条。
2、切实中肯,能提出建设性建议。
西汉中后期
一、董仲舒(群儒之首)
(一)作品《春秋繁露》、《天人三策》 (二)艺术特色
1、天人相感思想,阴阳灾异论政。 2、逻辑严密,引经据典,沉着冷静。
3、汉代散文到董仲舒这里已经没有纵横之风。
第 2 页
中国古代文学史一 复习纲要
二、刘向★
经学家,目录学家,三度入狱。
(一)奏疏文
《条灾异封事》 人和致天和 《极谏用外戚封事》 外戚干政 《谏营昌陵疏》 薄葬思想
(二)奏疏文特点 【简答】 1、结构严谨,逻辑清晰。
2、正论开篇,继以反证,总结观点,最终落脚于所针对之事。
(三)《战国策叙录》【选择】
脱离经学之风,文气盛壮,具有纵横家之风,是情文俱佳的好作品。
(四)《新序》10卷,《说苑》20卷 【选择】【名词解释】 刘向最具文学价值的作品,采集群书中的逸闻琐事编撰而成,寓含劝诫训教之意。 类于魏晋的志人小说,写人上继承《左传》。
(五)《新序》《说苑》的文学特点及影响【简答】
1、以简短的笔墨描写人物言行,传达其形貌和精神(继承《左传》写人艺术)。 2、但不再穿插于历史叙述之中,而成为独立的故事,具有更多文学意味。 3、对后世文言小说(尤其是志人小说)有深刻的影响。
西汉中后期其他散文 一、抒情
(一)司马迁《报任安书》
叙写生动,感情真挚,不仅悲愤,更是清醒而冷峻。
(二)杨恽 yun3《报孙会宗书》 杨恽是司马迁的外孙。
以自然流丽的文笔写回归田园的悠然自适,苦中作乐。
二、政论
(一)桓宽《盐铁论》
虽然是政论,但是不烂说灾异,不频频引经据典,而是以史为鉴。 对话体政论,但是缺乏气势。
第 3 页
中国古代文学史一 复习纲要
东汉时期 一、桓谭
(一)作品《陈时政疏》、《抑谶重赏疏》、《后汉书〃新论》 (二)朴实无华,开东汉士人抨击虚妄之先河。【选择】
二、王充
(一)作品《论衡》《对作》、《自纪》、《艺增》、《超奇》、《佚文》) (二)以疾虚妄为宗旨。
(三)批判内容:阴阳灾异、河洛图谶、经学学风、儒学品格。 (四)主张独创,但并不反对文辞各具特色。
三、仲长统 “狂生”【选择】 (一)作品
《昌言》辩论色彩,言辞激扬。 《乐志论》潇洒美丽,老庄思想。
(二)崇尚实用,变革思想。【选择】
东汉时期抒情散文
一、冯衍《与妇弟任武达书》(休书) 情感真实,俳偶铺叙。
二、朱穆
耿直,为官不得意,愤懑发疽ju1而卒。 著有:论、策、奏、书、诗、赋等20篇。
(一)《崇厚论》
批判儒家仁义礼法遮掩下的伪善社会时俗。 崇厚:崇尚道家的“道德”。 (二)《绝交论》
世人的交游无不是蝇营狗苟,假公济私。
第 4 页
中国古代文学史一 复习纲要
第三章 汉代史传散文
第一节 《史记》
司马迁的私作,为了完成著史理想,所以有自己的史学思想。4000余人物,拓展史载人物的阶层和范围。纪传体,以人物活动为记叙视角,以人物贯穿事件。 是后世叙事文学的典范。
一、司马迁 字子长 父亲司马谈,史官世家。
李陵事件:遭受腐刑,忍辱著史。
二、纪传体通史 【简答】 (一)核心
1、本纪:历代帝王兴衰沿革(纲领)。 2、世家:王侯各国状况。
3、列传:古今特殊人物或集团。 (二)补充
1、表:依照年月摘记大事。 2、书:载录文化、经济、制度。
三、文学成就 【论述】
(一)精巧的剪裁和安排 【简答】 1、主要事件和典型细节配合。 2、多种材料详略互异的穿插描述。 3、互见法 【名词解释】
在本人的传记中表现这个人的主要经历和性格特征,以突出其主要特点,而其他的一些事件和性格特点则臵入别人的传记中描述,以表现人物性格的侧面。
(二)写人的经典手法 【简答】 1、个性化的语言。
2、人物间的对比衬托,展示同类人物的不同性格。 3、把人物放入特定的环境中。
4、细节描写或者心理描写(例如他人的语言或者人物独白)。
(三)历史评价 【选择】 史传散文、叙事文学的典范。 鲁迅: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第 5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