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5/1/24 13:08:51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在寐中汗出,醒来自止者称为盗汗。
三、病案分析题
1.答:诊断:汗证。 辨证:肺卫不固。 治法:益气固表。
方药:玉屏风散加味。黄芪30g,白术15g,防风12g,浮小麦20g,糯稻根30g,牡蛎30g,党参20g,甘草10g。
2.答: 诊断:汗证。
辨证分型:脾肺不足,气阴两虚。 治法:益气固表,养阴敛汗。
方药:玉屏风散合四君子汤加减。黄芪30g,白术15g,防风10g,浮小麦15g,糯稻根30g,牡蛎30g,西洋参15g,甘草10g。
内伤发热
二、问答题
1.甘温除热法的意义是什么? 2.内伤发热的基本治法是什么? 3.内伤发热调护上应注意什么?
三、病案分析题
1.刘某,男,36岁,工人,患者长期低热,以午后为甚。久治不愈。经西医多方检 查,未发现明显的器质性病变,就诊时症见:体温37.8度,形体消瘦,神疲乏力,自诉觉口干而不欲饮,无明显的月经失调史,但每次月经有大量血块,舌青紫,脉涩。
请写出本病的诊断、辩证、治法、方药。
2.梁某,男,28岁。妊娠6个月,因跌倒后流产,出血量较多,两天后觉发热。 体温37.6度。伴有头晕眼花,心悸,神疲乏力,唇白舌淡,脉大无力。 请写出本病的诊断、辩证、治法、方药。
答 案
二、问答题
1.本法是用于治疗气虚发热,其病因是脾胃气虚,中气不足,中阳下陷,虚火内生所引起的,若用寒凉滋腻,或纯用滋阴降火的药物,都会阻遏生机,只有着重扶持脾胃,补益元气,机能达到阳生阴长的目的,甘温之剂能升阳益气,大补脾胃,且甘养温运,补而不腻,温而不燥,使脾胃元气充足,则枢机运转,清升浊降而热退。
2.解郁,活血,益气,养血,滋阴为基本治法。
3.注意劳逸结合,保持乐观情绪,饮食宜清淡,富于营养,而又易于消化之品,保暖避风,防止外邪侵入。
三、病案分析题
1.诊断:内伤发热。 辩证:瘀血发热。 治法:活血化瘀。
方药:血府逐瘀汤加减。当归20g,川芎15g,赤芍15g,生地黄20g,桃仁10g,红花
10g,牛膝15g,柴胡12g,枳壳15g,桔梗12g。
2.诊断:内伤发热. 辩证:血虚发热. 治法:益气养血。
方药:归脾汤加减。黄芪20g,党参12g,茯苓15g,白术15g,甘草10g,当归20g,龙眼肉15g,酸枣仁15g,远志12g,木香10g。
虚 劳
二、问答题
1.脾气虚虚劳的治法与方选是什么?
2.在治疗血虚劳病时,除用补血方法外,常配伍补气药,为什么? 3.肺阴虚虚劳的主症有哪些?
三、病案分析题
1.章XX,女,50岁。1996年肺癌手术后至今,经数次化疗、放疗,自觉全身无力,神疲,动则汗出,时心悸、气短、纳差、腹胀、便溏。脉弱无力,舌苔薄白。体检:形体消瘦,面色苍白,精神不振,语声无力,动则气促。双肺未闻罗音。心率98次/分,律整。腹部检查未发现异常。实验室检查:白细胞计数20×109/L,尚正常。
请写出本病的诊断、辩证、治法、方药。
2.白xx,女,52岁,工人,1998年6月入院。高血压病史20年。二年前出现头昏眼花,面色无华,腰酸膝软,气短神疲,口干心烦,眠差梦多,发脱齿槁,肌肤干燥,便秘溲量极少,舌淡苔微黄,脉弦数。体查:高血压,慢性病容。高心,冠心,肝硬化 检查:慢性肾功能衰竭,贫血征
请写出本病的诊断、辩证、治法、方药。
答 案
二、问答题
1.治法应健脾益气,代表方为加味四君子汤。
2.因为血为气之母,血虚均伴有不同程度的气虚症状,而且在中医的长期临床实践中,认为补血不宜单用血药,而应适当配伍气药,以达到益气生血的目的。
3.有干咳,咽燥,咳血,甚或失音,潮热,盗汗,面色潮红。
三、病案分析题 1.诊断:虚劳。 辩证:气血两虚。
治法:健脾益气,补血养血。
方药:四君子汤合四物汤。党参15g,白术15g,茯苓15g,当归15g,白芍15g,生地20g,川芎15g,甘草6g。
2. 诊断:虚劳。 辩证:肝肾阴虚。 治法:滋养肝肾。 方药:杞菊地黄汤。枸杞18g,菊花15g,生地20g,山药18g,山萸肉15g,茯苓12g,丹皮12g,泽泻10g。
肥 胖
二、问答题
1.肥胖病的诊断依据是什么? 2.对肥胖病的防治应注意什么? 3.肥胖病主要应与什么病相区别?
