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理学名词解释及问答题大全(带答案)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5/8 7:22:18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可发展为急性粒细胞白血病。

9.1.07 ①严重感染、某些恶性瘤、药物中毒、大量出血和溶血反应等刺激造血组织而产生的异常反应;②周围血中白细胞显著增多;③有幼稚细胞出现。

9.1.08 ①各种组织细胞或巨噬细胞增生性疾病;②包括肿瘤性和反应性两种;③肿瘤性有罕见的组织细胞肉瘤和恶性组织细胞增生症;④反应性有噬血细胞性组织细胞增生症和Langerhans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 9.1.09 ①22号染色体的长臂易位至9号染色体长臂;②95%的慢性粒细胞白血病伴有Ph1染色体;③对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的诊断有决定性的意义。

9.1.10 ①Langerhans细胞特有的超微结构;②电镜下为一种呈杆状的管状结构,中央有一纵行条纹和平行排列的周期性条纹,形似一条小拉链;③有时一端有泡状膨大似网球拍状。 四、问答题(此处仅列出答案要点)

9.4.01 ①肿瘤细胞:诊断型R-S细胞为代表的系列R-S细胞。R-S细胞包括:镜影细胞(诊断性R-S细胞)、腔隙型细胞(陷窝细胞)、“爆米花”细胞、多形性或未分化的R-S细胞;②多量的炎细胞;③淋巴结结构部分或全部破坏。

9.4.02 ⑴非霍奇金淋巴瘤:①淋巴结结构部分或全部破坏;②细胞呈单克隆性增生;③常有正常结构被侵袭和包膜外浸润;④淋巴结进行性增大;⑤可发生扩散转移;⑥抗感染治疗无效。

⑵淋巴结反应性增生:①淋巴结结构呈可逆性改变;②细胞成分为以成熟浆细胞为标志的B淋巴细胞衍化系列;③无正常结构被侵袭和包膜外浸润;④不发生扩散转移;⑤淋巴结时大时小;⑥抗感染治疗可愈。

9.4.03 ①全身性、系统性、肿瘤性增生;②病变累及全身各种器官,但以淋巴结、脾、骨髓病变最严重;③受累组织内肿瘤性的组织细胞样细胞增生,呈散在分布的灶性浸润;④瘤细胞类似于组织细胞及其前体细胞;⑤免疫组化瘤细胞为T细胞性或NK细胞性;⑥发热、乏力、全身淋巴结大,肝、脾大,晚期可出现黄疸、贫血、白细胞和血小板减少。

一、名词解释

10.1.01 新月体(crescents)

10.1.02 蚤咬肾(punctate petechiae over the renal surface and cortices or flea-bitten kidney) 10.1.03 大红肾(large red kidney) 10.1.04 大白肾(large white kidney) 10.1.05 马鞍肾(saddle kidney)

10.1.06 上行性感染的肾盂肾炎(upward infectious pyelonephritis) 10.1.07 肾病综合征(nephrotic syndrome)

10.1.08 急性肾炎综合征(acute nephritic syndrome)

10.1.09 继发性颗粒性固缩肾(secondary granular and contracted kidney) 10.1.10 肾小球肾炎(glomerulonephritis) 10.1.11 肾盂肾炎(pyelonephritis)

10.1.12 下行性(血源性)感染的肾盂肾炎(downward infectious pyelonephritis or hematogenous infectious pyelonephritis)

10.1.13 肾细胞癌(renal cell carcinoma)

10.1.14 肾母细胞瘤(nephroblastoma or Wilms, tumor) 四、问答题

10.4.01 简述急性弥漫性增生性肾小球肾炎的病理变化及临床表现。 10.4.02 简述毛细血管外增生性肾炎的病理变化及临床表现。 10.4.03 简述慢性硬化性肾小球肾炎的病理变化。 10.4.04 阐述肾盂肾炎的病因和发病机理。

