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研究中期报告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3 11:48:56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信息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应用的研究》课

题中期报告

北舍中心小学 李引玲

利用信息技术进行的课堂教学,必定是和某种学科进行有机整合下的一种教学。所以制定好信息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应用的有效教学设计方案,是顺利开展课堂学习与信息技术整合教学的前提条件。这种有效教学设计方案,即有一般学科教学的基本要求和程序,但更具有利用信息技术学习的基本特征:主要包括学习的有效性、开放性、选择性、自主性、互动性、丰富性、形象性等。如何充分吸收一般学科教学的优势,巧妙利用信息技术的特点,在丰富的教学个案中归纳出小学语文学科教学与信息技术有效整合应用的学习模式,这是本课题需研究的范畴与重点。 一. 课题概况

(一)课题名称:信息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应用的研究。 (1)研究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教学的结合点、有效措施。

(2)研究在信息技术支持下的教学环境中,从教学目标、内容、教学策略、学习方式等多方面探究信息技术对语文课程的影响力。

(3)通过探索,树立新的教育技术观念,把教育信息技术融入语文学科教学之中,使媒体成为教师创设情景,激发和维持学生学习动机,引导和帮助学生探索知识,延伸自身潜能的工具。

(4)在恰当的时候,找到能合理有效的,使用信息技术,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方法、措施,达到现代信息技术或校园网络与小学学科的最佳整合。 (二)课题周期与实施阶段:

第一阶段——准备阶段(2015年9月--2015年10月)

1.收集有关资料,进行可行性调查论证,准备有关研究实验材料,申报、

立项。

2.成立课题研究领导小组,确定子课题研究骨干成员名单,形成具体的研究工作网络。

3.完成开题报告,组织开题论证,制定课题实施计划(方案)。 (负责人:陈海琦)

第二阶段——实验研究阶段(2015年10月——2015年12月) 1.根据课题2015-2016学年度实施计划、方案展开研究

(1)定期召开实验教师会议,开展研讨活动,交流经验,探索规律。 (2)有针对性、递进性地听取专家作专题讲座,提升教育理论水平,以理论为支撑,拓展研究思路。

(3)定期(多次)开展多项有层次性的教研活动,展示阶段性研究效果,提高课题研究的影响力与辐射度。

(4)与兄弟学校共同引进“小学教学资源网”,更有效地让信息技术在教学中有效地应用。

2.收集、整理研究过程中各种案例,有针对性撰写研究文章,汇总阶段性研究成果。

(负责人:陈海琦、孙辉)

第三阶段——总结汇报阶段(2016年1月--2016年6月) 1.继续开展课题研究活动,课题小组提交研究报告,进行实验总结。 2.总结本课题研究论文在CN级刊物上发表交流情况,汇总本课题研究论文并汇编成册。

3.撰写结题报告,进行结题汇报。 (负责人:李引玲) (三)问题的提出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现代教育技术在教育领域的供给、实施素质

教育、提高教学质量和办学效益中扮演着更为重要的角色,教育信息化担负着神圣的历史使命。教育信息化推动着教育现代化,对于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都将面临教育信息化的猛烈冲击和掌握现代技术的巨大挑战。 信息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大趋势。对本校而言,全面推进教育技术的现代化和信息化,是关于到我们教育改革发展全局的一项重要任务。因此,本实验是教育现代化的需要。

目前,随着我市教育现代化工程的全面实施,我校校园网已建成,学校联接“信息高速公路”,并实现了“班班通”,因此,本实验是学校工作发展的需要,更是信息技术在语文学科中有效渗透的研究,能带动学科教学。

(四)问题的背景

随着以计算机为核心的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及其在教育中的应用, 对学校教育教学工作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无论是宏观的教育目的、教育内容,还是微观的教学组织形式、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最终都将发生根本性的变革。同时,一方面,高度信息化的社会对教育提出了新的和更高的要求,另一方面,飞速发展的信息技术及现代教育心理学研究成果,为教育改革提供了可资依赖的技术平台和科学的理论依据,从而使信息技术广泛应用于学科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成为可能、成为必然。 在高度信息化的时代,重新形成的教学观认为教学具有多方面的功能,它既要传授知识,又要发展学习者的多种能力如学习能力、信息处理技术、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即是我们不但要引导学生学习掌握各学科知识,还要着力培养、提高学生应用信息工具获取、处理、应用、生成、创造信息的能力。在此意义下,把信息技术广泛应用于学科教学,势必成为最佳途径,使学生在获得具体的学科知识的同时,其学习潜能得到激发。 综上所述,运用信息技术,激发学生潜能的研究,体现了在保证学生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