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黄冈市黄冈中学2019届高三5月第二次模拟(二模)考试理综生物试题(答案+解析)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12/25 23:34:26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高考模拟生物试题 【答案】D 【解析】 【分析】

群落演替是指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个群落被另一个群落代替的过程。群落演替主要有初生演替和次生演替两种类型,在一从来没有过植被,或者原来存在过植被,但被彻底消灭了的地方属于初生演替;在原有植被虽已不存在,但是保留有土壤条件,甚至种子或其他繁殖体的地方属于次生演替。

【详解】群落演替是优势种的取代,不是物种的取代,所以在灌木阶段,群落中仍然存在地衣,A错误;在演替过程中,随着有机物增加,土壤中分解者(如蚯蚓)数量增加,蚯蚓在土壤中的翻动使得土壤通气性增加,B错误;由于灌木较为高大,能获得更多的阳光,进行光合作用,在与草本植物竞争过程中占优势,所以演替过程中灌木逐渐取代了草本植物,C错误;因为植食性动物是初级消费者,以绿色植物为食,如果没有植食性动物,肉食性动物就没有食物来源,无法生存,所以在群落演替过程中,最先出现的动物是植食性动物,D正确。 故选D。

7.溶酶体是细胞中一种重要的细胞器。回答下列问题: (1)分离出细胞内的溶酶体常用的方法是_______。

(2)溶酶体膜上存在一种具有ATP水解酶活性的载体蛋白——质子泵,有助于维持溶酶体内酸性环境(pH约为5.0),据此分析,质子泵的具体作用是_______________。

(3)溶酶体内含有多种水解酶。台-萨氏病是一种隐性遗传病,患者神经细胞的溶酶体中积累了大量的神经节苷脂(GM2),从而造成精神呆滞。从溶酶体的功能分析,该病的致病机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4)研究发现,饥饿状态时,细胞中溶酶体的活动会增强。对此现象的合理解释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答案】 (1). 差速离心法 (2). 催化ATP水解,将细胞质中的H(质子)运入溶酶

体内 (3). 该患者溶酶体内缺少水解GM2的酶(或水解GM2的酶活性较低),导致GM2不能被水解而积累在溶酶休中 (4). 分解自身物质,为生命活动提供必要的物质和能量 【解析】 【分析】

5

高考模拟生物试题

1、溶酶体是由高尔基体断裂产生、单层膜包裹的小泡,溶酶体为细胞浆内由单层脂蛋白膜包绕的内含一系列酸性水解酶的小体。是细胞内具有单层膜囊状结构的细胞器,溶酶体内含 有许多种水解酶类,能够分解很多种物质,溶酶体被比喻为细胞内的“酶仓库”“消化系统”。

2、溶酶体的功能有二:一是与食物泡融合,将细胞吞噬进的食物或致病菌等大颗粒物质消化成生物大分子,残渣通过外排作用排出细胞;二是在细胞分化过程中,某些衰老细胞器和生物大分子等陷入溶酶体内并被消化掉,这是机体自身重新组织的需要。

【详解】(1)溶酶体是一种细胞器,分离出细胞内的溶酶体常用的方法是差速离心法。 (2)溶酶体膜上存在一种具有ATP水解酶活性载体蛋白——质子泵,有助于维持溶酶体内酸性环境(pH约为5.0),据此分析,质子泵的具体作用是催化ATP水解,将细胞质中的H+(质子)通过主动运输运入溶酶体内,使溶酶体保持较高的酸性条件。

(3)溶酶体内含有多种水解酶,能够分解吞噬进入溶酶体的多种物质或结构分解,台-萨氏

病患者神经细胞的溶酶体中积累了大量的神经节苷脂(GM2),说明该患者溶酶体内缺少水解GM2的酶(或水解GM2的酶活性较低),导致GM2不能被水解而积累在溶酶休中。

(4)研究发现,细胞不能获得足够养分时,其溶酶体会分解自身物质,为生命活动提供必要的物质和能量,以维持细胞的存活。所以饥饿状态时,细胞中溶酶体的活动会增强。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溶酶体的结构及功能等相关知识点的识记和理解能力,要求学生把握和运用所学知识点间的内在联系,准确解答此题。

8.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存在冷敏神经元和热敏神经元,它们的放电频率因体温变化而相应改变,如图中实线所示,C、W曲线交于S点,此点对应的温度为正常体温。

(1)体温的相对稳定是机体 ___________平衡的结果。分析可知,当体温 ______(高于/等于/低于)正常值时,冷敏神经元的放电频率高于热敏神经元的放电频率。

