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处理技术》复习资料-王恺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21 13:33:23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信息处理技术》课程期末复习资料

《信息处理技术》课程讲稿章节目录: 第1章 信息处理技术基础 1.1 信息与信息技术基本概念 1.2 初等数学基础

1.3 信息处理与信息处理实务 1.4 信息安全基础知识 1.5 知识产权与标准法规 第2章 计算机系统基础知识 2.1 计算机硬件基础知识 2.2 计算机软件基础知识 2.3 多媒体基础知识

第3章 计算机网络应用基础知识 3.1 计算机网络基础知识 3.2 因特网基本概念及其应用 3.3 常用网络通信设备的类别和特征 3.4 常用的上网连接方法 3.5 电子邮件的收发和管理

3.6 网上信息的浏览、搜索和下载方法 第4章 文字处理基础知识 4.1 文字处理基本概念 4.2 文档排版

4.3 对象插入及图文混排 4.4 表格设计与应用 4.5 文字处理应用 第5章 电子表格基础知识 5.1 电子表格的基本概念 5.2 电子表格的基本操作 5.3 电子表格中的数据运算 5.4 数据管理和统计 5.5 图表制作

5.6 电子表格应用技术 第6章 演示文稿基础知识 6.1 演示文稿的基本概念 6.2 演示文稿软件的基本功能 6.3 演示文稿设计与制作 6.4 演示文稿应用技术 第7章 数据库应用基础知识 7.1 数据库应用的基本概念 7.2 Access数据库基础

7.3 Access 2007数据库的使用方法 7.4 数据库应用技术 ★考核知识点: 信息与数据 附1.1.1(考核知识点解释):

计算机中信息一般有4种形态:数字、文本、声音、图像。 ★考核知识点: 信息与数据 附1.1.2(考核知识点解释)

信息资源(Information Resources):

(1)可供利用并产生效益、与社会生产和活动有关的各种文字、数字、音像、图表、语言等一切信息的总称 (2)无限的、可再生的、可共享的;

(3)其开发利用可大大减少材料和能源的消耗,减少污染。 ★考核知识点: 信息与数据 附1.1.3(考核知识点解释)

信息是反应客观世界中各种事物特征和变化的知识,是数据加工的结果,是有用的数据。 信息和数据之间的关系:

(1)数据是信息的具体表现形式; (2)信息是数据的本质含义。 ★考核知识点: 信息与数据 附1.1.4(考核知识点解释) 信息处理:

(1)包括信息收集、加工、存储、检索、传输等环节; (2)通常也称为数据处理。 ★考核知识点: 信息与数据 附1.1.5(考核知识点解释) 信息运动:

(1)三个要素:信源、信宿与载体; (2)信源是信息的发生者(客体); (3)信宿是信息的接收者(主体); (4)载体是传播信息的媒介。 ★考核知识点: 信息特征及分类 附1.1.6(考核知识点解释)

信息特征:可识别性、可存储性、可度量性、可共享性、可压缩性、可传递性、可转换性、时效性、可扩充性 ★考核知识点: 信息特征及分类 附1.1.7(考核知识点解释) 信息分类:

(1)按产生信息的客体性质:自然信息、生物信息和社会信息; (2)按信息所依附的载体特征:文献信息、声音信息、电子信息等。 ★考核知识点: 信息化与信息产业 附1.1.8(考核知识点解释)

信息产业主要包括信息工业、信息服务业和信息开发业: (1)信息工业主要指计算机设备制造业等; (2)信息服务业主要指系统集成等; (3)信息开发产业主要指软件产业等。 ★考核知识点: 信息社会与信息技术 附1.1.9(考核知识点解释)

信息社会:也称信息化社会,是信息起主导作用的社会。 信息技术(Information Technology,IT):

(1)是利用计算机进行信息处理,利用现代电子通信技术从事信息采集、存储、加工、利用以及相关产品制造、技术开发、信息服务的学科; (2)是研究信息的获取、传输和处理的技术,由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微电子技术及传感技术结合而成。 ★考核知识点: 信息处理及其过程 附1.1.10(考核知识点解释)

信息处理系统(Information Processing System): (1)又常称为数据处理系统;

(2)是进行信息采集、存储、检索、加工、变换、传输的系统 (3)以计算机为基础的处理系统,由输入、输出和处理三部分组成; (4)或者说是由硬件、系统软件、应用程序和数据库组成。 ★考核知识点: 信息处理及其过程 附1.1.11(考核知识点解释) 信息处理系统分类:

(1)按应用领域:机票预订系统、医院信息系统等; (2)按处理方式:批处理系统、实时处理系统等;