10.4.05 试比较肾小球肾炎和肾盂肾炎的异同。 10.4.06 临床病理讨论

患者,女,45岁。因“间断性眼睑浮肿5年,血压持续性增高2年,多尿、夜尿1+年,尿量明显减少伴呕吐5天”入院。自述10岁时曾患过“肾炎”,经住院治疗痊愈。体格检查:血压25.6/18.0kPa(192/135mmHg)。实验室检查:血红蛋白70g/L。尿:密度1.008,蛋白(+++),颗粒管型(+),脓细胞(-)。血非蛋白氮(NPN)214mmol/L。入院后经抢救治疗,于第5天出现嗜睡及心包摩擦音,第7天出现昏迷,第8天死亡。 尸体解剖主要所见:左肾重37g,右肾重34g;两肾体积明显缩小,表面呈细颗粒状,但无瘢痕;切面见肾实质变薄,皮髓分界不清,肾盂粘膜稍增厚但不粗糙。镜下见多数肾小球萎缩、纤维化、硬化,肾小管萎缩,间质纤维组织明显增生及淋巴细胞浸润;残留肾小球体积增大,肾小管扩大;间质小动脉壁硬化,管腔狭小。心重450g,心包脏层粗糙,有少数纤维蛋白附着,并有少量出血点,左室壁增厚,左右心室稍扩张。脑重1600g,脑回增宽,脑沟变浅。 请讨论:

1.请作出本例病理诊断并给出诊断依据。 2.结合病理解剖所见解释临床表现。 3.请讨论本例死因。 答案

一、名词解释(此处仅列出答案要点)

10.1.01 ①新月体性肾小球肾炎(快速进行性肾小球肾炎);②增生的肾球囊壁层上皮细胞、单核细胞;③呈新月形。

10.1.02 ①急性弥漫性增生性肾小球肾炎;②肾小球毛细血管破裂出血;③肾表面和切面可见散在的小出血点。

10.1.03 ①急性弥漫性增生性肾小球肾炎;②双肾对称性肿大,充血。

10.1.04 ①新月体性肾小球肾炎或膜性肾小球肾炎等;②双肾肿大、颜色苍白。 10.1.05 ①慢性肾盂肾炎晚期;②肾体积缩小、质硬,表面形成深凹的瘢痕。

10.1.06 ①下泌尿道(如尿道、膀胱)的炎;②细菌沿输尿管或输尿管周围的淋巴管上行到肾盂;③肾盂肾间质的化脓性炎;④大肠杆菌。

10.1.07 ①三高一低即大量蛋白尿、高脂血症、高度水肿、低蛋白血症;②轻微病变性肾小球性肾炎、膜性肾小球性肾炎、膜性增生性肾小球性肾炎、局灶性节段性肾小球硬化、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 10.1.08 ①急性弥漫性增生性肾小球肾炎;②发病突然,明显血尿、少尿、轻~中度蛋白尿,水肿和高血压等。

10.1.09 ①肾炎晚期;②肾体积明显缩小,重量减轻,质地变硬,颜色苍白;③表面呈弥漫性细颗粒状。 10.1.10 ①肾小球损害为主的变态反应性炎;②原发或继发性的肾小球疾病;③血尿、水肿、高血压、蛋白尿等,晚期肾衰竭。

10.1.11 ①细菌感染;②肾小管、肾盂和肾间质为主的化脓性炎;③发热、腰痛、脓尿等;④分为急性肾盂肾炎和慢性肾盂肾炎。

10.1.12 ①体内有感染灶;②细菌经血流到达肾;③肾小球和肾小球周围间质化脓性炎;④肾盂炎;⑤多为双侧。

10.1.13 ①肾小管上皮细胞发生的恶性瘤;②好发于肾上极;③圆形、边界清楚、大小不一、切面呈淡黄*色或灰白色等多种色彩的肿块;④细胞形态和排列多样,以透明细胞癌最多见。

10.1.14 ①胚胎性生肾组织发生的恶性瘤;②最常见于儿童;③原始肾小球样和肾小管样结构,横纹肌、平滑肌、胶原纤维、软骨、骨和脂肪组织。 四、问答题(此处仅列出答案要点或列简表比较)

10.4.01 ⑴概念 ①以弥漫性肾小球系膜细胞和内皮细胞肿胀、增生为主要病变的一种急性炎;②与A组乙型溶血性链球菌感染密切相关。

⑵病理变化:1)肉眼 ①大红肾;②蚤咬肾。2)光镜 ①系膜细胞和内皮细胞明显增生,中性粒细胞等炎细胞浸润;②免疫荧光检查显示IgG和C3呈颗粒状沉积于毛细血管壁;③电镜 基膜和上皮细胞间可见驼峰状电子致密沉积物。3)临床表现 多见于儿童,表现为急性肾炎综合征。 10.4.02 ⑴概念 ①肾球囊壁层上皮细胞增生,形成新月体;②病变进展较快。

