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下册科学全册教案(含-教学反思)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2 15:21:00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含有丰富矿物质的食物

(3)展示交流(投影仪展示小组统计表)。

(4)小结:我们吃的食物中,有的一种食物可能会含有多种营养成分,但

没有一种食物会具有所有的营养,因此我们应该均衡膳食。

3、找出食物中的营养成分

(1)过渡:我们还可以通过实验和查阅资料的方法,亲自来找一找这些食物所含有的营养成分,那就更有趣了。教科书中设计了两个简单的实验,教我们检验脂肪和糖类;还告诉了我们寻找食物中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的方法。请同学们认真阅读教材,亲自动手做一做吧!

(2)分组活动

注意:检验糖类,滴碘酒时,要离开食物一段距离,然后滴一滴或几滴;检验脂肪实验时,不要弄在检验纸以外,以免污染衣服、书包、桌子等;看食物包装袋上的标签时,应仔细找找不同食物的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含量。

(3)汇报交流 三、小结

1、说说食物中的营养成分。

2、课外继续检验食物的营养成分,制成一份常见食物营养成分表。 【板书设计】

2、食物中的营养

蛋白质 人体的主要成分 脂 肪

人体能量的主要来源

糖 类 维生素

调节身体机能

矿物质

教学反思

这堂课我从学生熟悉的日常生活、饮食习惯入手,组织了系列探究活动。整个教学活动通过“相关资料”、“实验验证”、“看标签”来了解食物中所含的营养。教学重点:知道食物含有哪些营养成分。教学难点:能辨别食物中的营养成分

1.学生通过先预测一些食物可能含有哪种丰富的营养,再通过相关资料证实;

2.实验验证:

实验一,脂肪的辨别方法 实验二,淀粉的辨别方法

首先揭发学生的求知欲望,然后根据提示掌握实验的基本要领,采用分组合作的方法,认真完成实验,填写实验单。

3.看标签。了解食物标签,得到该食物中所含的营养成分,得到一定的信息。

这节课以常态课教学为目的,力求简单、真实与高效。在科学课教学中,常态课的有效性表现在:“情、趣”的激发、“理论与实践”的结合,让学生拥有愉悦的心境,在轻松、愉快人的氛围中得到所学的知识。

3、营养要均衡

46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没有一种食物含有人体所需的所有营养成分,所以我们需要搭配膳食,保证营养的充足。

搭配膳食营养要做到品种多样,并保持合理数量。 过程与方法

通过阅读资料的方式,获取有用的信息,并通过自己的分析以及集体的研讨,形成认识。

情感态度价值观

在理解均衡膳食的基础上,建立健康生活的意识。

通过对均衡膳食的分析与研究,感受到理性思考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

理解并研究如何才能均衡膳食。 【教学难点】

学会合理配搭膳食营养,建立健康生活意识。 【教学准备】

为每位学生准备:均衡膳食食物搭配记录表(参照教科书第48页)。 教师准备:均衡膳食宝塔资料、挂图等。 【教学过程】 一、引入:

我们从食物中获取各种营养,这些营养必须合理搭配,才能保证我们正常生活和成长,这就是营养的均衡。(板书课题)怎样搭配膳食才能获取均衡的营养呢?

二、探究过程: 1、营养均衡的标准

(1)首先请同学们阅读教科书上的均衡膳食“宝塔”图,它可以为我们选择食物、获取均衡营养提供参考。

(2)小组阅读探讨:“宝塔” 中为我们提供能量的是哪类食物?支持我们生长发育的是哪类食物?能使我们保持健康的是哪类食物?“宝塔”中不同种类食物食用量的多少,又告诉了我们什么?

(3)全班交流

各小组代表交流发言,相互补充

师小结:均衡膳食宝塔共分五层,包含我们每天应吃的主要食物种类。宝塔各层位置和面积不同,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各类食物在膳食中的地位和应

47

占的比重。

谷类:含淀粉质,少量维生素B及植物性蛋白质;全麦食物含纤维素。供应热能,补充消耗,保持体温。作为主食,自然总摄取量远高于其它类食物。

蔬菜、水果类:含丰富维生素A和C,各种矿物质及纤维素。增强抵抗能力,保持细胞健康,防止便秘。宜多吃。

畜禽肉类、鱼虾类、蛋类:含丰富蛋白质,多种维生素及脂肪;肉类中的铁质含量特别丰富。可助长发育,维持新陈代谢。宜适量摄取量。

奶类及奶制品类、豆类及豆制品类:富含蛋白质,多种维生素等,奶类钙质含量特别丰富。有助于牙齿及骨骼健康。应适量摄取。

油脂类:提供人体生理运行及活动所需热能,在一定限度内对身体有利,但摄取过多有害。故应尽量避免多食。

2、搭配膳食营养 (1)小组活动

将我们“一天中的食物”记录(卡片)按照宝塔各层食物的分类进行摆放,与均衡膳食“宝塔”图对照,看看我们的食物搭配与食物均衡膳食“宝塔”有什么不同?我们需要做出哪些改进?