三、病案分析题
1.某女,51岁,96年6月26日就诊。主诉:体重日渐增加8年,气促心悸3月。 现病史:十年前月经紊乱,继而闭经,但见日渐肥胖,体重增加,行动迟缓。近2月动则气促,心悸不已。今就诊见:形体肥胖,行动迟缓,动则气促自汗出,面目虚浮,自诉痰多胸闷,脘痞泛恶,便溏,乏力,嗜睡,舌淡胖苔白滑,脉濡细。查体:身高156厘米,体重94.5公斤。双下肢轻度浮肿。理化检查:心电图:心肌缺血。血:血胆固醇16mmol/L、甘油三脂8.6mmol/L,血糖7.7mmol/L。
请写出本病的诊断、辩证、治法、方药。
2.吕某,男,39岁。有家族肥胖史,平常过食肥甘厚腻,本人身高1.60米,体重86公斤,体态臃肿,神疲乏力,身体困重,脘腹胀满,四肢轻度浮肿,晨轻暮重,劳累后明显,大便不畅或量少而溏,舌淡胖边有齿印,苔白或白腻,脉濡细。血压19.5 kPa / 13 kPa
(150/100mmHg), 心电图示电轴轻度左偏,低电压。血胆固醇12.6 mmol / L ,甘油三脂10.3 mmol / L。否认心脏病、肾脏病史。
请写出本病的诊断、辩证、治法、方药。
答 案
二、问答题
1.即体重增加.脂肪增厚为中心证侯。若体重超过标准体重20%~30%为轻度肥胖,超过31%~50%为中度肥胖,超过50%为重度肥胖。此外,腰围.臀围及脂肪厚度,也是判断肥胖的重要依据。
2.必须采用综合治疗措施,配合改变不良生活方式,如饮食结构,合理运动,及早控制体重的增加,防治与肥胖相关的并发证,尤其是中老年人。更应严格控制体重,积极防制并发证,改善肥胖证的预后转归。
3.主要与继发性肥胖和黄胖病鉴别
继发性肥胖主要是指继发于下丘脑病、垂体病、胰岛病、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等病症的肥 胖,可根据病史和相应的内分泌检查区别。黄胖病是气血亏虚致单纯面部胖、肿、大,与寄生虫、食积有关。体重不增加。
三、病案分析题 1.诊断:肥胖病。 辩证:脾虚湿盛。 治法:健脾渗湿。
方药:参苓白术散合二陈汤。党参20g,茯苓20g,薏苡仁30g,桔梗12g,砂仁10g,山药20g,扁豆20g,陈皮10g,半夏15g,甘草5g。
2.诊断:肥胖(中度)。 辩证:脾虚失运,痰湿内生。 治法:健脾益气,利水渗湿。
方药:参苓白术散合防己黄芪汤加减。党参20g,茯苓20g,薏苡仁30g,桔梗12g,
砂仁10g,山药20g,扁豆20g,陈皮10g,防己15 g,黄芪15g。白术15g,生姜6g,大枣10g。
(七)肢体经络病证
痹 证
二、问答题
1.痹证与痿证如何鉴别?
2. 痹病的基本治疗原则是什么?
3.痹证日久,易出现哪三种病理变化?