⑵病理变化 1)光镜下见肾小球内大量新月体形成,开始为细胞性新月体,后期转化为纤维性新月体;2)免疫荧光检查显示大多数无IgG和C3沉积,少数可见IgG和C3沿毛细血管壁呈线条状沉积;3)电镜 基膜不规则增厚,有的可见裂孔和缺损;4)肉眼观察为大白肾。

⑶临床表现 表现为快速进行性肾炎综合征,并迅速发展为肾衰竭。 10.4.03 (1)各型肾小球肾炎发展到晚期的结果。

(2)病理变化 1)光镜 ①肾小球 A.病变肾小球呈不同程度体积缩小、纤维化、透明变性、消失;B.存留的肾小球代偿肥大;②肾小管 A.病变肾小管萎缩、纤维化或消失;B.存留肾小管不同程度扩张,可见透明管形;③肾间质 A.纤维组织明显增生;B.小动脉管壁增厚、硬化;C.伴有多量淋巴细胞和浆细胞浸润;2)肉眼 双肾呈颗粒性肾固缩。

10.4.04 (1)病因 主要是革兰阴性菌,多数为大肠杆菌,次为变形杆菌等,少数由其他细菌和真菌等引起。 (2)发病机制 1)入侵细菌为引起发病的决定因素;①外因为细菌数量和毒力大小;②内因为机体抵抗力的强弱;2)感染途径 ①上行性感染(逆行性感染)常见,多数为大肠杆菌感染,引起一侧肾脏发病的居多,泌尿道黏膜损伤、尿路梗阻和膀胱输尿管反流,是导致肾盂肾炎的主要因素;②下行性感染(血源性感染)少见,常为败血症等细菌经血至肾间质、肾盂发病,以金黄*色葡萄球菌居多,两侧肾脏同时受累的多见;3)诱因 ①尿路阻塞,主要为机械性(外压内阻)的,如结石、肿瘤、前列腺肥大,亦有功能性的,如膀胱壁与输尿管肌麻痹(如麻*醉);②泌尿道黏膜损伤,如手术操作、膀胱镜检查、导尿等;③全身抵抗力下降。 10.4.05

肾小球肾炎和肾盂肾炎的异同 肾 小 球 肾 炎 肾 盂 肾 炎 病变性质 变态反应性炎 化脓性炎

病因 与A组乙型溶血性链球菌感染密切相关,多种抗原 细菌,上行性感染为主,次为血源性感染 发病机制 原位免疫复合物形成,循环免疫复合物沉积 细菌直接作用

病变特点 弥漫性肾小球损伤,双肾同时受累 肾盂、肾间质化脓性炎,双侧肾脏不对称性病变

临床表现 急性肾炎综合征,或肾病综合征,或慢性肾炎综合征 高热,寒颤,腰痛,脓尿、蛋白尿、菌尿 结局 治愈或转为慢性硬化性肾小球肾炎,导致肾功能不全 治愈或转为慢性肾盂肾炎,最终导致肾功能不全

10.4.06 临床病理讨论

⑴病理诊断 慢性硬化性肾小球肾炎,肾衰竭。

1)慢性硬化性肾小球肾炎;2)纤维蛋白性心包炎(尿毒症引起)、高血压性心脏肥大;3)脑水肿。 ⑵病理解剖所见解释临床表现

1)双侧肾脏肾小球大量纤维化、硬化,残存的肾单位代偿性扩张,血液只能从残存代偿的肾小球快速滤过,尿液重吸收浓缩减弱,因此,出现多尿、夜尿和尿密度1.008;2)大部分肾单位破坏,造成肾缺血、肾素分泌增多,加之肾小动脉壁硬化及管腔狭长,出现高血压及左心室壁肥厚;3)肾单位大量破坏,促成红细胞生成素减少,加之肾功能障碍而使代谢产物在体内积聚,抑制骨髓造血功能,病人出现贫血(血红蛋白70g/L);4)脑水肿及纤维蛋白性心包炎和心包脏层出血点是由于尿毒症所致。 ⑶死因:肾衰竭、尿毒症。

