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海宁皮影戏发展状况的调查报告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5/30 22:02:31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如对您有帮助,请购买打赏,谢谢您!

浙江财经学院东方学院本科学生

社会调查报告

题目:关于海宁皮影戏发展状况的调查报告

学生姓名所在分院班 级成 绩胡力强 指导教师 郝小明 工商管理 专 业 人力资源管理 10人力(1) 学号 45 评阅教师签字

2012 年 4月 14日

如对您有帮助,请购买打赏,谢谢您!

小组成员分工情况表

姓名 郑泳健 对资料进行采集。 学号 43 班级 10人力(1) 指导教师 郝小明 成员1 主要完成工作 成员2 姓名 储伟 学号 44 班级 10人力(1) 指导教师 郝小明 对资料进行整理,编辑。 主要完成工作 成员3 姓名 胡力强 学号 45 班级 10人力(1) 指导教师 郝小明 对报告编排以及修改定稿。 主要完成工作 如对您有帮助,请购买打赏,谢谢您!

关于海宁皮影戏发展状况的调查报告

摘 要:海宁皮影戏作为海宁当地的一种非物质文化,已经有一段非常久远的历史,它从扎根海宁开始,已经慢慢融入了这一方水土。但是随着物质文明的不断发展,尤其是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得到快速发展,而海宁皮影戏却在这个黄金档时期并未得到很好的传承,如何在文化产业日渐成为主流产业的当下,抓住改革时机,力图创新,是海宁皮影戏全方面发展的重中之重。

关键字:皮影戏;改革;发展

一、皮影戏的简介

皮影”是对皮影戏和皮影偶人(包括场景、道具等制品)的通称。皮影戏是利用灯光将平面偶人的表演投射到白色布幕上再配以优美唱腔和铿锵的伴奏综合而成的一种戏剧形式。而皮影偶人(包括场景、道具等制品)则是由民间艺人刀雕笔绘而成的皮制品(多用牛皮、驴皮、羊皮)。

二、海宁皮影戏的来源

在海宁一带皮影戏已流传了近八百年的岁月,早已与当地的生活习惯,文化特征结合在一起了。因最早的偶人以“素纸雕镂”,所以在民间又被称为“纸人”或“纸人头戏”。后来采用脱毛支脂的生羊皮做偶人,才成为真正意义上的“羊皮戏”。海宁皮影偶人没有如同北方皮影般采用牛皮或驴皮制作应与杭嘉湖一带是湖羊产区有关;另则南方又少有牛、驴,采用多产价廉的羊皮应是必然。海宁的“羊皮偶人”还应与海宁早期的制革工艺有关。当然制皮衣和制偶人所采用的羊皮的制作工艺流程是不同的。

三、海宁皮影戏的特点

海宁皮影偶人多为侧身平面彩绘造型,整个偶人通常由头部、上身、上臂、下臂、大腿、小腿六部分组成,如有需要还可加一对上、下臂。通常身体除特定人物外均可通用,只需将头部替换即可。在演戏时除人物外还必须配置花鸟鱼虫、树石日月、亭台楼阁、桌椅器皿、车船马轿、龙凤百兽等等,名堂颇多,但加上各种演出道具顶多两只小箱即可装下。这也适合走村串户的表演特点。海宁皮影戏有声腔、皮人脸谱造型两个方面的特点。首先是声腔古老。南宋初,皮影戏刚传人海宁时,唱腔比较简单,后来受昆腔和江南丝竹影响,形成海宁皮影戏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