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5/2/11 23:47:33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实验一 校园噪声监测
一.实验目的
1.掌握噪声的监测方法。 2.熟悉声级计的使用。
3.掌握对非稳态的无规则噪声监测数据的处理方法。 二.测量条件
1.使用仪器是声级计。天气条件要求在无雨雪的时间,声级计应保持传声器膜片清洁,风力在三级以上必须加风罩(以避免风噪声干扰),五级以上大风应停止测量。手持仪器测量,传声器要求距离地面1.2m。
2. 测点选在噪声敏感建筑物外1m,传声器对准声源方向,附近没有别的障碍物或反射体,避免围观人群的干扰。测量同时要记录周围声学环境,包括主要噪声源或交通噪声干扰。 三.实验步骤
1.选定测点: 如:校园内学生宿舍楼、图书馆、教学楼、餐厅、中心广场、校园交通道路等,可选择不同时间段,每组测量的测点数等于组员人数,记录测量时间和地点。 2.各组轮流使用一台声级计测量各测点,一个组内每个组员记录不同测点或不同时间段的测量结果,填入噪声测量记录表中。按组收齐实验报告。
3.读数方式用慢档,每隔5s读一个A声级瞬时值,连续读取100个数据,同时记录天气情况和主要噪声来源,并记录人流量(人/分)。 四.数据处理
1.将各测点测量的数据从大到小排列。从数据上找出L10、L50、L90。 2.求出各测点的等效声级Leq 和噪声污染级LNP。
年 月 日 时 分 至 时 分 星期 测量人 天气情况 仪器 地点 计权网络A档 噪声来源 人流量 (人/分)
快慢档 慢档 取样间隔5秒 取样总个数100个从大到小排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噪声测量记录 L10= dB(A) L50= dB(A) L90= dB(A) Leq= dB(A) LNP= dB(A) 五.注意事项
1.每次测量前均应仔细校准声级计。声级计使用的电池电压不足时应更换。
2.环境噪声是随时间而起伏的无规律噪声,因此测量结果一般用统计值或等效声级来表示,本实验用等效声级表示。
3.目前大多数声级计具有数据自动整理功能,作为练习,希望能记录数据后手工计算。 思考题:
1.L10、L50、L90各相当于噪声的什么值?Leq 、LNP与它们有何关系?(请写出关系式)
2.将校园的声环境质量与国家相应标准比较得出结论;通过对本组测得的所有地点和时间段的结果进行讨论,分析校园声环境质量现状;提出改善校园声环境质量的建议及措施。
附:城市环境噪声测量方法
一.城市环境噪声测量方法
(一)城市区域环境噪声监测
布点:将要普查测量的城市分成等距离网格(例如500m×500m),测量点设在每个网格中心,若中心点的位置不宜测量(如房顶、污沟、禁区等),可移到旁边能够测量的位置。网格数不应少于100个。
测量:测量时一般应选在无雨、无雪时(特殊情况除外),声级计应加风罩以避免风噪声干扰,同时也可保持传声器清洁。四级以上大风应停止测量。
声级计可以手持或固定在三角架上。传声器离地面高1.2米。放在车内的,要求传声器伸出车外一定距离,尽量避免车体反射的影响,与地面距离仍保持1.2米左右。如固定在车顶上要加以注明,手持声级计应使人体与传声器距离0.5米以上。
测量的量是一定时间间隔(通常为5秒)的A声级瞬时值,动态特性选择慢响应。 测量时间:分为白天(6:00-22:00)和夜间(22:00-6:00)两部分。白天测量一般选在8:00-12:00时或14:00-18:00时,夜间一般选在22:00-5:00时,随地区和季节不同,上述时间可稍作更改。
测点选择:测点选在受影响者的居住或工作建筑物外1米,传声器高于地面1.2m以上的噪声影响敏感处。传声器对准声源方向,附近应没有别的障碍物或反射体,无法避免时应背向反射体,应避免围观人群的干扰。测点附近有什么固定声源或交通噪声干扰时,应加以说明。
按上述规定在每一个测量点,连续读取100个数据(当噪声涨落较大时应取200个数据)代表该点的噪声分布,白天和夜间分别测量,测量的同时要判断和记录周围声学环境,如主要噪声来源等。 数据处理:由于环境噪声是随时间而起伏的非稳态噪声,因此测量数据一般用统计噪声级或等效连续A声级表示,即把测定数据代入有关公式,计算L10、L50、L90、Leq的算术平均值(L)和最大值及标准偏差(σ),确定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污染情况。
评价方法:1)数据平均法:将全部网点测得的连续等效A声级做算术平均运算,所得到的算术平均值就代表某一区域或全市的总噪声水平。 2)图示法:即用区域噪声污染图表示。为了便于绘图,将全市各测点的测量结果以5dB为一等级,划分为若干等级(如56-60,61-65,66-70…分别为一个等级),然后用不同的颜色或阴影线表示每一等级,绘制在城市区域的网格上,用于表示城市区域的噪声污染分布。
(二)城市交通噪声监测
布点:在每两个交通路口之间的交通线上选择一个测点,测点设在马路边的人行道上,离马路20cm,距路口的距离应大于50m。长度小于100m的路段,测点选在路段中间。这样的点可代表两个路口之间的该段道路的交通噪声。
测量:测量时应选在无雨、无雪的天气进行。测量时间同城市区域环境噪声要求一样,一般在白天正常工作时间内进行测量。每隔5秒记一个瞬时A声级(慢响应),连续记录200个数据。测量的同时记录车流量(辆/h)。
数据处理:测量结果一般用统计噪声级和等效连续A声级来表示。将每个测点所测得的200个数据按从大到小顺序排列,第20个数据即为L10,第100个数据即为L50,第180个数据即为L90。经验证明城市交通噪声测量值基本符合正态分布,因此,可直接用近似公式计算等效连续A声级和标准偏差值。 Leq≈L50+d2/60, d = L10 - L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