一、名词解释

11.1.01 尖锐湿疣(condyloma acuminatum) 11.1.02 子宫颈假性糜烂(cervical false erosion)

11.1.03 慢性子宫颈炎(chronic cervicitis) 11.1.04 纳博特囊肿(Naboth,s cysts) 11.1.05 子宫颈息肉(cervical polyp)

11.1.06 子宫颈真性糜烂(cervical true erosion)

11.1.07 子宫颈上皮不典型增生(cervical epithelial atypical hyperplasia) 11.1.08 子宫颈原位癌(carcinoma in situ)

11.1.09 子宫颈上皮内瘤变(cervic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 CIN) 11.1.10 微灶浸润型鳞状细胞癌(microinvasive squamous cell carcinoma) 11.1.11 浸润型鳞状细胞癌(invasive squamous cell carcinoma) 11.1.12 子宫内膜增生症(endometrial hyperplasia) 11.1.13 子宫腺肌病(adenomyosis)

11.1.14 子宫外子宫内膜异位症(endometriosis externa) 11.1.15 卵巢巧克力囊肿(ovarian chocolate cyst) 11.1.16 腺棘皮癌(adenoacanthoma)

11.1.17 腺鳞状细胞癌(adenosquamous carcinoma) 11.1.18 葡萄胎(hydatidiform mole) 11.1.19 侵袭性葡萄胎(invasive mole) 11.1.20 绒毛膜癌(choriocarcinoma) 11.1.21 畸胎瘤(teratoma)

11.1.22 前列腺增生(hyperplasia of prostate) 11.1.23 乳腺纤维囊性变(fibrocystic change of breast) 11.1.24 硬化性腺病(sclerosing adenosis)

11.1.25 导管内原位癌(intraductal carcinoma in situ) 11.1.26 小叶原位癌(lobular carcinoma in situ) 11.1.27 男性乳腺发育(gynecomastia) 11.1.28 Call-Exner小体(Call-Exner body) 四、问答题

11.4.01 什么是CIN?什么是原位癌及原位癌累及腺体?它们是否一定发展为浸润癌? 11.4.02 试述葡萄胎的基本病变要点? 11.4.03 试述绒毛膜癌的基本病变要点? 11.4.04 临床病理讨论

病史摘要:患者,女性,30岁。7月前曾患葡萄胎(病理确诊),经刮宫后阴道流血停止,妊娠试验转为阴性。半月前咳嗽,咯血,1周前出现阴道不规则出血。妇科检查:子宫约3月妊娠大,形状不规则。妊娠试验阳性。X线胸片:右肺下叶二个圆形占位病变。诊断:恶性葡萄胎。行子宫及双侧附件切除。 病理资料:子宫及双侧附件。子宫有13cm×6cm×5cm大,剖开子宫见右侧壁有一2cm大息肉状暗红色结节、突入子宫腔、其深部子宫肌壁有出血、坏死,经多个切面未见绒毛结构。光镜见息肉状结构为有明显异型性的两种细胞构成,一种细胞胞质丰富、淡染,单核或多核,核大呈泡状,大小不一;另一种细胞胞质亦丰富,深红色,多数为多核,少数为单核,核深染。细胞间有大量红细胞及坏死组织,未见间质和血管。肿瘤向子宫肌层浸润。经连续切片见少量绒毛。 请讨论:

⑴诊断及诊断依据?

⑵此次发病与葡萄胎有无关系?

⑶肺部病变的性质及其发生机制,咳嗽、咯血的病变基础? 答案

一、名词解释(此处仅列出答案要点)

11.1.01 ①人乳头状病毒6型及11型;②呈疣状;③接触传播;④好发部位为小阴*唇、阴*蒂、处女膜周围、尿道外口、阴道壁及子宫颈,肛周和会阴部也可受累;⑤常有局部瘙痒。

11.1.02 ①子宫颈阴道部的鳞状上皮被子宫颈管内柱状上皮所取代;②呈红色似糜烂;③常见。 11.1.03 ①育龄妇女最常见的疾病;②链球菌、葡萄球菌或肠球菌;③白带过多;④子宫颈粘膜充血、肿胀,呈颗粒状或糜烂状;⑤子宫颈间质内有单核细胞、淋巴细胞及浆细胞浸润。

