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三年级语文上册第6单元17石头书全能阅读苏教版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4 0:34:52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2019年三年级语文上册第6单元17石头书全能阅读苏教版

一、课内阅读。

川川不禁笑了起来,说:“这书上有字吗?” “有哇,你们来看:这是雨点留下的脚印,叫雨痕;这是波浪留下的足迹,叫波痕;还有那些小不点儿,黄的,黑的,红的,闪光的,透明的……叫矿物。这些都是石头书上的字。” 磊磊问:“这书上有画吗?”

叔叔说:“有。这是树叶,这是贝壳,那块石头上还有一条小鱼,这些都是化石。”

1.填空。

石头书上有 也有 。石头书上的字是指 、 和 ;石头书上的画是指 、 和 的化石。

2.大自然真是一部神奇的书。根据 ,我知道了 ;根据 ,我明白了 。 二、根据课文内容完成练习。

1.从外形看,石头 像一册书,从内容看, 是石头书上的字, 是石头书上的画。从作用看,读懂石头书能 。

2.下面哪个问题不是川川和磊磊问的?( ) A.“这书上有字吗?” B.“这书上有画吗?” C.“化石能说明什么呢?” D.“看懂了这些又有什么用呢?” E.“你们为什么要勘探这些石头呢?” 三、课外阅读。

李四光爱石头

李四光爷爷是我国著名的地质学家。他可喜欢石头啦!为了给国家寻找宝藏,他整天忙着研究石头。

有一次,李爷爷在广西大学做学术报告时,让学生传看他珍藏的各种石头标本,报告结束后,一块小石头却不翼而飞了。回家后,李爷爷急得连饭都没有吃,家里人知道原因后都劝他不必为丢失一块小石头这样着急,可是谁也没办法使他安下心来。晚上,他对着装小石

头的空木盒发愣,嘴里轻轻地叨念着:“这块石头可是从雁荡山采回来的呀!”深夜他难以入睡,眼前浮现着小石头上留下的火山岩浆化石……

广西大学负责人知道这件事后,想尽了办法,终于把这块小石头找回来了。李四光爷爷捧着送回来的石头欣喜若狂。

1.李四光爷爷是我国著名的( )家。 2.联系上下文,解释下列词语。

(1)不翼而飞:

(2)欣喜若狂: 答案

一、2.“雨痕”“树叶” 这里曾是一片密林 “波痕”“贝壳”、“小鱼”后来这里变成了大海

二、1.一层一层 矿物 化石 知道哪儿有石油,哪儿有煤炭,哪儿有矿石 2.E

三、1.地质学 2.(1)没有翅膀却能飞,比喻东西突然不见了。文中指小石头突然不见了。 (2)开心得不得了。文中指找回了小石头,李四光非常高兴。

附送:

2019年三年级语文上册第6单元17石头书教案苏教版

第一课时 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初读课文,弄清文章脉络。

教学重点: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读通课文;弄清文章脉络。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1书是我们常见的学习用品,从书中我们能汲取营养,获取丰富的知识。今天我们要学习“17 石头书”

2学生读题,你有什么想法? 二、初读指导

1学生自读课文,要求:(1)默读课文,画出生字及不理解的词语。(2)读会生字词。(3)查字典并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意思。 2 检查自学情况。

(1)出示词语,指名认读,指导学生读准字音。 (2)指名试读课文,适时解释词语。 矿石:含有有用矿物并有开采价值的岩石。 刨根问底:追究底细,寻根究底。

(3)分自然段指名朗读课文,教师相机指点。 三、理清文章脉络

1出示思考题:根据下面的意思,对照课文想一想,分别是哪几个自然段说了这些意思。 (1川川和磊磊发现一位勘探队员趴在石头上看着什么,感到好奇。

(2)勘探队员叔叔的介绍使川川和磊磊理解了\石头书\的含义,了解了有关化石的知识。 (3)川川和磊磊很高兴,也想读这本书。 四、指导书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