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全册教案含反思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21 13:51:13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四年级 数学 下册

教学第三单元 《运算定律》 第2课时 内容 第二课 加法运算定律的应用 1、知识与技能:用运算定律进行一些简便运算。 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根据具体情况,选择教 知识与技能 算法的意识与能力,发展思维的灵活性。 学目 过程与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现实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生活的联系,能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能运用运算定律进行一些简便运算。 任 教学重点 务定 能运用运算定律进行一些简便运算。 位 教学难点 教学课件 准备 板 书 加法运算定律的应用 设 计 教学过程设计 个性化修改 一、目标导学 1、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加法的两个运算定律,你能说出是哪两个吗?你能举出例子说说吗? 2、导入新课(师板书课题) 二、自主学习(自学课本20页例3。) (一)自学提纲 1、例3中都给出了哪些已知条件?求的问题是什么? 2、你能列出算式吗? 3、你能很快算出此题的答案吗?你是怎样计算的?与同桌交流。 4、在此题中,你运用了加法的哪些运算定律? (二)学生自学(教师巡回指导,并告诉学生在看不懂的地方要做上标记)。 105

四年级 数学 下册

(三)自学检测 计算下面各题,怎样简便就怎样计算? 425+14+186 75+168+25 三、合作探究 1、小组互探(把在自学过程中遇到的不会问题在小组内交流探究)。 2、师生互探(师生共同探究在自学过程中遇到的不会问题及经小组讨论后还未能解决的问题) 3、在运用加法运算定律进行计算时应注意什么? 四、达标训练 1、根据运算定律在下面的( )里填上适当的数。 46+( )=75+( ) ( )+38=( )+59 24+19=( )+( ) a+57=( )+( ) 要求学生说出根据什么运算定律填数。 2下面各式那些符合加法交换律。 140+250=260+130 20+70+30=70+30+20 260+450=460+250 a+400=400+a 3、P20“做一做”第1、2题 五、全课总结 六、作业:练习六第1-2题。 课后活动与作业 课堂作业本P14. 在这节课的教学中,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中提炼数学知识,利用知识的迁移,教师教的轻松,学生学得愉快。通过老师的引导,让学生从思考中获得了快乐,从运用中得到了启示,所以整节课学生注意力都是高度集中。教学时,通过口算检查学生的运算能力,同时引出定律,为新课铺垫。从而培养了学生对数学的兴趣,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自觉性、主动性。 教学 反思

105

四年级 数学 下册

教学第三单元 《运算定律》 第3课时 内容 第三课 减法的性质 1、通过观察、猜想、验证、归纳,让学生经历探究发现减法的特殊规律并选择运用进行简算的过程。 教 知识与技能、过2、让学生从解决生活实际问题中体会到计算方法的多学目 程与方法、情感样化。 标 态度与价值观 3、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能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理解一个数连续减去两个数,可以写成这个数减去后任 教学重点 两个数的和的道理。 务定 位 教学难点 灵活运用减法的性质进行简便运算。 教学课件 准备 减法的性质 板 234—66—34 =234—(66+34 ) 书 =234—100 =134 设 一个数连续减去两个数,可以用这个数减去后两个数的和。 计 教 学 过 程 设 计 一、激趣生疑 1、竞赛 出示两组题,分组计算,比赛看哪组同学即对又快?(幻灯) 第一组 第二组 72-6-4 72-(6+4) 85-8-2 85-(8+2) 126-70-30 126-(70+30) 根据比赛的结果提问:男同学输了,服不服气呀?你们就不想知道女同学为什么能算得又对又快吗? 2、发现:让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发现了什么?(学生说说自己的发现) 个性化修改 105

四年级 数学 下册

3、猜想:观察三个等式,激励学生大胆猜测:这里面有没有什么规律呢?(学生发表自己的说法) 4、师板书:从一个数里连续减去两个数可以写成这个数减去后两个数的和。 5、师提问:是不是从一个数里连续减去两个数都可以写成这个数减去后两个数的和呢?(在猜想后打上?号) 6、举例验证 7、师小结:大家善于观察,善于动脑,这是一种很好的学习习惯,刚才大家通过观察发现了规律,利用这些规律使计算简便。(板书:简便) 二、自主探索,探究新知 (创设情景引出例题) 师:“同学们喜欢旅游吗?(喜欢)如果让你自己去旅行,你能行吗?不要着急,李叔叔给大家介绍了一个旅行法宝——《自助旅行》指南。这本书可以告诉我们旅行时应做的准备和注意事项。” 出示情境图 师:李叔叔在外出旅行前,他就仔细的查阅了这本书的资料。从图上,你能了解到什么数学信息? (数学信息:李叔叔昨天看了66页,今天又看了34页。这本书一共有234页。) 师:根据这些数学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2. 尝试各种算法 师:“还剩多少页?”这个问题,你能解决吗? 师:自己先列式算算看,计算好后把你的思路跟小组内的同学交流一下,看谁的算法最多。 3.全班汇报交流 师:你们都是怎么计算的?把你的思路跟大家分享一下。 指名上黑板板演算法: 思路1:从这本书的总页数里先减去昨天看的66页,再减去今天看的34页,就算出还剩多少页没看。即234-66-34 思路2:先算出李叔叔昨天和今天一共看了多少页,再从总页数里减去看过的页数,就是剩下的页数,即234-(66+34) 思路3:总页数里减去今天的页数,再减去昨天的页数,就是剩下的页数,即234-34-66 师:同学们想出了这么多种方法,讲得都很有道理,你更喜欢哪一种?把你的理由讲给同桌听一听。 4、引导学生理解:至于哪一种方法更简便,要看具体的数据特点,不能一概而论。 105

四年级 数学 下册

5、刚才大家通过自己的观察、比较发现了要想使计算简便,要看具体的数据特点,才选择具体的算法来计算,我想下面的这道题你们也一样能根据具体情况具体解决。如:将例4的总页数改为266页,让学生自己选择算法,使计算更简便。 6、⑴独立列式计算;⑵指名板演 7、那“145-34-86”这道算式可以简便计算吗?看来,在今后计算时,我们要观察算式数据有什么特点,然后运用合适的算法,进行简便计算。 三、巩固练习 P20做一做1、2 四、小结 今天利用我们善于观察的眼睛发现了什么数学规律?这些规律可以使计算怎样?但在计算的过程中我们还要注意什么? 课 后 活 课堂作业本P16. 动 和 作业 教后札记 通过今天的学习,促发学生在分享学习成功的同时,不仅让学生以成功者的身份介绍提炼知识点,而且着重组织引导学生对学习方法的回忆,数学思想予以关注。这样,知识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目标整合体系得以较为完美的呈现。以后在计算时要学会观察,再决定方法。多猜想,多验证,其实许多数学家也是这样发现数学规律的。 教学 反思

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