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比例尺》公开课教案设计教学教材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2 18:06:42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最新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比例尺》公

开课教案设计

上课解决方案 教案设计 设计说明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必须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引发学生思考并动手实践,同时要注重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根据此理念本节课设计了以下教学环节:

1.设疑、激趣,引发探究欲望。

上课伊始,通过“中国地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产生探究新知的欲望,为进一步了解并理解比例尺做好铺垫。

2.操作、计算,探究比例尺的内涵。

因为名称的缘故,“比例尺”很容易被学生误认为是一种尺,所以在教学中,结合生活实际,引导学生通过操作、计算,逐步理解比例尺的意义,掌握比例尺的本质——是一个比,而不是一种尺。

3.测量、换算,灵活运用比例尺知识解决问题。 比例尺=图上距离÷实际距离,在应用比例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时,常常根据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比例尺中的任意两个量求第三个量,所以本节课的教学加强了灵活应用比例尺

知识解决问题的尝试。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 中国地图 多媒体课件 学生准备 直尺 教学过程

第1课时 认识比例尺 ⊙激趣导入

1.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师:我们的祖国地域辽阔,拥有960万平方千米的土地,如此伟大的祖国,怎能不让我们感到自豪呢!今天老师把咱们的祖国搬进了课堂,你们猜是什么?(中国地图)

师:咦,960万平方千米的土地,为什么可以画在一张小小的纸上呢?通过观察,你发现了什么? 2.引入新知。

师:在现实生活中,有时需要把实际物体缩小或扩大若干倍以后画到图纸上。你能举出生活中这样的例子吗?你知道这是把实际物体扩大了还是缩小了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比例尺。

设计意图: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导入新课,不仅有效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而且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体验到比例尺的意义。 ⊙新知探究

1.探究比例尺的意义。

(课件出示教材21页淘气和笑笑画的图) (1)观察图片,判断其合理性。

师:观察这两幅图,你认为他们画得合理吗?先和同桌交流一下,然后汇报。 预设

生1:我认为淘气画得不合理,因为淘气画的这三条线段的长度基本上是相同的,在图上没有显示出三个地方到学校的距离的不同。

生2:还是笑笑画得合理,她在图中标注了“1厘米表示100米”,让人看后对图意一目了然。 (2)揭示比例尺的意义。

师:笑笑用图上1厘米表示实际100米,真是太聪明了!我们把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的比叫作这幅图的比例尺。 板书:比例尺=

(3)体会比例尺产生的必要性。 学生自由交流比例尺在生活中的作用。 2.明确求比例尺的方法。

师:在笑笑画的图中,图上1厘米表示实际100米,根据你对比例尺意义的理解,你能说说怎样求比例尺吗? 预设

生1:应该先转换单位:100 m=10000 c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