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高考生物分类汇编:考点十三 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22 4:34:39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考点十三 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

1.(2018全国卷Ⅲ3,6分)神经细胞处于静息状态时,细胞内外K和Na的分布特征是

++

A.细胞外K和Na

++

B.细胞外K和Na

++

C.细胞外K浓度高于细胞内,Na

++

D.细胞外K浓度低于细胞内,Na

++

1.D 本题考查静息状态时,神经细胞内外K和Na的分布特点。静息状态时,神经细胞膜两侧电位为外正内负,此时细胞膜内钾离子浓度比膜外高很多倍,而钠离子浓度的分布与钾离子相反,因此A、B、C错误,D

2.(2018江苏11,2分)如图是某神经纤维动作电位的模式图,

+

+

A.K

+

B.bc段Na大量内流,需要载体蛋白的协助,

++

C.cd段Na通道多处于关闭状态,K D.

2.C 本题考查神经纤维上静息电位和动作电位的形成。神经纤维形成静息电位的主要原因

++

是K的大量外流,A项错误;bc段Na通过协助扩散的方式大量内流,需要载体蛋白的协助,

+++

不消耗能量,B项错误;cd段K外流,此时细胞膜对K的通透性大,对Na的通透性小,K+

+

通道多处于开放状态,Na通道多处于关闭状态,C项正确;动作电位的大小与有效刺激的强弱无关,只要达到了有效刺激强度动作电位就会产生,其电位变化情况是相对固定的,但其

+

最大值会受细胞外液中Na浓度的影响,D 3.(2018全国卷Ⅱ3,6 A. B. C. D.青春期,性激素水平升高,随体液到达靶细胞,与受体结合可促进机体发育

3.D 本题考查动物激素的功能。人体运动时,通过肾上腺素的调节可使心率加快,但肾上

+

腺素不是高能化合物,A项错误;人体在饥饿时血糖浓度较低,此时胰高血糖素水平升高,会促进肝糖原分解,从而使血糖浓度上升,但胰高血糖素不具有催化功能,B项错误;进食后一段时间,人体血糖浓度升高,此时胰岛素水平升高,加速肝糖原和肌糖原的合成,从而使血糖浓度下降,但胰岛素不属于细胞的结构成分, C项错误;人在青春期时,性激素水平升高,会促进机体发育,性激素的运输方式为体液运输,到达靶细胞后需与受体结合才能发挥作用,D 4.(2018天津理综1,6 A.结构基础是反射弧 B. C.不存在信息传递 D.

4.A 本题考查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神经调节与激素调节、免疫调节的关系,细胞间的信息交流。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A正确;神经调节过程也可以受激素的影响,如甲状腺激素可影响神经系统的发育,进而影响神经系统的调节,B错误;突触前膜所在神经元与突触后膜所在神经元通过神经递质实现了细胞间的信息交流与传递,C错误;免疫调节能直接消灭病原体,神经调节不能直接消灭病原体,D

5.(2018江苏20,2分)下列关于人体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叙述, A.成年后生长激素不再分泌, B. C.与神经调节相比, D. 5.C 本题考查动物激素的种类以及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关系。成年后仍会分泌生长激素,只是分泌量减少,A项错误;胰岛素是唯一一种降低血糖的激素,B项错误;与神经调节相比,体液调节具有反应速度较缓慢、作用范围较广泛、作用时间比较长等特点,C项正确;神经中枢可以通过发出神经冲动的方式调节相关器官的生理活动,还可以通过合成和分泌激素来调节相关器官的生理活动,如下丘脑可分泌抗利尿激素, D项错误。 6.(2018海南卷,12)给实验兔注射一定量甲状腺激素后,可引起的生物学效应是 A.糖的分解代谢降低 B.碘的需要量增加 C.饥饿感增强 D.TSH分泌增加

6.C 甲状腺激素是由甲状腺分泌的,它的主要作用是促进新陈代谢、促进生长发育、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注射一定量甲状腺激素后,可引起糖的分解代谢增强,A错误、C正确;甲状腺激素的分泌存在反馈调节,注射一定量甲状腺激素后,血液中甲状腺激素含量升高可以反馈抑制下丘脑和垂体的分泌活动,抑制TRH的分泌,自身合成的甲状腺激素减少,而碘是甲状腺激素的合成原料之一,需要量减少,B、D错误。 7. (2018海南卷,27) (8分)为了验证反射弧的完整性是完成反射活动的基础,某同学将甲、乙两只脊蛙(去除脑但保留脊髓的蛙)的左、右后肢最长趾趾端(简称左、右后趾)分别浸入0.5%硫酸溶液中,均出现屈肌反射(缩腿),之后 用清水洗净、擦干。回答下列问题: (1)剥去甲的左后趾皮肤,再用0.5%硫酸溶液刺激左后趾,不出现屈肌反射,其原因是 。

(2)分离甲的右后肢坐骨神经,假如用某种特殊方法阻断了传入神经,再将甲的右后趾浸入0.5%硫酸溶液中,不出现屈肌反射,则说明 。 ⑶捣毁乙的脊髓,再用0.5%硫酸溶液刺激蛙的左后趾, (填“能”或“不能”)出现屈肌反射,原因是 。

7.(1)剥去皮肤导致反射弧的感受器缺失(2)传入神经结构和功能完整是完成反射活动所必

需的(3)不能 反射弧的神经中枢被破坏 解析:(1)剥去甲的左后趾皮肤后,存在于左后肢皮肤上的感受器缺失,则再用0.5%硫酸溶液刺激左后趾,不会出现屈肌反射。

(2)用某种特殊方法阻断了传入神经,再将甲的右后趾浸入0.5%硫酸溶液中,不出现屈肌反射,说明屈肌反射的发生要求传入神经的结构和功能完整正常。

(3)脊髓是脊蛙低级神经反射的神经中枢,因此捣毁乙的脊髓,再用0.5%硫酸溶液刺激蛙的左后趾,则不能出现屈肌。

8.(2018全国卷Ⅱ29,8分)为研究垂体对机体生长发育的作用,某同学用垂体切除法进行实验。在实验过程中,用幼龄大鼠为材料,以体重变化作为生长发育的检测指标。回答下列问题:(1)

①将若干只大鼠随机分为A、B两组后进行处理,A组(对照组)的处理是 ; B组的处理是

(2)

B组大鼠生长发育的状况不如A组,出现这种差异的原因是由于B组的处理使大鼠缺失了来源于垂体的 激素和

8.(除标明外,每空2分)(1)①手术但不切除垂体 切除垂体 ③每隔一定时间,测定并记录两组大鼠的体重 (2)生长(1分) 促甲状腺(1

【解析】 本题考查垂体与动物生长发育的关系以及实验探究中的变量设置及检测等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的理解能力和实验探究能力。(1)本实验的自变量是有无垂体,因此A组(对照组)的处理是不切除垂体,同时为了排除手术操作对大鼠生长发育的影响,A组的处理应该是进行手术但不切除垂体;B组是实验组,对其进行的处理是切除垂体。根据实验步骤可知,①为实验处理,②为实验培养,③应为实验结果的检测与记录,且题干强调“以体重变化作为生长发育的检测指标”,因此,③的操作应该是定期测定两组大鼠的体重,并记录实验结果。(2)垂体可产生生长激素(促进生长)和促甲状腺激素(通过作用于甲状腺使其合成和分泌甲状腺激素,而甲状腺激素可促进发育),所以B组大鼠切除垂体后,其生长发育减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