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地理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六章第二节 自然环境学案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18 20:51:45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初一地理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六章第二节 自然环境学案

第二节 自然环境学案

学习目标:

1.认识亚洲地形、河流、气候。

2.学会运用地图和相关资料,归纳出某一大洲的自然环境特点。 3.培养学生初步掌握相关地图和资料提信息。 重点难点:

1.亚洲的地形、河流、气候等方面特点。

2.如何运用各种地图以及相关资料,总结归纳亚洲特点。 知识链接:

通过学习亚洲的自然环境特点,去分析理解其他大洲的自然环境特点。 学法指导:

通过看课本、读图、相互讨论查找资料进行自学。 预习导引:

1.学生看图片,初步感知亚洲的雄伟。 2.互相合作找图,读图,阅读资料。 3.说出亚洲的地势地形特点。 4.归纳亚洲气候特点。 (一)本课目标

1.识记亚洲主要地形区和主要河流的名称。 2.了解亚洲地形特点以及对亚洲河流分布的影响。 (二)导学流程 课前热身

还记得如何判断分层设色地形图吗?基本上是随着颜色的加深,海拔升高。绿色表示平原,黄色表示山地和高原,蓝色表示海洋。

合作探究 (1)整体感知 ①亚洲地形整体分布特点。 ②亚洲的主要地形区。

③亚洲的地形分布直接影响到河流的分布,有什么影响,结果又如何?

1 / 4

初一地理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六章第二节 自然环境学案

(2)互动

读图6.8“亚洲的地形图”,根据以往讲过的知识,自己分析,从一幅平面图上,你能看到什么?说得越多越好。

参考:我们从图中的陆海深表中得出:不同的颜色代表不同的高度,青藏高原和帕米尔高原用深褐色表示,海拔大致在3000米以上,它们位于亚洲的中部地区;西西伯利亚平原位于亚洲北部,华北平原位于亚洲东部,印度河平原和德干高原位于亚洲南部,它们的颜色由深黄到浅黄,说明它们的海拔在1000米以下;伊朗高原位于亚洲西部,颜色表明他的海拔大致在1000~3000米。

亚洲除了面积是世界第一大洲之外,在地形上也有一些世界之最,在读图上找出这些地点,尤其注意这些地点的表示符号,观看《亚洲地形 flash》。

参考:世界最大的山脉:喜马拉雅山。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峰。 亚洲最高的高原:青藏高原。世界最大湖:里海。 世界最深湖:贝加尔湖。世界陆地最低点:死海。 世界最大半岛:阿拉伯半岛。世界最大的群岛:马来群岛。

活动:一组同学沿东经80°,从北向南做旅行;另一组同学沿北纬30°,从东向西做旅行。并沿途纪录所经国家、地形区,所见到的地貌环境和地形特征(地名、海拔、景观等)。

问题:俗话说: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亚洲中高四周低的地势必然会影响河流的走向,这里的河流应该是怎样流的?

4.达标反馈

(1)地形分为五大类,分别是:平原、丘陵、高原、盆地、山地。 (2)亚洲地形的特点是(C)

A.东部高,西部低 B.高原为主的大洲 C.中部高,四周低 D.平原大陆 (3)亚洲注入北冰洋的河流有(D)

A.黄河、尼罗河 B.鄂毕河、恒河 C.印度河、叶尼塞河 D.勒拿河、叶尼塞河

(4)世界最大的半岛是马来半岛;世界陆地最低点是死海。

2 / 4

初一地理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六章第二节 自然环境学案

5.学习小结 (1)内容总结

在了解亚洲位置的基础之上,我们深入了解亚洲的基本自然特性,中部海拔较高,四周海拔较低,这种分布同时也影响了河流的分布,使得河流呈放射状分布。

(2)方法归纳

观察地图,敢于提出问题,归纳问题;采用模拟旅游、实践体验的方式回答问题。 (三)延伸拓展 1.链接生活

链接一:观察中国地形图,中国的主要河流大致是什么流向?你能利用这节课学到的知识分析这种流向的原因吗?

链接二:美国是一个东西临海的国家,但是它广袤的中部地区气候较为干旱,你能用地形原因来解释吗?

2.实践探索 (1)实践活动

画出北纬30°自东向西经过的地形区的剖面图,并且注明是什么地区及海拔高度。 (2)巩固练习

根据所学内容,完成下列各题。

①亚洲地形以平原、高原为主,地势特点是中间高、四周低。 ②受地形因素的影响,河流呈放射状,流向四周的海洋。 ③从图中观察,你还能用什么方法说明亚洲的地势特点? 【答案】沿海分布。

④通过观察,你发现亚洲的平原在分布上有什么特点? 【答案】分布在亚洲沿海地区。

⑤结合对亚洲国家的学习,请你思考:亚洲的人口与城市主要分布在哪里?为什么? 【答案】分布在沿海为主,那里主要是平原,地形适宜人类居住。 ⑥东南亚最大的平原是(C) A.红河平原 C.湄公河平原 B.关东平原 D.长江中下游平原 ⑦阿姆河和锡尔河都是内流河,它们注入了(D) A.里海 C.黑海 B.科尔巴什湖 D.咸海

3 /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