三、病案分析题
1.林X,女,60岁。一周前突发发热恶寒,腰痛,继发右膝关节疼痛,活动不利。经西药治疗后病稍减轻,但发热仍不退,左膝关节开始疼痛,继及游走至右髋关节,曲伸不利。现症见左膝关节红肿热痛,痛不可及,得冷稍舒,发热恶风,烦闷不安,溺黄,舌红苔黄燥,脉滑数。根据病案资料,
请写出本病的诊断、辩证、治法、方药。
2.马XX,男,55岁,患“风湿性关节炎”十四多年,反复肢体关节疼痛,以膝关节及上肢关节为甚,每逢寒湿天气加重。曾间断服用西药和中药,但症状反复,近日关节疼痛加重而就诊。症见:双膝及手指关节肿大、变形,屈伸不利,疼痛甚,舌质暗红,脉细涩。
请写出本病的诊断、辩证、治法、方药。
答 案
二、问答题
1.其鉴别的关键在于痿病表现为肢体痿弱,羸瘦无力,行动艰难,甚至瘫软于床榻, 但肢体关节多无疼痛;而痹病却以疼痛为突出,肌肉萎弱不明显,但临床上也有因痹病日久不愈而伴见肢体肌肉萎缩无力,又伴有肌肉关节疼痛者,是为痹痿并病,可按其病因病机特,辨其孰轻孰重进行论治。
2.治疗上应分清层次。总以祛邪通络,缓急止痛为其。由于痹病感受风、寒、湿、 热所致,故法以祛风、散寒、除湿、清热及舒经通络为治疗痹病的基本原则。在缓解期则以调营卫,养气血,补肝肾为主。
3.痹证日久,易出现下述三种病理变化:一是痹证日久不愈,气血运行不畅日甚,痰瘀阻痹经络而成尫痹,可见关节肿大变形,疼痛剧烈,屈伸不利等症状;二是久病使气血伤耗,而出现不同程度的气血亏虚症候;三是久痹不愈,复感外邪,邪气内舍而成内痹(即脏腑痹)之象。
三、病案分析题 1.诊断:痹病。 辩证:风湿热痹。
治法:清热祛风,通络止痛。 方药:白虎加桂枝汤。桂枝12g,石膏30g,知母12g,白芍15g,粳米15g,甘草10g。 2.诊断:痹病。 辩证:尫痹。
治法:化痰祛瘀,搜风通络,佐以补肝肾。
方药:桃红饮加味。桃仁12g,红花10g,川芎15g,当归尾15g,威灵仙15g,桑
寄生20g,杜仲15g,牛膝15g,僵蚕12g,甘草10g。
痉 证
二、问答题
1.痉病在辨证时应注意什么? 2.治疗痉病时用药应注意什么? 3.简述重症之痉病的急救措施?
三、病案分析题
1.李某,男,28岁。二周前曾接触过流行性脑膜炎病人。昨天开始出现高热头痛,呕吐,自汗,口噤,抽搐,角弓反张,继而出现神昏,谵语。口渴欲饮,舌红降,苔黄燥,脉洪数。
请写本病的出诊断、辩证、治法、方药。
2.肖某,女,48岁,头部外伤后出现头痛如锥刺,项背强直,四肢抽搐,舌紫暗, 脉涩。
请写出本病的诊断,辩证,治法,方药。
答 案
二、问答题
1.辨外感与内伤。外感发痉多由风、寒、湿、热邪侵袭,故起病急,多有恶寒、发热、脉浮等表现,即热邪直中,虽无恶寒、必有发热。内伤发痉多由素体不足或误治损伤等病因引起,起病较缓,病程较长,多无恶寒发热之表证。
2.痉病的产生,与风邪有很大关系,治疗时可以适当选用一些熄风止痉的药物;另痉病属于阴伤血少者为多见,在治疗用药上应选用滋养营阴药物是不可忽视的一环。
3.当病人因热甚发痉,温热致痉所出现神昏,谵语可用安宫牛黄丸作鼻饲,若出现四肢抽搐,角弓反张等频繁发作时,可用针刺治疗,若高热引起痉病,应积极采取降温措施。
三、病案分析题 1.诊断:痉证。 辩证:温热致病。
治法:清热透络,镇痉止抽。
方药:羚麻白虎汤。羚羊角12g,天麻20g,栝篓仁30g,川贝母15g,石膏30g,知母12g,粳米15g,甘草10g。
2.诊断:痉证。 辩证:瘀血内阻。
治法:益气化瘀,活络止痉。
方药:通窍活血汤。桃仁15g,红花10g,川芎15g,赤芍15g,生姜10g,大枣10g。
痿 证
二、问答题
1.“治痿者独取阳明”是指独补脾胃吗﹖
2..“泻南方,补北方”是那位医家提出﹖是指何治法﹖ 3.痿与痹的鉴别要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