诵读国学经典 提升语文素养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5/10 18:18:34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诵读国学经典 提升语文素养

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国学经典作为中华文明的主要载体,传诵着五千年的中华文化。它就像一条纽带,将形形色色、方方面面的中华文明之珠串联在一起,滋润着中华文化、孕育着古老文明、展现着民族精神,使中华民族以特有的品质和风貌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其优秀的思想文化已超越时空界限融入世界文化的现代文明,成为了传之千古、播之四海的人类共有文明和智慧结晶。作为中华民族的子孙,我们有责任将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传承和发扬下去。

在今天的互联网时代,知识更新速度快,而调查显示青少年读书的时间越来越少,如此背景下,我们该选择什么样的书来读呢? “不是经典不读。读经典一部,胜杂书万卷。”例如我们学生七年级诵读的《孔子》、八年级诵读的《墨子》,还有我们学校的诵读教材:《古诗词读本》、《成语典故读本》、《校园文化手册》、《校本课程》、《四书五经等经典读本》都是国学经典。高声朗读这些经典有着奇妙的功效。

(一)诵读中华经典,能有效的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

诵读中华经典,这对学生潜移默化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古有“半部

《论语》治天下”之说,《论语》在中国,犹如《圣经》在西方,孔子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道德观念和教育原则,时至今日仍具有极强的生命力。如其“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用不义的手段得到富与贵,对于我,

那些富与贵就如同天上的浮云)的人生观,“见贤而思齐,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的处世观,“三人行,必有我师焉”以及“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的学习和教学的态度,“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待人方式等,是那么深入地影响着我们的民族心理和民族精神。咱们校园文化墙上有脍炙人口的《弟子规》,这是一部规范青少年和学生的道德行为的书,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此外,咱们呢背诵的经典诗文中优美的行文、韵味以及从经典中散发出的人与自然的和谐,也正是美育所必不可少的。总而言之,诵读经

典是费时少、投入低、收效高的方法,在全面推行素质教育的今天,其意义更加深远。我认为,自从学校诵读经典后,班级气氛比较融洽、生活常规明显进步、教育管理也觉得轻松了许多。的确,让大家诵读中华经典,对大家开启智慧、塑造完美的人格,增强人文素养,无疑是十分有效的路径。

2﹒诵读中华经典,能切实地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诵读中华文化经典是十分有利于学生成语、格言警句以及精美句段的积累的。例如在《论语》中就有许多句子可简缩为成语,演化成格言警句的——“诲人不倦”、“温故知新”、“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等。熟读成诵精美语词和积累一定的文史典故后,才有可能内化为自己的语言,正所谓 “多读胸藏万汇,勤写笔下生花”, 在说写时便能信手引用或化用, 使语言的表达更生动、隽秀和富于情理和哲理。概言之,诵读中华文化经典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说与写的能力,切实地增强学生的语文素养。

3、诵读中华经典诗文,抢救记忆的黄金年代

有心理学家指出,人的记忆力在儿童时期发展极快,到13岁达到最高峰。此后,主要是理解力的增强。13岁以前是儿童记忆力发展的黄金时期,是人的一生心灵最清澈的时代。这个时期记住的东西,不会忘记,即使当时似懂非懂,长大后会随着理解能力的增强和人生经验的日趋丰富,自然而然地进行批判、分析、贯通融汇,自觉地应用于社会生活之中。记忆力的黄金年代,在生命中将一去不复返,也需要‘抢救’。‘中华古诗文经典诵读工程’也是孩子记忆力的抢救工程。古诗文不仅能提供文学滋养,而且融会在诗文中的智慧、风骨、胸怀和操守都将成为新一代中国人重建人生信念的重要资源”。

诵读中华经典诗文,切实地增强学生的人文素养和语文素养,将我们民族文化的精华和民族情结一代一代地传承下去,这就是本课题研究的意义和价值所在。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指出《论语》文采绚丽,语言精粹,为世人所仰慕。如:“子贡曰:《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

斯之谓与?”(《论语·学而第一》),摘引《诗经》中的诗句来生动、形象、确切地比喻君子自我修养的高要求。又如:“子曰:吾十有五而至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论语·为政第二》),此段话铺陈了人的生命发展的六大阶段。构建了生命追求的美好境界,令人无限向往。而展示每个阶段特点的“学”、“立”、“不惑”、“知天命”、“耳顺”、“从心所欲,不逾矩”,这些词语不仅用得精当,而且充满灵动,或长或短,还不乏音韵之美。再有:“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论语·雍也第六》)“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等等,这样的美句美段俯拾皆是,信手拈来。试想,我们高声诵读这些句段,“慢慢悟进去”将对我们文学素养的奠定起到何等神奇的作用啊! (二)咀嚼《论语》,其丰富的词汇有利于积累语言材料,厚积薄发。

如今不少学生感到作文难,往往出现审题偏差、思想苍白、见解平平,甚至出现语句不通,观点错误,这多半是思想贫乏、缺乏语言积累所至。汉代扬雄在《答桓谭论赋书》中把自身的写作能力习得经验总结为:“能读千赋,则能为之。”唐代杜甫则为我们留下了“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的千古名句。清代唐彪在其《读书作文谱》中则对语文能力习得规律作了更为具体的总结:“阅者必宜博,经史与古文时文,不多阅则学习肤浅,胸中不富。”“文章读之极熟则与我为化,不知是人之文,我之文也。作文时吾意欲所言,无不随吾所欲,应笔而出,如泉之涌,滔滔不竭。”《论语》中的一段段、一句句又何尝不是我们引导学生将词整合成文采绚丽、逻辑严谨、语言精粹句段的楷模呢?

《论语》每一篇的共同的特点是篇幅短小,语言简约,微言大义,发人深思,几乎篇篇可以直接引用到现代文章中给人以启迪。而语言精辟,简短也便于引用,或是用在文章开头引人深思,或是用在文中增强说服力,或是用在结尾点明文章主旨,耐人寻味。再则文中的词句几乎半数以上已演变成了现代汉语中的成语。如“不亦乐乎”、“言而有信”、“尽善尽美”、“见贤思齐”、“温故知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不耻下问”“三思而行”、“文质彬彬”、“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发愤忘食”等等都来源于《论语》。由此可见,高声记诵《论语》,是将在语感训练中所获得的大量语言材料积累储存起来,如此以期达到“出口成章”、“下笔成文”的美妙境地,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厚积薄发的境界。

(三)赏析《论语》,其缜密的逻辑,有利于训练语言的组织能力。

《论语》不仅文采绚丽,语言精粹,而且逻辑思维缜密,蕴涵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