11.1.04 ①又称子宫颈腺囊肿;②子宫颈粘膜的腺腔被黏液或化生的鳞状上皮堵塞;③腺体扩大成囊状。 11.1.05 ①子宫颈黏膜、腺体和间质纤维结缔组织局限性增生;②良性瘤样病变。

11.1.06 ①子宫颈阴道部的鳞状上皮因炎症或损伤而坏死、脱落,形成表浅的缺损;②少见。

11.1.07 ①癌前病变;②子宫颈上皮部分被不同程度异型性的细胞所取代;③异型细胞类似正常基底细胞或体积较小,大小不等,细胞核较大深染,细胞排列紊乱,可见核分裂;④好发部位:子宫颈鳞状上皮与柱状上皮交界带(移行带)。

11.1.08 ①子宫颈上皮全层皆为癌细胞;②癌细胞尚未穿破上皮基膜。

11.1.09 ①子宫颈上皮不典型增生至原位癌;②癌前病变的连续过程;③分为Ⅰ、Ⅱ、Ⅲ级。

11.1.10 ①少数肿瘤细胞突破基膜;②浸润深度不超过基膜下5mm;③没有血管浸润及淋巴结转移;④多无明显症状。

11.1.11 ①癌组织突破基膜;②浸润深度超过基膜下5mm并伴有临床症状。

11.1.12 ①子宫内膜呈弥漫性或灶性增厚,厚度常超过5mm;②月经过多、不规则子宫出血、经期延长或绝经后流血;③更年期或青春期妇女;④卵巢雌激素分泌过多、孕酮缺乏。

11.1.13 ①子宫肌壁内出现子宫内膜腺体及间质;②距子宫内膜基底层以下至少一个低倍(10×10)视野(大约2mm);③异位的内膜腺体及间质周围有肥大的平滑肌纤维;④育龄期妇女;⑤子宫增大、痛经及月经过多。

11.1.14 ①子宫以外的部位出现正常的子宫内膜腺体和间质;②青年妇女及不孕症妇女;③痛经。 11.1.15 ①卵巢异位的子宫内膜;②月经周期反复出血;③含巧克力糊状物囊肿。 11.1.16 ①分化较好的腺癌;②良性鳞状细胞团。 11.1.17 ①腺癌组织;②恶性鳞状上皮。

11.1.18 ①胎盘绒毛普遍性水肿;②大小不等的葡萄状物;③子宫增大常超过妊娠期;④阴道流血或阴道排出水泡状物。

11.1.19 ①水泡状物;②浸润子宫肌层;③滋养层细胞增生有异型性。

11.1.20 ①高度恶性的滋养层细胞肿瘤;②无绒毛或水泡状结构;③成团异型滋养层细胞;④病灶周围常有大片出血、坏死;⑤广泛侵入子宫肌层或转移至其他脏器及组织;⑥血道转移。 11.1.21 ①生殖细胞的肿瘤;②2~3个胚层分化。

11.1.22 ①前列腺腺体和间质增生;②呈结节状;③尿道梗阻或尿流不畅。

11.1.23 ①乳腺不规则形肿块,边界不清;②乳腺小导管呈囊性扩张,间质纤维组织增生;③雌激素过多;④非肿瘤。

11.1.24 ①乳腺间质纤维显著增生;②小叶内导管和腺泡数目增多;③小导管上皮、腺泡上皮及肌上皮增生。

11.1.25 ①中、小导管;②癌细胞局限于导管内;③管壁基膜完整。

11.1.26 ①终末导管及腺泡;②癌细胞局限于导管和腺泡内;③未穿破其基膜;④小叶结构存在。 11.1.27 ①男性乳腺;②腺上皮及间质成分增生;③肿块卵圆形或盘状,界限较清楚;④雌激素增加、雄激素减少。

11.1.28 ①颗粒细胞瘤;②瘤细胞中腺样或花环样腔隙(菊形团);③腔内含均质红染物质及少量核碎片。 四、问答题(此处仅列出答案要点)

11.4.01 ①子宫颈上皮内瘤变(cervic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 , CIN)是指子宫颈上皮不典型增生至原位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