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九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11台阶学案苏教版.doc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22 18:49:50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2019-2020学年九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11台阶学案苏教版

学习内容 台 阶 1学时 1.整体感知课文内容,了解故事情节,体会作者的感情。 2.理解课文围绕“台阶”组织材料,安排详略的方法。 3.感受父亲性格中艰苦创业的精神和坚忍不拔的毅力,培养对待人生的积极健康的心态,培养学生热爱父亲、尊重父亲的感情。 1.把握故事内容,分析父亲形象,理解作品的思想感情。 2.理解父亲形象的意蕴和组织材料的详略安排。 导 学 过 程 一、课前自学 1.收集写父亲的文章并摘录精彩片段,并写写感受,与组内同学分享你的感受。 2.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涎水( ) 淌汗( ) 揩汗( ) 胯骨( ) ....黏性( ) 掺水( ) 蹿上( ) 舀米( ) ....尴尬( ) 聊天( ) 撬石板( ) 硌( )了一下 .....3.辨识字形,抄写词语。 麻筋草鞋 小凹凼 低眉顺眼 微不足道 贴在胯骨 磕烟灰 保持平静 若有所失 4.请同学们速读课文,把握故事情节,复述故事。 5.朗读课文,揣摩作者构思,慢慢品味人物的性格。 6.你发现了什么新问题?请列出来。 二、预习展示 1.教师检查学生预习情况(或组内互查)。 2.学生交流预习中疑难问题,师生共同研讨。 三、课堂自学 学生自由诵读课文,思考下列问题。 1.复述故事情节并思考文章写了谁?做了一件什么事,结果怎么样? 2.小组交流。 (1)父亲为什么总觉得自家的台阶低? (2)为建新台阶父亲都做了哪些准备?父亲为此付出什么样的代价? (3)新台阶建成之后父亲是何种感觉?为什么? 3.分析人物形象。 从文章中找出对父亲的细节描写,思考从人物的哪个角度来写的、写出父亲的什么心理、体现父亲什么性格? 自主空间 学习目标 学习重难点 4.组际交流。 (1)作者为什么在老屋的三级石板上用了那么多笔墨? (2)既然父亲身上有那么多好的品质,那么文中“我”又是怀着一种怎么样的感情去写父亲的呢?(补充写作背景:这篇文章写于80年代,当时中国人口的百分之八十是农民,他们身上具有中国有最优秀的品质,而他们身上却承受着最沉重的生活压力。) 四、交流展示 1.汇报各组针对所提问题的探究成果。 2.其他学生适时提问,补充,教师适时点拨。(温馨提示:此环节鼓励其他学生大胆质疑,生生互动,将文本的理解推向深入,尽量放手让学生完成。教师适时点拨引导即可。 五、反馈检测 阅读语段,回答问题。 ①造屋的那些日子,父亲很兴奋。白天,他陪着请来的匠人一起干,晚上他一个人搬砖头、担泥、筹划材料,干到半夜。睡下三四个钟头,他又起床安排第二天的活。我担心父亲有一天会垮下来。然而,父亲的精力却很旺盛,脸上总是挂着笑容,在屋场上从这头走到那头,给这个递一枝烟,又给那个送一杯茶。终于,屋顶的最后一片瓦也盖上了。 ②接着开始造台阶。 ③那天早上父亲天还没亮就起了床,我听着父亲的脚步声很轻地响进院子里。我起来时,父亲已在新屋门口踏黄泥。黄泥是用来砌缝的,这种黏性很强的黄泥掺上一些石灰水豆浆水,砌出的缝铁老鼠也钻不开。那时已经是深秋,露水很大,雾也很大,父亲浮在雾里。父亲头发上像是飘了层细雨,每一根细发都艰难地挑着一颗乃至数颗小水珠,随着父亲踏黄泥的节奏一起一伏,晃破了便滚到额头上,额头上一会儿就滚满了黄豆大的露珠。 ④等泥水匠和两个助工来的时候,父亲已经把满满一凼黄泥踏好。那黄泥加了石灰和豆浆,颜色似玉米面,红中透着白,上面冒着几个水泡,被早晨的阳光照着,亮亮的,红得很耀眼。 1.给加点的字注音。 筹划( ) 砌缝( ) 黏性( ) 掺上( ) .....2.第①自然段主要写了什么?其中“我担心父亲有一天会垮下来”这句话有什么表达作用? 3.第②自然段的作用是什么?全文中哪一句话跟它相照应? 4.③④两个自然段各有一个形象的细节描写,请简要概括出来,并说明它的作用。 5.③④两个自然段的中心内容是什么?作者是从什么角度进行描写的? 6.从建造台阶的事件中我们可以看出父亲的心情是怎样的?体现他这种心情的内容有哪些? 7.选段部分采用了什么顺序?其中后三个自然段之间的关系是什么? 学习反思: 知识链接:

李森祥(1956~? ): 浙江衢州人。当代作家,浙江省作协的专业作家。1975年

入伍,曾在嘉兴军分区某部工作,少校。1986年《烟雨楼》杂志发表处女作《半个月亮爬上来》后迅速成长。近年来发表小说颇多,主要有《十八里营房》《金奎银奎》《小学老师》《塌鼻大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