(2)由于某种原因,同学甲体内C、W放电频率曲线变为C′、W′,且体温24小时处在S′

6

高考模拟生物试题

点,则该时间段的产热量 _____(大于/等于/小于)散热量。当同学甲体温度为 38℃时,会_____________(产生冷觉/产生热觉/没有感觉)。

(3)人体感染流感病毒后出现发热症状。发热严重者会出现四肢酸痛、头晕等症状,这是由于体温过高影响了________导致机体代谢活动发生紊乱。发热严重者采用盖被子捂汗的做法对吗?试说明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答案】 (1). 产热与散热 (2). 低于 (3). 等于 (4). 产生冷觉 (5). 酶的活性 (6). 不对,捂汗不利于散热,会导致体温升高 【解析】 【分析】

分析曲线图:图示是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的冷敏神经元和热敏神经元放电频率因体温变化而相应改变,C、W曲线交于点S,此点对应的温度为正常温度,当体温低于正常值时,冷敏神经元的放电频率大于热敏神经元的放电频率;当体温高于正常值时,冷敏神经元的放电频率小于热敏神经元的放电频率。

【详解】(1)体温的相对稳定是机体产热与散热平衡的结果。C、W曲线交于S点,此点对应的温度为正常体温,由图可知,当体温低于正常值时,冷敏神经元的放电频率高于热敏神经元的放电频率。

(2)机体的体温长时间稳定在一个值时,说明此时的产热量等于散热量。由于甲同学新的体温调定点变为了39℃,所以当同学甲体温为38℃时,冷觉感受器会产生兴奋,并通过传入神经将兴奋传至大脑皮层,产生冷觉。

(3)温度升高会使酶的活性降低,导致机体代谢活动发生紊乱,所以发热严重者会出现四肢酸痛、头晕等症状。发热严重者应通过物理降温或药物降温使其体温恢复正常,而盖被子捂汗的做法不利于机体散热,会导致体温升高,所以发热严重者采用盖被子捂汗的做法是错误的。

【点睛】本题考查体温调节的相关知识点,意在考查考生理解体温稳定是产热量和散热量相等的原因。当产热量与散热量不等时,体温异常,内环境稳态失调。

9.回答下列同题:

(1)大熊猫有“国宝”之称。从种群增长规律的角度分析,保护大熊猫的根本措施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立体农业是运用____________ 原理发展起来的农业生产模式。如在农场中同时种植深

7

高考模拟生物试题

根性喜光植物桉树和浅根性半阴生植物菠萝,两种植物根系的深浅搭配与植株高矮的结合分别能充分利用_______等资源。

(3)生态瓶是人工微型生态系统,在设计时必需考虑以下两点:__________,_________,以保证该系统正常运转。

(1). 改善大熊猫的栖息环境,【答案】从而提高环境容纳量 (2). 群落的空间(垂直)结构 (3). 土壤中的水分和养分(无机盐)、光能 (4). 生态系统的基本成分配置齐全 (5). 系统内各营养级生物之间合适的比例 【解析】 【分析】

1、在环境条件不受破坏的情况下,一定空间中所能维持的种群最大数量称为环境容纳量,又称为K值; 2、生物群落的结构

形成:群落结构是由群落中的各个种群在进化过程中通过相互作用形成的。 类型:主要包括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 (一)垂直结构:

(1)概念:指群落在垂直方向上的分层现象。 (2)原因:

①植物的分层与对光的利用有关,群落中的光照强度总是随着高度的下降而逐渐减弱,不同植物适于在不同光照强度下生长。如森林中植物由高到低的分布为:乔木层、灌木层、草本层、地被层。

②动物分层主要是因群落的不同层次提供不同的食物,其次也与不同层次的微环境有关。如森林中动物的分布由高到低为:猫头鹰(森林上层),大山雀(灌木层),鹿、野猪(地面活动),蚯蚓及部分微生物(落叶层和土壤)。 (二)水平结构:

(1)概念:指群落中各个种群在水平状态下的格局或片状分布。

(2)原因:由于在水平方向上地形的变化、土壤湿度和盐碱度的差异、光照强度的不同、生物自身生长特点的不同,以及人与动物的影响等因素,不同地段往往分布着不同的种群,同一地段上种群密度也有差异,它们常呈镶嵌分布。

【详解】(1)大熊猫的栖息地遭到破坏后,由于食物减少和活动范围缩小,其环境容纳量会变小,这是大熊猫种群数量锐减的重要原因,所以保护大熊猫的根本措施是改善大熊猫的栖

8