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例焦虑性一般心理咨询案例报告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26 8:57:52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一例焦虑性一般心理咨询案例报告

摘要:本文针对一名刚步入职场工作的新人焦虑情绪的咨询,通过收集临床资料,摄入性会谈、心理评估和诊断等方法,发现其焦虑来源于新环境的不适应对工作产生抵触情绪。通过运用认知行为疗法,让其能正确看待工作中的人际关系和问题。最终于某的心态得以改善,于某的情绪趋于平稳。对咨询效果进行了回访、跟踪与评估咨询案例。

关键词:焦虑情绪;心理咨询;认知行为疗法 一、 一般资料

于某,女,26岁,未婚,大学毕业后刚参加工作三个月,月收入2000元。身高1.65米,体重50公斤,体态正常,无重大躯体疾病史。性格内倾,独生女,家庭经济状况良好。父母是公务员。经询问调查,父母无人格障碍和其他神经症性障碍,家族无精神病史。

成长经历:从小一直都很听父母话,对其要求严格。最近2个月,于某情绪变化较大,睡眠质量有所下降,到了单位就精神紧张,于某前来咨询。

精神身体社会功能状态:工作精力减退,注意力容易分散;能正常处理同事之间的关系,思维活动正常,睡眠饮食正常。

二、 主诉和个人陈述:

主诉:最近感觉注意力不像以前那样集中,容易走神;情绪低落,空虚;心情烦闷,自责,失眠;工作能力有所下降,对未来很迷茫。

个人陈述:一个月的前的一天早晨,因为疏忽大意把一份重要的会议文件忘在家中,导致了会议的延误。领导对其进行了严厉的批评。由于平时不怎么会和领导打交道,被领导一批评更不知道怎么办了,当时脸特别红,情绪也紧张起来。事后自己非常后悔,担心就此得罪了领导。从此认为自己能力低,素质差。希望通过心理咨询走出困境。

三、 观察情况:

咨询师观察:于某走进心理咨询室的时候是低着头,有些拘谨,言谈羞怯,说话声音不大,语速快,自卑、言语思维逻辑正常。

四、 评估与诊断

收集临床资料后,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对求助者进行测试。

心理测验结果:焦虑自评量表(SAS)标准分为53分,(超过中国常模的分界值50分)。

根据临床观察和心理测验的结果诊断为焦虑性一般心理问题。 (一) 诊断依据

1、根据判断病与非病“三原则”,该求助者的知、情、意协调一致,个性稳定,自知力完整,有主动求医行为,无逻辑思维混乱,无感知觉异常,无幻觉、妄想等精神症状,因此可以排除精神病。

2、对照症状学标准,该求助者表现出焦虑症状,从严重程度标准看,该求助者反应程度不强烈,只局限在工作范围内,没有影响逻辑思维等,无回避和泛化,没有对社会功能造成严重影响。从病程标准看,只有两个多月。从除外标准看,该求助者的心理问题并不严重,时间较短,因此可以排除严重心理问题和神经症样心理问题。

3、根据对临床资料的收集判断,该求助者智力水平正常;情绪有波动,整体心理健康状态较差,心理异常属于一般心理问题的范畴。

(二) 鉴别诊断及其依据

1、与精神病相鉴别:根据病与非病“三原则”,求助者知、情、意是统一的。对自己的心理困惑有自知力,有主动求助的行为,无逻辑思维混乱,无感知觉异常,无幻觉、妄想等精神症状,因此可以排除精神病。

2、人格及焦虑症鉴别:综合分析所获得的临床资料,对求助者问题持续的时间、强度和典型心理和行为异常表现的性质和严重程度进行分析判断,根据心理测验结果和躯体疾病史、典型心理和行为异常的表现排除脑器质性精神障碍、品行障碍。

3、严重心理问题鉴别:该情绪问题是有因而发,时间较短,强度并不严重,内容尚未泛化,有求治愿望,因此可以排除严重心理问题。

五、咨询目标的制定

1、具体目标:消除求助者焦虑状态;帮助求助者正视其职场中遇到的困难;让求助者学会怎样处理和化解工作中遇到的问题。

2、最终目标:求助者能形成正确的自我认知,提高处理各种工作问题的能力;恢复积极的工作态度。

六、咨询方案的制定

(一)主要咨询方法和使用原理:认知行为疗法

认知行为疗法:认知行为疗法是一组通过改变歪曲认知和不合理信念,达到改善不良情绪和行为的短程的心理治疗方法。通过认知行为疗法改变求助者原本错误的认知模式,改善现有的心理状态。

(二) 双方的权利和义务

咨询过程中,求助者及其监护人的权利和义务: 1、 求助者可以根据个人意愿选择咨询师; 2、 对咨询进程不满意可要求更换咨询师; 3、 对咨询方案、咨询时间有知情权和协商权。 4、 遵守咨询机构的有关规定;

5、 遵守和执行商定好的咨询方案、咨询时间等方面的规定; 6、 求助者应尊重咨询师,按照预约时间不失约、不迟到,如有特殊情况提前通知咨询师。

咨询过程中,咨询师的权利和义务:

1、 遵守国家法律法规,与求助者建立平等友好的咨询关系; 2、 心理咨询师不得因求助者的性别、年龄、职业、民族、国籍、价值观等任何方面的因素歧视求助者;

3、 在咨询关系建立之前,必须让求助者了解心理咨询工作的性质、特点。以及求助者自身的权利和义务;

4、 心理咨询师应与求助者对工作的重点进行讨论并达成一致意见,必要时应与求助者达成书面协议;

5、 心理咨询师与求助者之间不得产生和建立咨询以外的任何关系。

6、 心理咨询师始终严格遵守保密原则。 (三) 咨询时间与收费

咨询时间:每周1次,每次1小时。咨询收费:120元/小时。 七、咨询过程: 咨询阶段大致分为:

1、 诊断评估与咨询关系建立阶段; 2、 心理帮助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