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计简答(1)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29 22:40:19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简答 1、第一章

如何理解审计对象的现象与实质?P11

审计对象是是指被审计单位的财务收支及其有关的经营管理活动以及作为这些经济活动信息载体的财务报表和其他有关资料。因此,财务报表和其他有关资料是审计对象的现象,其所反映的被审计单位的财务收支及其有关的经营管理活动是审计对象的实质。 2、第二章

管理层认定怎样影响审计程序? P52—53.

管理层认定与审计程序密切相关,审计的基本职责就是确定被审计单位管理层对其财务报表的认定的合法性与公允性。审计人员了解了管理层认定,就很容易确定每个项目的审计程序。通过考虑可能发生的不同类型的潜在错报,审计人员实施风险评估,并据此设计审计程序以应对评估风险。 3、第三章

注册会计师如何预防法律风险? P85

与注册会计师法律责任相适应,注册会计师必须在执业中遵循执业准则和有关要求,尽量减轻自己的责任,尽量避免或减少法律诉讼。具体措施有: (1) 遵循执业准则和职业道德要求。 (2) 谨慎选择委托单位。 (3) 招收合格的助理人员。 (4) 严格签订审计业务约定书。 (5) 深入了解委托单位的业务。 (6) 聘请懂行的律师。 (7)投保充分的责任保险。 4、第四章P89—P91.

审计准则应包括哪些内容?不同审计种类的审计准则是否相同?

审计准则内容大体上包括一般准则、工作准则和报告准则三个部分。不同的审计种类的审计准则是不相同的。

一般准则,是审计人员资格条件和执业行为的准则,具体包括:

1)对审计人员应具备的技术条件所做的规定; 2)对审计人员应具备的身份条件所做的规定; 3)对审计人员应具备的职业道德条件所做的规定。

工作准则,是指审计人员在执行财务报表审计过程中应遵循的准则,具体包括:

1)对规划审计计划所做的规定; 2)对确立审计范围所做的规定; 3)对获取审计证据所做的规定, 4)对实施审计行为所做的规定。

报告准则,是指审计人员编制审计报告、选择表达方式和记载必要事项的准则具体包括:

1)对审计报告应记载事项的规定。 2)对发表审计意见的规定。 3)对补充记载事项的规定。

4)对审计报告保送对象及报送时间的规定。 5、第五章

审计工作底稿有什么作用?P109

编制审计工作底稿,对审计人员执行审计任务,明确审计人员的责任,保证审计报告的质量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1) 有利于组织协调审计工作。 2) 有利于审计工作质量控制。 3) 有利于考核审计工作人员业绩。 4) 便于编制、佐证和解释审计报告。 5) 便于制定以后各期的审计计划。 6、第六章

如何理解审计的重要性?P121—P122. 理解这一定义,必须注意以下几点:

1) 重要性概念是针对财务报表而言的。判断一项业务重要与否,应视其在财务报表中的错报对财务报表使用者所作决策的影响程度而定。

2) 重要性概念必须从财务报表使用者的角度考虑,因为财务报表是为了满足财务报表使用者的信息需求而编制的。

3) 重要性的判断离不开特定环境。不同企业面临不同的环境,因而判断重要性的标准也不相同。 7、第七章P141—P142 1、内部控制的要素有哪些? 内部控制的要素包括五大类:

1) 内部环境。内部环境提供企业纪律与架构,塑造企业文化,并影响企业员工的控制意识,是所有其他内部控制组成要素的基础。

2)风险评估。风险评估就是分析和辨认实现所定目标可能发生的风险。 3)控制活动。控制活动是确保管理层的指令得以执行的政策和程序。

4) 信息与沟通。企业在其经营过程中,需按某种形式辨识、取得确切的信息,并进行沟通,以使员工能够履行其责任。

5) 内部监控。内部监督是由适当的人员,在适当的基础上,评估控制的设计和运行情况的过程。

2、内部控制描述的方法有哪些? 内部控制描述的方法有三种:

1)文字表述法,是指审计人员对被审计单位内部控制设计有效性和执行有效性所做的文字叙述。

2)调查表法,是指将那些与保证会计记录的正确性和可靠性以及与保护财产物资的完整性有密切关系的事项列为调查对象,有审计人员设计成标准化的调查表,并利用表格的形式,通过询问来了解内部控制的强弱程度。

3)流程图法,是指用特定的符号和图形,将内部控制中的各种业务处理手续,以及各种文件或文凭的传递流程,用图解的形式直观的表现内部控制的实际情况。分为纵向流程图和横向流程图两种方法。

描述内部控制的三种方法并不互相排斥,而是相互依赖和相互补充的。在描述某一单位内部控制时,可对不同业务环节使用不同方法,也可同时使用两种或三种方法,三者结合使用,往往比采用某一种方法效果更好。 8、第八章P1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