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12/23 19:37:39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作文专题之议论文的论据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培养学生正确使用论据的习惯,培养学生作文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 :训练学生判断并选择论据的能力,并通过修改训练来深入把握。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正确的学习态度和方法,形成优秀的思维品质。 教学重、难点:学会围绕论点和论题正确使用恰当贴切的论据。 教学内容:
一、选取论据的原则
例1:有同学以“我们可以不欢迎挫折,但不应该回避挫折,畏惧挫折”为话题,以“挫折铸造成功”为中心,选了下面的论据,大家思考合适吗?
挫折铸造成功。我们学校一个女孩在学校踢足球,因表现很不理想而遭到老师的训斥。大家都说她并不适合这项运动,但她并没被挫折吓倒,更加发奋努力,终于考进了专业球队。
例2:下文是以“谈包容”为题的一篇议论文节选:
当几个人一起研究一个问题时,个人的观点很重要,但集体的观点更重要,集体中的某个人与集体的观点不同,并与集体产生矛盾,此时集体接受了他的意见,那是包容。当你走在大街上,不小心把一个人的水碰洒在身上,不同的人就会有不同的做法。有的人会对你破口大骂,说你不长眼并为此纠缠不休;有的人会对你笑着说没关系。两种不同的态度,后者更懂得包容,包容的含义有很多种,但懂得对人大度,宽容这个人也许会更加有意义。
有一次我和同学借了笔记本,可是不小心把笔记本弄脏,当时我就害怕他责怪我,当我把笔记本还给他的时候,我感到非常地不好意思,正当我跟他说对不起的时候,我本以为他会很凶的数落我,可我听到的是“没关系的,下次注意点儿就行”。当我听到这句话时,我能感受到是他的宽容、大度包容了我,我十分感谢他,并且我从他身上学到了对他人要包容,不要一味地苛责他人,或许你的包容也能感染到其他人。
总结:论据选择不典型
明确:不合适。首先“我们学校的一个女孩”这种说法似乎不典型,还有体育似乎需要天资的,而女孩在被认为是“不适合这项运动”时,仍考进了足球队,只能说明要么老师说的不对,要么她开始只是没有发挥好。她实际是适合这项运动的。因此,用它做论据不典型。.
这是论据选择是容易出现的第一个问题,论据选择不典型。
有典型的、有代表性的事例论据才有说服力。切忌以偏概全,顾此失彼,只选取身边琐事作为论据。如论述“近墨者黑”这个观点时,用“我邻友某某锒铛入狱……”这样的事例。往往难以令人置信,缺乏说服力。
例3:请看下面一段话:
??勤奋学习的是爱因斯坦,淡泊名利的是居里夫人,助人为乐的是雷锋,不畏死亡的是刘胡兰,身残志坚的是张海迪,鞠躬尽瘁的是周恩来,就这么几个死定的例子,光荣地造就了上海乃至全国这么多考试和比赛里的作文高手。
这是近几年深受大家欢迎的小作家韩寒的《三重门》里的句子。大家都知道他应该是一个批判现实主义的作家,那么,他在这里讽刺什么呢?
总结:论据选择不新鲜(一是新人新事,一是旧瓶新酒)
分析:学生作文论据陈旧!这是论据选择是容易出现的第三个问题,论据选择不新鲜。
有的同学把领袖人物、著名人物、先进人物、名言警句当作“万能胶”,而且多年不变,没有从中挖掘出更有说服力的东西;也不注重平时的阅读积累,不善于从生活中选择新鲜的论据,说到这个论点,或者说到那个论点,都是常用的几个论据,让人味同嚼蜡。曾在报刊上看到这样的一句话:在议论文写作中,选择新鲜的别人尚未用过的论据是金子,别人已用的论据你能变换角度去用是银子,别人经常用的而你又照搬照用的是石子。我觉得说得很有道理。在论据的运用中,我们要力求用的都是金子是银子,而不是石子。
例4:阅读下面的材料,思考:伽利略是大家所熟知的名人,下面选文的用例是否新颖呢?
