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甘肃省酒泉第四中学历史七年级上册 第7课 春秋五霸与战国七雄教案1 (北师大版)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18 21:01:54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第7课 春秋五霸与战国七雄

一、内容标准

知道春秋争霸和战国七雄史实。 二、教材分析

周分为西周和东周,东周分为春秋和战国时期,本课讲述的是“春秋五霸”和“战国七雄”, “春秋五霸”讲述了齐桓公称霸、晋楚争霸,齐桓公任用管仲改革,使自己成为春秋是第一位霸主。

“战国七雄”讲述了“合纵”“连横”的斗争策略,各国之间时而合众,时而连横,几经反复,秦国逐渐强大起来。

教学重点:齐桓公称霸;培养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教学难点: 时间跨度长,国名多,人物多,学生不易掌握。理解春秋战国各自战争的特点及趋势。

四、教学过程

复习旧知识,导入新课:

周分为西周和东周,东周是谁在哪一年建立的?(公元前770年,周平王迁都洛邑,东周开始)屏幕展示东周分为春秋和战国,由此导入新课。

(新课学习 )首先让学生了解 “春秋”“战国”名字的由来。 1、首先提问:春秋五霸是哪五个?

(二说)他们为什么会争霸?(周室衰微, 诸侯强并弱,争夺更多的土地和人口)

然后让学生根据春秋形势图,掌握具体的地理方位。可以结合今天的地名,如可提问当时我们的家乡所在地处于哪一个诸侯国?由五霸导入第一位霸主,提问“齐桓公为什么能首先称霸?” 学生结合课文内容归纳,教师稍做整理 1. 东方大国,盛产鱼盐; 2. 管仲改革,国富兵强; 3. “尊王攘夷”,策略正确。

讲到第2点时可提问“管仲为齐国的发展作出了哪些贡献?”“你知道哪些有关管仲的故事?”(一箭之仇,管鲍之交)

讲到第3点时要让学生知道什么叫“尊王攘夷”,为什么要“尊王攘夷”,得出结论是成功的外交政策,是齐桓公争霸的有利条件。

接着提问齐桓公称霸的标志是什么?(葵丘之盟)

过渡:齐桓公以后即起参与争霸的是晋国和楚国。晋楚数次联合盟国在中原地区的对决,先后持

续百余年,是春秋时代最壮观的景象。

晋文公称霸用看图说史的形式,让学生讲述这一段历史,“退避三舍”诚信,实现承诺;避敌锋芒,诱敌深入。楚庄王主要通过成语故事“一鸣惊人”和“问鼎中原”来讲述。

在七国之间,秦国实力逐步增强。出示一段材料,思考:如果你是当时某一国的谋士,你会为自己的国家献出什么策略?由此引出合纵和连横。用图演示,讲述合众时可提问为什么六国合纵抗秦不能成功?学生可以参考课文内容及材料阅读的内容。

提问“从春秋到战国时期,战争发生了什么变化?这说明出现了什么趋势?”(从春秋争霸到战国兼并,说明出现了从分裂到统一的趋势)(附导学案)

第7课 春秋五霸与战国七雄

引言:世袭制使无能的人为天子,周王室的实力越来越弱,分封制分封的诸侯势力越来越大,他们想取代周天子,展开了激烈的竞争,因此中原大地上刀光剑影、战乱不断。在争霸战争中先后出现了“春秋五霸”和“战国七雄”。

一、自学导航:让学生根据历史地图填出:

1、春秋五霸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春秋时期,齐桓公为什么能首先称霸?

①任用_______为相, 改革内政,发展经济.使齐国富强起来。 ②齐国背山靠海,拥有 之利的优越条件。 ③以〝_________________〞为口号,积极开展对外活动.。 4.齐桓公称霸的标志是:公元前651年,在 举行诸侯会盟。 请认真阅读教材35页“问鼎中原”一目的内容,回答5-6题: 5.请找出晋、楚两国争霸中原的重要战役发生的地点及结果:

①晋国在_________打败楚国军队,晋文公成为中原霸主。与此有关的一个成语是 。 ②后来,楚军在 晋国,____________跃升为霸主。与此有关的一个成语是 。 请认真阅读教材和历史地图P37-P38 “合纵连横”一目的内容,回答7-11题: 6.战国时期:公元前 年至前 年

7.战国初年,晋国分裂成 _、 、 三个国家。

8.战国七雄是指 、 、 、 、 、 、 。

9.什么是合纵、连横? 合纵是指: 连横是指: 10. 战国时期著名的纵横家有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

二、课堂探究: 有人说,“春秋无义战”即春秋时期没有正义的战争,因为残酷的战争给人民带来了巨大的灾难;也有人说,春秋战国时期的战争,加快了统一的步伐,推动了历史的进步。你如何看待春秋

战国时期的战争呢?(小组讨论并展示,教师总结)

三、巩固练习:

1.春秋时期的第一个霸主是( )A齐桓公B晋文公 C楚庄王D秦穆公

2.与典故与春秋吴越争霸有关的是( ) A尊王攘夷 B退避三舍 C卧薪尝胆 D纸上谈兵 3. 问鼎中原的诸侯王是( ) A.齐桓公 B.宋襄公 C.秦穆公 D.楚庄王 4.下列历史事件或典故与成语“朝秦暮楚”有关的是( ) A.围魏救赵 B.纸上谈兵 C.卧薪尝胆 D.“合纵”“连横”

5.战国七雄中位于最南边的国家是:( )A 楚国 B 燕国 C 秦国 D 齐国 6.下列哪一个成语与晋文公有关:( ) A 卧薪尝胆 B 问鼎中原 C 退避三舍 D 老马识途7、材料解析题:子曰:“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民到于今受其赐。”―-《论语》 读上述材料,请回答:

1、上述内容反映了什么时期的历史事实? 2.管仲是如何“相”桓公的? 3.管仲相桓公有何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