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的实践研究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7/6 21:17:35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的实践研究

作者:蒋林艳

来源:《新课程学习·上》2013年第12期

摘 要: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不仅能够有效提高其学习能力,更能够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数学品质,使其形成善于思考的习惯,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关键词:高中数学教学;学习兴趣;数学思维能力;教学实验 一、通过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人们经常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也是学生学习以及探索知识的直接动力。通过教学实践活动,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能够使其在获得成功体验的同时培养数学思维能力。 如:在教授三角形全等的判定边角边定理时,可以让学生自己制作教师所规定的角度与边长的三角形,如:∠B=20°,AB=3cm,BC=5cm,剪下此三角形并与他人所制作的进行比较;两三角形是否能重合。接着改变三角形的边长与角度,继续对照,学生会发现每次制作的同样边长与角度的三角形均能够完全重合。这时教师则需要引导学生总结出三角形全等的条件。通过亲自动手,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了课堂气氛,又使得枯燥抽象的概念变得浅显易懂。

二、创设思维情境,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亲自动手能够有效刺激大脑积极思考,不仅能够使得学生进一步理解所学概念,还能够让学生体验到数学学习的快乐。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设立与所学知识符合的发现情境,让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够由具体到抽象、由模糊到清晰、由直觉到逻辑得到升华。例如,在教授有理数乘方一课时,教师可以由一层楼高三米,有一张厚度为0.1mm的纸张,对折一次后厚度则为0.1×

2mm,假设纸张足够大,那么对折多少次才能够和一层楼一样高?这时候,有学生说十几次,几十次甚至百次。教师不能直接给出答案,而要让学生计算自己所说折叠次数之后纸张的厚度。许多学生在计算折叠十次左右后便出现了困难,这时候学生便强烈渴望简便的运算途径。这样,教师可以趁机引出乘方的概念,用乘方表示算式0.1×220,得出数据104.8576米,比30层楼还要高。这样一来,学生通过主动参与教学活动,对乘方有了深刻的理解。 三、利用教学实验,为学生提供探索创新的条件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随着新课改的深入,数学课程有了新的教育理念。那就是让学生能够学到具有价值与挑战性的数学知识,让每一个学生学会运用数学思维思考,并且能够自主积极地参与教学活动。所有数学知识均来源于实践。学生只有亲自动手,才能够从最初的感性认识通过不断地概括、分析以及比较上升到理性认识,最后利用自己的语言对所学知识进行正确的表述,学生就会获得成功的体验、收获快乐,提高数学思维能力。 参考文献:

胡晓东.浅析高中数学教学思维能力培养[J].时代教育,2013(16). (作者单位 江苏省阜宁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