同样是细小的事物,一封已被很多人淡忘的忏悔书,也让我们看到一个科学巨人的人格缺失。伽利略,这个历史上震动世界的名字,却曾经被写在一封可耻的忏悔书上。内容是,他承认他关于地球是转动的说法不正确,并向所有宗教忏悔。在威胁面前他放弃了人格,正如德国戏剧家在《伽利略传》中的评价:他让自己成为社会麻木人群的一部分,死亡了。
明确:选文所用的事实论据典型新颖。虽然伽利略是大家所熟知的名人,但体现伽利略人格缺失的忏悔书让熟知“两个铁球同时着地”的我们倍感新鲜。
例5:讲到居里夫人,我们关注的总是她的科研成就,而忽视了她作为一个女性的特质。梁衡在《跨越百年的美丽》一文中,就另辟蹊径。
居里夫人也有美丽出众的容貌,如果像普通女孩一样利用青春和美貌的原始资本,她也能过上富裕的生活。但她追求的是更高一层的价值和更远一些的目标,献身科学研究。她的美名从发现镭的那一刻起流传于世,获得了比容貌更长久的美丽。
能够从这个方面来利用居里夫人的事例,比老生常谈她发现“镭”的辛苦努力,把奖章给孩子当玩具等要新颖得多。 例6:请大家看这段文字,从反面论证了“要跟着理智走”的观点:
古今中外,多少英雄豪杰、风流人物丧失理智,拜倒在感觉之中,铸成千古遗恨!秦王赢政,开创了大秦帝国,何其壮哉!然而,令人痛心的是他利令智昏,认为基业已固,企望恩蒙万世,自号“始皇”,对人民实行野蛮残酷的政治压迫和经济剥削,丧心病狂地“焚书”、“坑儒”、“以愚其黔首”,及至传至二世,终致“一夫作难而七庙隳,身死人手”,多么可叹!被誉为世界物理界“伟人”,发现万有引力定律的杰出科学家牛顿,晚年为“感觉”所左右,一味信奉神学,走了与科学背道而驰的道路,令人扼腕。当代著名作家周而复声名显赫,身为共产党员,却为“感觉”左右,竟然丧失理智,不顾民族尊严凭吊靖国神社。跪倒在犯下滔天大罪的日本战犯的脚下,给国家和人民造成奇耻大辱,他本人也因此声名狼藉。
总结:论据选择要多角度
这段文字从古今中外的角度,从政治家、科学家、作家的角度,从反面的角度来选取典型事例,说明了“跟着感觉走”的危害性,从而论证了“要跟着理智走的观点,具有很强的说服力。
在我们的身边,有许许多多的典型的材料可以作为论据,从古到今,由中而外,从名人到普通人,由名言而俗语,
皆可作为有力的论据,使文章丰满起来。但是只要用到名人名言作为论据时,总有一批学生连举一大串, 而其中的一部分学生所选的几个人物事例,又往往是同一个国家、同一个时代、同一个类型、同一个领域,这便犯了缺乏典型性的错误。因为从同一个角度举出来的论据再多,再贴切,也只能代表一个方面普遍意义。如能多角度、多方面、多层次地选择论据,避熟就生,避旧就新,典型性和信息量就会增加,就有利于阐述道理,会令人耳目一新。
由此可见,选例不在多,而在精,如果能从不同层次,不同角度去选例,那么会起到以一当十的作用,会使论证全面,更有说服力常用的选例角度有不同的领域(政治、经济、军事、思想、文化等),不同性质(正面、反面)不同国别(中国、外国),不同的时间(古代、近代、现当代)。
二、恰当运用论据
例7:以“挫折是一种财富”为论点,引用下面的话作为论据。看是否有问题? 引言:罗素说过,“累累的创伤就是生命给你的最好的东西。人生应当做点错事,做错事就是长见识”。
总结:论据不准确
明确:张冠李戴。这句话是法国作家罗曼·罗兰说的。
事例论据要使人信服。其材料必须准确真实,切忌张冠李戴甚至胡编乱造。不少学生因为材料记忆不准确,又懒得再去核实。就凭着记忆写作,结果把爱迪生发明电灯的事安到了爱因斯坦身上,把居里夫人淡泊名利拿给孩子玩的奖章说成是金表。文章论证的效果,也就不言而喻了。
例8:阅读下面的两则事例,比较一下,记叙同一件事情,在记叙文和议论文中分别呈现出怎样的形式?
1946年夏,西南联大解散,闻一多也想随师生北返清华,却苦于全家搬迁费用而滞留。这时国民党当局认为昆明民主力量削弱,又嚣张起来,于7月11日夜间用无声手枪暗杀了民盟中央委员李公朴。当时一些名学者跑到外国领事馆要求避难,市内又盛传黑名单下一个便是闻一多,地下党通知他暂时隐蔽。闻一多却把生死置之度外,毅然参加了15日下午在云南大学举行的李公朴追悼会。会上本没有安排他发言。当李夫人介绍丈夫被害经过泣不成声时,混入会场的特务却叫嚷捣乱。闻一多忍无可忍,对着会场内的千名师生和嚣张的特务,发表了一生中著名的最后演讲,宣布自己“前脚跨出大门,后脚就不准备再跨进大门”。会后他又赶赴民主周刊社参加记者招待会,五时许返回西仓坡宿舍途中,便遭军用吉普车内冲锋枪扫射而死,长子闻立鹤为保护父亲也负重伤,凶手则驱车扬长而去。(王文《蓦然回首:闻一多 以身殉志的诗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