(3)按功能:计算服务系统、信息存储和检索系统、监督控制信息系统、业务信息处理系统、过程控制系统、信息传输系统、计算机辅助系统等。 ★考核知识点: 数据收集与分类 附1.1.12(考核知识点解释)

数据收集方法:观察法、访谈法、问卷法、抽样调查法、测验法、实验法。 ★考核知识点: 数据编码及数据校验 附1.1.13(考核知识点解释) 西文信息编码:

(1)ASCII码(American Standard Code for Information Interchange,美国标准信息交换码); (2)EBCDIC码、BCD码。

★考核知识点: 数据编码及数据校验 附1.1.14(考核知识点解释) 汉字的输入:

(1)数字编码:每一个汉字对应一个唯一的数字代码串。优点:没有重码;缺点:不易记忆。

(2)拼音码:用每个汉字的汉语拼音符号作为一个汉字的输入编码。优点:易学易记;缺点:重码率高。

(3)字形码:用每个汉字的形状来进行编码,将汉字的笔划部首进行分解,用相应的字母来代替,并按笔划顺序依次输入。优点:输入速度快;缺点:需要经过一定的学习和训练。 (4)混合码。

★考核知识点: 文件的基础知识 附1.1.15(考核知识点解释)

文件的结构:是指文件的组织形式,分为逻辑组织结构和物理组织结构,简称文件的逻辑结构和物理结构。 ★考核知识点: 文件的基础知识 附1.1.16(考核知识点解释)

文件的逻辑结构:站在用户角度所看到的文件的结构,分为有结构的记录式文件和无结构的流式文件两种。 ★考核知识点: 文件的基础知识 附1.1.17(考核知识点解释)

文件的物理结构:站在系统实现的角度所看到的文件的结构,是文件在物理存储设备上的存放方式,是数据的物理表示和组织形式。 (1)顺序结构:将逻辑上连续的文件信息依次连续存放在连续编号的物理块上;

(2)链接结构:也称串联结构,将逻辑上连续的文件信息存放在不连续的物理块上,每个物理块设有一个指针指向下一个物理块; (3)索引结构:将逻辑上连续的文件信息存放在不连续的物理块中,系统为每个文件建立一张索引表。 ★考核知识点: 文件的基础知识 附1.1.18(考核知识点解释)

常用矢量图形文件格式:AutoCAD的*.dwg和*.dxf,Windows标准图元文件*.wmf和增强型图元文件*.emf等。 常用图像文件格式:.BMP,.JPG,.JPEG,.GIF和.PNG等。 文本类的文件格式:text文件、HTML文件、PDF文件等。 ★考核知识点: 文件的基础知识 附1.1.19(考核知识点解释)

常用的文件压缩工具软件:WinRAR、7-Zip、QuickZip等。 无损压缩和有损压缩:

(1)无损压缩:也称为冗余压缩,用于要求重构的信号与原始信号完全相同的场合。冗余压缩式可逆的过程 (2)有损压缩:用于重构信号不一定非要与原始信号完全相同的场合。这种压缩是不可逆的。 ★考核知识点: 信息安全基础 附1.1.20(考核知识点解释)

信息安全的要素:真实性、机密性、完整性、可用性、不可抵赖性、可控性和可审查性。 ★考核知识点: 知识产权 附1.1.21(考核知识点解释) 知识产权的特点:

(1)无形性:是一种无形财产权;

(2)双重性:有些知识产权具有财产权和人身权双重性;

(3)确认性:指无形的智力创作性成果不像有形财产那样直观课件,因此,确认智力创作性成果的财产权需要依法审查确认得到法律保护; (4)独占性:指权利人可以更好地控制、利用其知识产权,激励人们从事创造性智力活动; (5)地域性:指任何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法律所确认的知识产权只在本国或本地区有效; (6)时间性:指超出保护期,权利人即丧失了对该智力成果的独占性权利。 ★考核知识点: 计算机系统组成及硬件功能结构 附1.1.22(考核知识点解释)

计算机系统包括硬件(Hardware)和软件(Software)系统两大部分。 ★考核知识点: 计算机系统组成及硬件功能结构 附1.1.23(考核知识点解释)

硬件是组成计算机系统的各种物理设备的总称,是计算机工作的物质基础。 ★考核知识点: 计算机系统组成及硬件功能结构 附1.1.24(考核知识点解释)

软件是指为运行、管理和维护计算机而编制的各种程序、数据和相关文档的总称,是计算机工作的灵魂。 ★考核知识点: 计算机系统组成及硬件功能结构 附1.1.25(考核知识点解释)

输入设备:主要功能是接收用户输入的原始数据和程序,将人们熟悉的信息形式转换为计算机能够识别的信息形式并存到内存中,如键盘、鼠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