将改进后的食物搭配记录下来,完成下表。

一天的食物 早餐 午餐 晚餐

(2)展示交流

投影仪展示各组改进后“一天的食物”记录表,全班交流再改进。 (3)探讨膳食搭配

过渡:为了让我们的身体保持长期营养均衡。在未来的一段时间里我们应该制定什么样的膳食搭配原则?这就需要我们思考更多的条件,比如,这几天手指脱皮了,是否要增加相关的维生素;这几天运动量比较大,是否要考虑增加富含糖类的食物……在考虑到诸多因素的基础上,制定出“我的膳食营养原则”。

参考示例

48

我的膳食营养原则 1. 荤素搭配。 2. 粗细粮搭配。

3. 每日吃适当的新鲜水果和蔬菜。

4. 最近运动量比较大,需要多吃糖类食物,补充足够的能量。 5. 最近手指间有一些脱皮,需要多吃含有维生素的食物。 6. 喝一些水; ……

三、课外延伸

请按自己的食谱进行实践,我们将评出“美食大师”。 【板书设计】

3 营养要均衡

教学反思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相对简单,也很少。把以我设计了足够的活动让学生参与。课堂气氛较好,大部分学生都有机会回答问题,而且学生对学生的内容较感兴趣,在课堂中注重对学生质疑能力的培养,学生各抒己见,而且课堂上注意给学生充分的鼓励与肯定。教学效果不错。

怎样搭配膳食才能获取均衡的营养呢?课本给我们呈现了一幅膳食宝塔图,读懂这幅图的含义,是学生活动的基础。因此,在这个过程中,我先让孩子们通过看书阅读理解图义,让学生自由发挥想像力,最后小结,帮助学生建立均衡营养的认识。由于宝塔中营养搭配是一天中食物营养标准,具体到各餐

49

中该怎样搭配呢?在搭配膳食营养活动中,让学生利用已有的一天中食物搭配与均衡膳食宝塔进行整体比较,关注每一餐是否也注意到各种营养均衡了。比如:早餐很多同学是面包、牛奶,或者包子,通过比较反思,发现营养不均衡,缺少维生素,应补充蔬菜或水果。通过阅读讨论膳食原则,同学们对均衡膳食有了一个新的理解,我希望同学们通过此次学习活动,改变自己不好的饮食习惯,树立健康生活的意识。

不足之处:准备仍不充分,没有准备好营养宝塔直观图,对学生的基础了解不充分,另外,“学生喜欢什么食物”,是一个很好的设想,但是没有让学生充分发言,这里可以让学生多发言,教师的评介不能有倾向,让学生真实地回答,第一个学生回答:“喜欢吃西瓜,因为味道好”,这是学生内心的想法,正是课堂上所提倡的,而后面一个学生从营养角度去考虑,符合本课的主题,但未免有些不真实,要给学生一些选择的空间。

4、生的食物和熟的食物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为了保证对营养的吸收,有的食物适宜生吃,有的食物适宜熟吃。 食物由生到熟会发生多方面的变化,其中有的变化是有利于人体对食物的消化和吸收的。

过程与方法

在加热的过程中,观察食物由生到熟的变化。

通过细致的观察,比较生的食物和熟的食物,并用文字或语言进行描述。 情感态度价值观

细致认真地完成食物生与熟的比较活动。 【教学重点】

观察比较生、熟马铃薯,了解生与熟的不同。 【教学难点】

通过观察能描述生、熟食物的变化。 【教学准备】

给每组学生准备:切开的生马铃薯和熟马铃薯,两小块生鸡肉(或猪肉),酒精灯、支架、石棉网、水、烧杯、镊子。

演示实物:大米、黄豆、苹果、葡萄、黄瓜、豆角、土豆、草莓、鸡肉、猪肉、鳝鱼……

【教学过程】 一、引入

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